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只有5萬多人口的小縣城,卻擁有超過1200家淘寶網點,其中信譽皇冠以上的就有20多家。這個致力于打造“淘寶縣”的小縣城就是位于浙江省麗水市的遂昌縣。2011年,遂昌縣網上總銷售額已達上億,今年更有望突破1.5億元,電子商務已經成為遂昌百姓致富創收的重要渠道。
原生態產品為主
受地理位置、交通條件、人才資源等因素制約,遂昌農產品的實體銷售面臨諸多困難,而電子商務則很好地彌補了遂昌經濟發展中的軟肋。遂昌擁有著例如筍干、竹炭、菊米、烤薯等許多優質且適宜網絡銷售的農產品,這使遂昌的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具備了良好的產業基礎。
“以前,遂昌的筍干都是本地人自己吃,吃不了壞了就扔。但自從打開了網上銷售的大門后,網上大小訂單紛至沓來,過年前還會賣斷貨。”遂昌縣副縣長趙文明說。
為了更好地探索電子商務應用,2010年由遂昌縣政府牽頭、多家農特產企業單位聯合發起成立了浙江省首家網店協會,搭建了公共服務平臺,向上整合資源,實現農副產品集約化營銷;向下號召網上創業,提供免費培訓、實現零成本開店,集中農產品分銷,打造了一個農村電子商務生態鏈。
據介紹,遂昌網店協會基本采用統一開店培訓、統一采購、統一倉儲等七統一的運營服務模式,幫助會員實現了零庫存、零風險就可開網店創業的可能。組織化管理使網店經營者從“單兵作戰”實現“抱團作戰”,有效地降低了網商的經營難度和經營風險。
“平臺大大降低了農民開淘寶店的難度和門檻。我們提供免費培訓,提供貨源、倉儲,甚至是打包和物流。人們只要坐在電腦前接單,做好客服就行。”遂昌網點協會會長潘東明說。
除此之外,網店協會還建立了會員倉儲配送中心“麥特龍”分銷平臺,專門收集遂昌當地的農特產,用于所有農產品的實體展示、銷售,同時還建立了一個網上“麥特龍”特產分銷商城。據潘東明透露,“‘麥特龍’其實就是‘賣特產一條龍’的意思。”
自主創業熱情高
“現在是淡季,但每天還能接到十幾個訂單,多的時候有二三十個。”在一家名為“金山林海”的實體店里,32歲的林世豪正忙著打包快遞包裹。他告訴記者,自己原來在2009年開了一家特產實體店,主營竹炭等家鄉特產。一年后,開始實體店與網絡店鋪同時經營的探索。如今,他的網店等級已經做到了一皇冠,從原本實體店的年收入5萬元到現在年銷售額已經達到了60萬元。
2010年12月,雷均生的網店開張了,店鋪主要經營筍干之類的土特產。從第一個月只賺200元,到如今在旺季時能收入近萬元。雷均生的掌柜日子過得越來越順。
像他們這樣成功的例子在遂昌比比皆是。潘東明表示,遂昌的百姓從經營網店中嘗到了甜頭,看到了商機,也增強了網店經營者的信心。目前,在遂昌經營網店的群體呈現出多樣化,有大學畢業生、城鎮青年、下崗工人、城郊農民,還有退休干部職工,甚至還有黃包車夫等等,他們當中很多人都通過開網店這種投資不大且風險低的經營模式實現了自主創業。
電子商務一方面為遂昌剩余勞動力轉移提供了就業方向,另一方面,拉動了當地第二、第三產業的發展。因此,電子商務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麗水市每年撥款300萬元,幫助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而遂昌也于2010年提出每年撥款300萬元以上,支持全民創業,2011年對此進行了規劃,已將網店創業納入其中。
遂昌電子商務的短期目標是,3年內成為麗水地區最大的農特產交易平臺,發展網商3000家以上,業務模式包括B2B、B2C、C2C以及線下渠道并進,實現3億元以上銷售規模。據悉,網點協會正在籌建網商創業園區,加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