


“一個白癡,如何成為一位大師?”電影《太極》的宣傳語提出一個終極命題。在預告片里,《太極》解釋這個過程“必須幼年喪母,顛沛流離,發現世外桃源,被各種痛打。打他的女人的爹,必須是世外高人?!睆拿绹某売⑿垭娪暗浇鹩沟奈鋫b小說,英雄成長模式紛紛中槍。所不同的是,它們都試圖通過別的元素來淡化故事的“類型化”特征。能把“類型片”三字放在嘴邊,并明確指出本片的看點是“動作場面、群毆、蘿莉、特效畫面、親嘴、高科技、爆炸”這些之前所有人心知肚明但閉口不談的元素,《太極》急不可待地向市場宣布,它來了。
史上最貴功夫片
《太極》來勢洶洶。9月27日《太極1:從零開始》上映,10月25日《太極2:英雄崛起》上映,而《太極3:巔峰在望》也在緊鑼密鼓的籌備之中。一口氣上三部系列電影,且每部電影的間隔如此之短,在世界影壇都是罕見。上一次看到的三部曲連放還是彼得·杰克遜的《魔戒》,不過每部電影都間隔一年。已然“華語片監制國父”的陳國富拉來華誼的2.2億元投資,啟用曾是“美少男”的馮德倫擔當導演,聚集楊穎(Angelababy)、粱家輝、彭于晏、吳彥祖、馮紹峰、舒淇等老中青三代人氣演員,大舉殺進國慶檔的電影市場。
和其他功夫片一樣,《太極》的故事簡單而又俗套。在內憂外患的清朝中葉,楊露禪天賦異稟,幼年喪母。他一路顛沛流離到太極拳的發源地陳家村,想學拳保命。但陳家村有拳不外傳的傳統,楊露禪幸得神秘高人指點,令村民刮目相看。朝廷因為修筑鐵路試圖鏟除陳家村,露禪與村民一起對抗英國海龜、直隸鐵道總監方子敬,在這一過程中,他贏得了美人陳玉娘的芳心。
這是馮德倫執導的第四部電影。盡管許多觀眾對他的印象還停留在《美少年之戀》中那個“風姿地走在路上”的Jet,或者是莫文蔚的前男友舒淇的緋聞男友……但這位帥哥其實一直有著一顆夢想成為導演的心。2004年,他在自己的導演處女作《大佬愛美麗》里大開同志玩笑,2006年在情景喜劇《老馮日記》里試圖去表現“明星也一樣小氣摳門,且還有性幻想”,2009年他在《跳出去》里請來了其實稍微有一點過氣的網絡前走紅人物“山歌教三人組”加入——所有這些,都表現了他似乎刻意想向年輕一代觀眾拉關系,以一種“我懂你們的黑話”的姿態開拓市場。
陳國富出任監制,則會給投資商帶來安全感?!氨O制國父”陳國富的斡旋和吸金能力,在《畫皮2》中就有目共睹。烏爾善接《畫皮2》,唯一的條件就是陳國富做監制。陳國富認為自己的魅力在于“自我對自己的肯定”,讓自己保有安全感,并將安全感傳達給年輕的導演們。藝術總監葉錦添要建造巨型道具,動作導演洪金寶要求一場原定5天拍完的戲拍一個半月,陳國富就一次又一次去敲王中磊的門,最終要來了2.2億元的投資。這也給了馮德倫執導華語電影史上最貴功夫片的機會。陳國富自嘲,盡管拍戲的過程中同行們用“擔心、同情和害怕”的眼神看他,盡管只拍了兩部就用完了原定三部的錢,但陳國富再次運用了強大的“自我肯定”繼續堅持,“有時候挺恐怖的,尤其我這么輸不起的人”。
網游、漫畫、電玩的混血兒
主角楊露禪出場的時候,銀幕上出現一行字“袁曉超飾,2008年奧運會長拳金牌”,而由Mandy Lieu扮演的克萊爾出場時,旁邊的字幕是“香港著名模特”;楊露禪硬闖陳家村,畫面瞬時切換到黑黃漫畫風,“第一關”闖關開始;陳玉娘迎戰,右足劃開一個半圓,銀幕上立刻顯示出該招式的名稱、攻擊力、氣力以及角色氣血指數;二人酣戰完畢,手寫體“K.O.”占滿整個畫面。
如果你對上述描述感到困惑,那么你應該不是本片的目標觀眾。在拋棄了“40歲的動作片明星,60歲的幕后班底”之后,馮德倫在動作片中加入了大量的網游、電玩以及漫畫的元素。整個電影是主角楊露禪的成長游戲,他有著郭靖式的大智若愚,也如韋小寶一般白手起家,為了求得終極秘籍——陳家太極拳,他不得不連續闖關、學習對手的招數,最終在異邦入侵時戰勝大Boss,不僅讓古板的陳家村人接受了自己,而且戰斗力成功升級,將女主角占為勝利果實。
馮德倫堅持“創新就是要推翻舊的”,陳國富接應道,“與其死,不如創新地死”。如何把擁有著“老人公園晨練運動”刻板印象的太極,搬上銀幕,成為一種可以賣座的視覺表達?馮、陳二人的方法是,把《太極》系列定位于電玩一代,放棄敘事上的挖掘,所有人物都是漫畫式的夸張性格,情緒替代事件成為故事的轉折:因為自尊受損,方子敬就搬來能滅掉全村的機器怪物。武術招數被符號肢解,觀眾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招太極的殺傷力幾何。而層層闖關、演練新招,直到終極對抗的過程,影院里的觀眾就只差個手柄了。
本應中國風濃郁的《太極》卻自詡為“蒸汽朋克”。這又是一個讓40歲以上觀眾完全不明所以的概念,這個類型的作品鼓吹對“先進科技蒸汽”的崇拜,怪異笨重的機器還有與魔法混淆不清的“科技”,成了這類作品的典型風格?!短珮O》中,太極拳的發源地陳家村正面對敵英國蒸汽怪物“特洛伊”,“特洛伊”約有小山那么高,饅頭一般的造型,一旦裝上煤炭、蒸汽上升,兩旁就伸出巨大的機械手,毀屋掠地如入無人之境。以人力對抗機械,是電氣時代伊始的時代命題,馮德倫絲毫沒有在“糾結”二字上耽擱,片中會太極的陳家村人們迅速理解了蒸汽機的原理并找到了它致命的弱點,給予重重一擊之后,大獲全勝。于是片中的整體效果就難免成了,“只見蒸汽,未見朋克”。說到底,“蒸汽朋克”也不過是一個吸引年輕一代的噱頭而已。
諳熟音樂的馮德倫還在這部功夫片中搭配了大量的重金屬搖滾,與其電玩風格保持一致。年輕的觀眾們,以上內容如果讓你躍躍欲試,那么片中最后決戰時刻的“植物大戰僵尸”、“切西瓜”的戲碼就是另外的驚喜了。
功夫片不再承擔民族主義
《太極》原本并不屬于馮德倫。王中磊記得最早李連杰找他談《太極》的場景,“盤腿坐在沙發上,講了好久道家的概念”,但是他想做“完全不一樣的東西”。陳國富也同樣,極力希望擁抱新元素,“那種打擂臺什么的,實在是夠了,可不可以有點新意”。當初,陳國富看了馮德倫的《精武家庭》,便覺得“很怪,很年輕,把功夫放在一個更時髦的表達方式里面”。這次,馮德倫第一次去見陳國富,拿了一個iPad,給他看自己平時玩的游戲和看的漫畫,說想要把這些元素放到功夫片里,陳國富頓時耳目一新。
發生在清末的功夫片,無論是《黃飛鴻》系列,還是《霍元甲》、《葉問》,都選擇了正面強攻“中西對抗”。而以上電影的解決方案或是國手一舉擊敗敵手,或是國手永遠死于悲壯,無論何種結局,都在試圖給中國近200年來“傳統”與“現代”的大辯論加上注腳。但陳國富說,這種偏民族主義的苦大仇深的情調不吃香了,“打擂臺”不再打動市場。
《太極》同時受邀兩大國際電影節第69屆威尼斯電影節非競賽首映和第37屆多倫多電影節“特別展映”。作為又一個出征國際電影節的功夫片,《太極》讓全球各大媒體紛紛表示“看懂了”。《好萊塢報道者》說,“導演是一個年輕的硬核文化愛好者、忠實的電玩粉絲。在維多利亞工業化進程時期,新舊兩種文化和社會制度的交鋒用一種戲謔的方式展現出來”?!妒子场分赋?,這部影片是“現代主義風格加上夸張的漫畫風格”。這樣的評價對于電影來說,完全是求仁得仁。這是全球化的孩子,說苦難太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