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國家“十二五”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簡稱“綱要”)。與此同步,文化部發布了《文化部“十二五”時期文化產業倍增計劃》(簡稱“計劃”)。這兩個文件配套出臺,不僅提出了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發展目標、戰略,也制定了行動計劃,做出了工作部署。
綱要和計劃提出,推進文化科技創新,要促進動漫、游戲、網絡文化、數字文化服務等新興文化產業加快發展;要部署實施若干個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其中,“新興文化產業業態”和“重大文化科技項目”是文化科技創新的兩個著力點。
在新興文化產業業態中,除了動漫、游戲、網絡等業態外,北京水晶石公司和深圳華強文化科技公司的業務模式具有示范性。
水晶石是數字視覺創意專業公司,承擔了北京2008年奧運會、上海2010年世博會、深圳2011年大運會等數字圖像服務。水晶石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制作的數字《清明上河圖》高6.3米、長130余米,用12臺電影級的投影儀同步工作,展現城市的晝夜風景。目前,水晶石已成為倫敦奧運會數字圖像服務的供應商。
深圳華強文化科技公司是國內唯一具有成套設計、制造大型文化科技主題公園的企業,已出口到伊朗、南非、烏克蘭等國家。華強文化科技的環幕4D電影系統也輸出到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4D影片每年出口20余部。
在重大文化科技項目中,中國藝術科技研究所“書畫真偽科學鑒定系統”和陜西省文化廳“穿越時空的西安文化之旅”等項目具有代表性。
書畫真偽科學鑒定系統采用拉曼光譜,紅外光譜和熒光光譜等光學設備,從不同的側面分析作品使用的紙張、染料、墨跡、印章等,建立全方位的數據庫,逐步使書畫鑒定與國際接軌,加快書畫鑒定的科學化進程。 經過多年努力該項目獲得數項專利,已投入試驗性應用。
“穿越時空的西安文化之旅”項目以古都西安為背景,西安古城墻、大明宮、西安美術館為基礎,借助3D數字和虛擬文化解決方案,打造一個基于互聯網的、身臨其境的文化展示與交流體驗平臺,使在地下、書本中的、博物館文化走出來、活起來,變為可感知、可體驗、可消費的文化產品。
在綱要和計劃中,“文化科技創新”是文化大發展的重要著力點。水晶石、深圳華強文化、書畫真偽科學鑒定系統和穿越時空的西安文化之旅等企業和項目展現了信息產業在文化發展中的前景及巨大想象空間。
“十二五”期間,傳統信息產業在調結構、轉方式的要求下,需尋求新的增長點和發展空間,而文化大發展正是不可多得機遇。IT人進軍文化產業,正逢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