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一場瓢潑大雨將悶熱的廣州城沖個透心涼。
“經過了亞運會,廣州的確變得非常漂亮,可以說今非昔比。”在途經黃埔大道前往東風路省政府大院的出租車上,開了15年出租的李師傅向記者感嘆廣州的變化。
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以下簡稱“廣東經信委”)信息化推進處副處長肖良顏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廣東省的智慧城市規劃和建設非常具有前瞻性,尤其在物聯網、云計算等方面已經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
一千家 一千億
“物聯網發展空間巨大,在這方面,廣東要繼續走在全國前列。”肖良顏對記者表示。
“我認為,我省物聯網發展重在普及和應用。”這是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在廣東經信委編寫的《廣東省物聯網發展與應用2009~2010年度報告》上所作的批示。由此可見,作為我國物聯網先行地之一,廣東省委省政府對智慧城市中的物聯網應用非常重視。
廣東省在《關于加快發展物聯網建設智慧廣東的實施意見》中明確提出,到2012年,全省物聯網產業總產值超過1000億元,規模以上企業超過1000家。到2015年,在重點設備制造領域建成一批產業集群,形成國內重要的產業基地;培育一批在國內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系統集成企業,扶持一批具有創新商業模式的網絡運營服務企業,聚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占領技術高端的創新型企業。
根據《廣東省物聯網發展2011年度報告》顯示,2011年廣東省物聯網產業產值突破了1000億元,同比增長了30%;規模以上企業達900家,部分已經提前完成了計劃。
“廣東省2004年就提出了物聯網的概念。廣東經濟發達,又是物流大省,再加上廣東靠近東南亞、毗鄰港澳,地域優勢比較好,有利于物聯網的發展。” 肖良顏向《計算機世界》報記者表示 :“廣東物聯網的產業基礎好,產業鏈比較完善,但企業規模都比較小。”
廣州作為亞運城市、廣東的省會城市,在廣東經信委的支持下,廣州成為國內物聯網核心城市之一。《廣州市物聯網發展規劃》明確了物聯網建設的十大工程、六大重點、三大核心區以及兩大基礎設施。在廣東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中,廣州新一代通信設施和終端產業基地、廣州物聯網基地、廣州數字家庭產業基地以及廣州天河軟件產業基地在列。
在RFID技術標準推廣方面,廣州也走在前列。2010年,廣州物聯網基地落戶蘿崗區,被納入“廣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經過一年的建設,基地在智能識別技術、下一代網絡通信技術、地理空間信息技術等物聯網產業領域初步形成了規模聚焦,規模以上的相關企業產值達到了132億元。
在產業推動方面,廣州市集聚物聯網芯片設計、設備制造、移動通信、軟件開放、系統集成和運營服務企業800家,產值估計300億元,為建設智慧廣州奠定了基礎。
一片網 全城互聯
“物聯網在廣州得到了廣泛應用,主要體現在交通、環保、安全監控、應急指揮、現代制造、現代物流等方面。”肖顏良告訴《計算機世界》報記者,如今廣州市機器對機器(M2M)終端數量近40萬個。在研發方面,RFID、衛星導航、傳感器節點、中間件等關鍵技術取得突破。
“嶺南通”作為廣東省統一、使用方便、經濟實惠的交通智能卡系統,不僅全面應用于全省公交、地鐵、出租、城際軌道交通、道路客運及輪渡等公共交通工具,還擴展到便利店、超市、咪表及停車場等公共服務領域,并最終實現與港澳地區交通智能卡系統的并網互認,為老百姓提供最便利的公共出行服務。
廣東經信委的數據顯示,截止2011年底,“嶺南通”發卡2560萬張,而采用嶺南通技術標準的羊城通自2002年發行至今,發行量已超過了2300萬張,日均交易量近500萬筆,覆蓋公共交通、電子支付、信息管理等領域,成為國內最大型應用最成功的一卡通收費系統之一。
在廣州,出門無論是乘坐公交還是地鐵、打的,“羊城通”都成為市民僅次于銀行卡出行購物“通行證”。
“業務辦理時間從原來5#12316;6個小時降至15分鐘,車輛卡口放行時間從10分鐘減少到1分鐘,平均通關速度提高了30%,每單業務辦理成本節約50元。”廣州電子口岸貨運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口岸物流通過RFID車牌識別、電子卡口管理等服務,利用物聯網技術推進物流從傳統貨運成功地向現代物流進行了轉型。
無獨有偶。廣州港務局通過視頻監控、AIS船舶識別等技術,有效地提高了調度管理的能力和效率。
廣州智能交通涵蓋了7000多臺公交車監控調度、1.8萬輛出租車管理、4000臺危險貨車和1200多臺散體物料運輸車輛監管、6500多臺重點營運車輛安全監管和運營。
廣州市今年還將繼續推進智能交通、智慧醫療、智慧社保、智慧食品等智慧民生工程應用。并新增100項政府服務網上辦理事項,新增發行社會保障卡300萬張。
無線城市的“隱形翅膀”
“中國三大電信運營商在打造智慧城市,建設數字廣東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廣東經信委一位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在打造無線廣州,數字廣州的宏偉藍圖下,三大電信運營商以打造“智慧廣州”、“幸福廣州”城市發展為目標,推動了廣州信息化建設。
“廣州聯通率先開通HSPA+服務,其3G網絡覆蓋和網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中國聯通廣東公司數據部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廣州部分醫院利用聯通3G技術,通過視頻畫面直播醫療過程。2011年10月17日,廣東省省長黃華華在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調研時,對廣州聯通承建的醫院應急救援指揮平臺和遠程社區醫療監護系統給予了高度肯定。記者了解到,早在2009年,廣州市政府就與中國聯通廣東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5年時間,中國聯通廣東公司在廣州投資70億元,助力廣州全面構建“電子政府、信息經濟、網絡社會、數字家園”。
廣東經信委的數據顯示,廣州市已經完成80%的公共場所無線局域網(WLAN)免費服務,中國移動建成了TD-LTE基站254個。中國移動廣東公司面向廣州大學城高校師生推出的“手機寶通”一卡通發展到18#12316;20萬用戶,涵蓋師生校園生活的絕大部分。中國移動廣東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手機通寶已應用于民生、消費、金融安全等領域。除了具備羊城通地鐵、公交刷卡、辦公考勤、小區門禁等服務外,在廣州百佳、萬家、宏成超市等80個門店可以消費。
通過以“WLAN+3G”模式的多層次城市無線建設,中國電信廣東公司將無線覆蓋到機場、汽車站、碼頭、地鐵、購物中心、三甲醫院以及成熟的小區等區域。在亞運會期間,中國電信廣東公司打造的“光網城市”,全面覆蓋媒體村、官員村和運動員村,為86棟樓宇、8248套房間提供最先進的新一代寬帶互聯網綜合業務系統,實現10G進亞運村,1000M進場館/樓,100M到桌面,為無線廣州增色。
記者從廣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獲悉,2011年,廣州實施光纖到戶工程覆蓋50萬用戶、接入20萬戶,建成WLAN無線接入點13萬個,開通了41個熱點區域367個無線接入點的政府免費無線上網服務。今年計劃將廣州光纖到戶突破100萬戶,并完成政府和公共場所無線上網覆蓋,完成WLAN接入點17萬個;推進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建設,中國移動南方基地三期、中國電信廣州數據中心、亞洲脈絡云計算中心等基礎設施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