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全球災難恢復指數”是由災難恢復和數據保護解決方案提供商Acronis公司委托Ponemon Institute進行的一項調研。Ponemon Institute是一家國際性研究公司,在研究數據保護趨勢方面享有聲譽。此次調研采用多項選擇和習慣抽樣調查方法等綜合形式,調查對象是來自不同行業的中小型企業(人員規模不超過1000人)的IT從業人員,共有18個國家的6000名中小型企業IT從業人員參與了調查。
該調研以11個與備份及災難恢復準備、能力和實務操作相關的問題為基礎,根據所得到的綜合答案為每個國家或地區排名。IT管理人員可以利用這些問題來評估企業基于以下方面的災難恢復信心度:引進新技術的能力和主動性、對其程序和策略的信心度、主管支持度和預算/資源、宕機后快速恢復的能力。
全球整體信心提升
近幾年,災難頻生,面對隨時可能降臨的災難,作為一家企業的CIO,你是否想過,當企業的IT系統在災難來臨、轟然倒塌之后,你還能將其恢復嗎?你需要多長時間恢復?
有調查顯示,在遭遇了嚴重的數據遺失后,很少能有企業在沒有完整備份與災難恢復策略的情況下幸存。因此,企業需要重新評估備份及災難恢復策略,為可能發生的最壞情況做打算,制定相應的計劃,并準備應對意外情況的發生。
在Acronis所做的調查中發現,當前一個典型的中小企業,其內部管理著100臺以上的服務器、臺式機和手提電腦,且每年產生的全新數據高達40TB,所要保護的數據量十分龐大。
不過,調查顯示,全球企業對其備份和災難恢復的信心在過去12個月中提高了 14%。而信心增長的顯著原因是由于企業擁有足夠的資源(工具與環境),并采取了正確的技術來應對災難的發生。但仍有32%的企業擔心其備份與災難恢復系統會在事故發生時不能正常運作,而34%的企業則認為他們會因此而遭受相當長時間的停機。對于備份與災難恢復系統而言,2/5的受訪者表示,最大的問題仍是預算和資源不足,這是阻礙成功實現災難恢復的主要原因。
在指數排行榜上,全球平均指數為1,14,排在首位的是德國,指數為2.1。印度的表現非常搶眼,以1.21的指數成為榜單的第九名。
中國企業信心不足
在此次調研中,Acronis首次將中國列為調研對象。不過,調查結果顯示,面對災難事件后的數據和IT系統恢復,大多數中國的中小企業信心不足,與世界先進國家差距明顯,其平均信心指數僅為0.17,位居18個國家中的倒數第五。
調查顯示,當嚴重災難或事件發生時,有43%的中國企業擔心其備份與災難恢復系統不能正常運作,僅有36%的中國企業認為自己能從容應對備份和災難恢復問題,近半數企業(48%)表示擔心由此引發長時間的停機。這些數字表明了為什么中國企業的總體信心指數較低。
在調查中,對于備份和災難恢復方面所面臨的最大挑戰,有31%的中國企業認為,由于此前并沒有數據丟失的糟糕經歷,因此,企業的最大困擾來自對備份和災難恢復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另外,企業高管的支持力度不夠也制約了企業對災備的重視、投入和應用。
對于國內中小企業的災難恢復信心不足,記者認為,首先,由于我國災難恢復的相關規定大多是針對一些大中型企業中的關鍵業務,而對中小企業并無強制性要求;其次,即使企業構建了災難恢復系統,也有相當部分的企業從沒有進行過實際演練,試問,沒有經過實際演練過的災難恢復系統,有誰能保證當災難來臨時,它一定能萬無一失地恢復運行?而所謂的信心又從何而來呢?
不過,調查顯示,國內中小企業對虛擬化應用持非常樂觀的態度,有51%的中國企業認為2012年將有超過半數的生產服務器會實現虛擬化,同時,對于虛擬機備份,采取每天備份和使用一種備份解決方案的比例分別高達40%和53%,超過全球平均水平。
另外,云計算的熱潮在此次調查中也有所體現,有35%的中國企業預期其IT 基礎架構有一半以上將在2012年進入云端,而這一點全球的平均水平僅為26%。同時調查發現,除了費用和空間的考量外,人員精簡和高質量的架構也是企業采用云備份與災難恢復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