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人把奧運辦成了《諸神之戰》,因為他們有神話;我們把奧運辦成了春運圖,因為我們有人;英國人,準備把奧運辦成搖滾音樂節,因為他們有的是大腕。”英倫流行文化評論家趙南坊是這樣描述2012倫敦奧運會的。是的,在競技體育層面,大不列顛或許乏善可陳,談及體育明星也僅是貝克漢姆等寥寥幾人,可在文化層面的較量上,大英帝國永遠是世界領域內的第一流強國。于是,在開幕式以及閉幕式的慶典演出中,他們派出了令全世界樂迷都為之側目的代表隊,從披頭四到“繆斯”(Muse),呈獻給我們一部波瀾壯闊的流行音樂、搖滾樂編年史,著實印證了本屆奧運會的口號:“影響一代人”。于是,接下來我們便把目光停留在本次倫敦奧運慶典的英國音樂代表團身上,來看看田徑場之外,“奧運搖滾音樂節”(OlyreDic Festival)是怎樣的光景。
英國國土面積不足25萬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78位,而這片“小國”卻孕育出了半個多世紀以來蓬勃發展的流行音樂文化。為了直觀展示音樂版圖,我們用地圖的方式,為你展現不列顛悠久的搖滾樂歷史,以及倫敦火爆的音樂創作氛圍。
Paul McCartney
搖滾/流行
保羅·麥卡特尼,剛過完70大壽,江湖人稱保爺,或者炮爺,后者的諢名除了名字的諧音外,還暗示了他無論年輕還是現在都保持風流本色,包括上一個奧運年時炮制的價值2500萬英鎊贍養費的“世紀離婚案”。不過,對于許多談到“披頭四”便只會聯想到約翰—列儂的朋友來說,當他們得知《Yesterday》《Let It Be》《HeyJude》其實是均出自保羅的手筆時,或許會大吃一驚。
Liam Gallagher
英式搖滾
利亞姆又要以個人身份演唱《Wonderwall》了,實際上這首歌的創作者屬于他的哥哥諾爾(Noel Gallagher)。作為“綠洲樂隊”(Oasis)的世界名曲,《Wonderwall》記載了英倫搖滾最不可一世的時代,近年,隨著腐女文化的興起,《Wonderwall》多了一個“彎的我”的名字,正如綠洲剪不斷理還亂的兄弟基情。
The Who
搖滾
對于很多認為搖滾約等于砸琴的非樂迷來說,元老級樂隊“誰人”值得鄭重推薦。1964年,在一次演出里,吉他手Pete Townshend不小心把吉他砸到了天花板上,引來了臺下樂迷的歡呼,結果Pete越砸越起勁,最終把吉他一分為二。《滾石》雜志也把此事收錄在了“改變搖滾樂歷史的50個瞬間”,砸琴自此成為了The Wh0的保留節目,對了,他們的鼓手還同樣熱衷于砸鼓。實際上吉他是一件非常結實的東西,要一下子把它砸碎,需要驚人的臂力,日本某吉他品牌后來還推出了專為表演砸琴研發的一次性電吉他,保管一掄之下,木屑紛飛。
Muse
搖滾
Muse創作并演唱了本屆奧運會的官方曲《Survival》。他們的主唱兼吉他手Bellamy有一個特殊的癖好,是在演出過程中向鼓手Dominic扔吉他。2003年他們在巴黎演出時,Dominic便被Bellamy飛出的吉他打到臉部,送去醫院縫針之余,還得進行破傷風針的注射,后來Dom又被砸傷了胳膊。如今,Dom在演出時,一見Bellamy有飛吉他的跡象,便目不轉睛地注視著他,隨時準備落跑。
Sex Pistols
搖滾
本次英倫奧運音樂會最遺憾的是無法看到“性手槍”的演出。他們曾經以《聯合王國的無政府主義者》(Anarchy inThe UK)掀起了造反的浪潮,此后的《上帝拯救女王》(GodSave The Oueen)則進一步對君主制進行猛烈抨擊。因為演出費問題,“性手槍”不愿參與本次慶典(演出費很少傳聞是零),不過他們的歌,仍然出現在了奧運開幕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