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貓新標識的發布,標志著中國電子商務進入到了一個歷史性的新時刻——“B2C雙寡頭”成型,天貓對決京東的格局落定。而其它競爭者,面臨的將是“老二收購老三,老三搭伴老四”的無奈選擇,比如國美與當當的合作。這種局面和美國電子商務市場非常類似,最終踏入決勝場的是eBay和亞馬遜,雖然他們之間是C2C與B2C的對決。
毫無疑問,天貓與京東的大戰將會精彩紛呈,值得期待,畢竟兩者各具優勢,而且均是本土高手。且讓我們來看看雙方能在哪些方面進行對決,結果又會是如何?
電子 內力之爭
電子商務中,“電子”在先,其作用就像內力。對于百億級別的電子商務網站來說,如果內力不行,商務就只能是“花拳繡腿”。
那么什么是內力?
首當其沖的是網站用戶體驗。天貓是將眾多獨立開店商家聚合起來的平臺,相當于線下的商業地產百貨公司。這意味著其前端的購物系統(如多件購物<購物車>的單一運費、統一的商家服務系統<阿里旺旺>)、后端匹配的倉儲物流(訂單管理、商品進銷存管理、出庫入庫管理)都將面臨巨大的挑戰。因為商家的素質畢竟良莠不齊,很難做到前后端的完全統一,天貓作為承載這些的第三方平臺,就需要在“電子”上下更大的功夫。
相比之下,京東則是擁有采購體系的B2C平臺,相當于線下的超市賣場,本身就可以借鑒成熟的系統來針對電子商務的特點進行定制開發。這也是京東能夠在短短幾年快速崛起的原因,其用戶的忠誠度也相對更高。當然,2012年其開放式平臺運營更進一步之后,京東或許將接受與天貓同等級的挑戰。
其次是營銷推廣的競爭。目前看來,一方面天貓和京東都是“網感十足”,尤其是京東商城CEO劉強東,在2011年通過微博已經完全熟悉了網絡炒作和推廣的竅門。與當當網聯合創始人李國慶的口水戰顯示了京東這家從線下發家的電商企業愈加重視網絡公關,甚至已經可以比肩馬云的“阿里系”。有消息稱,2012年京東的公關團隊將會擴張到百人以上規模。而在廣告投放和媒體購買層面,京東甚至已經有趕超天貓之勢——一個《男人幫》讓京東出盡風頭,成為了眾多設置代言人營銷的電商中最成功的一家。
反之,天貓在這方面已經呈現出弱勢,或許在真正完成獨立之后才會再加強。值得注意的是,此次“60萬元征集天貓商標”事件雖然從表面上看也是炒得沸沸揚揚,但是最終確定的形象卻遭受了“一邊倒”的負面評價。事實上,從“淘寶商城”改名“天貓”起,就已經讓業內人士大跌眼鏡,強烈感覺馬云有一種“我是老大想怎樣就怎樣”的態勢了。
商務 招式之拼
體驗與營銷是天貓與京東在內力上需要決一雌雄的部分。那么涉及到真正過招的商務層面,雙方又有哪些絕招呢?
首先是最根本的供應鏈,這其中包括的內容非常多。周轉良好的供應鏈,一方面是商品要足夠豐富、性價比要夠高(并不一定是一味地低價)、商家的服務要好;另一方面則要保證發貨速度的要夠快。
在這一層面,天貓仍然受制于自身模式,商家管理更多的是通過制定平臺標準來進行約束。在倉儲物流方面,天貓目前處于下風,馬云做了很多努力,但阿里巴巴注資的快遞公司星辰急便卻在3月倒閉;他曾經放出的豪言——“2010年后中國任何地方實現8小時到貨”也耒能實現。相比之下,京東的“211”反而成為了行業標準,在一線城市基本實現了“11點前下單當日送達,23點前下單次日14點前送達”的“一日兩送”。這也使得馬云非常被動,據了解,天貓“小二們”當前的危機感遠比外界想像中要強得多。
招式中還會涉及到商家合作,這一點在商務中是非常重要的。蘇寧的發展之所以比國美快,其中非常關鍵的原因就是其對待商家的態度和做法比國美要更勝一籌。在這方面,京東相比天貓似乎也占據了上風。據了解,其內部對采購要求非常嚴格,一般情況下采購不能單獨約見商家,也不能接受商家宴請和禮物(這一點與沃爾瑪的做法類似),結款也相對按時,所以商家普遍反映與京東的合作流程更加順暢。
天貓的境況則要復雜許多。3月7日,聚劃算總經理閻利珉上午還在發微博討論新一年的發展戰略,下午就傳出被解職的消息,其原因也公開得非常清楚:因為內部腐敗所致。由此可見,商家合作已經成為了整個阿里集團的大問題。
綜上所述,天貓和京東作為中國電子商務雙雄,未來的對決必將從電子和商務兩部分展開。雖然阿里巴巴集團已經構建了龐大的電子商務生態系統,借著電子商務之名將戰火燒遍了整個互聯網:阿里旺旺PK騰訊QQ,一淘入侵百度領地,淘寶聯盟對決百度、谷歌廣告聯盟,4月又宣布進軍微博。但是2011年的“淘寶商城(天貓)漲價”事件卻顯露出整個阿里巴巴集團“唯我獨尊”的強勢,引起了業界不滿。而這也讓務實的京東更加專注于核心競爭力構建,增加了2012年與天貓一決高下的底氣。
鏈接
京東2012年經營目標
3月27日,京東商城內部高層透露,京東2012年的經營目標為1000億元,力爭全面超越天貓。“600億是基數,必須實現800億,目標1000億。”
據悉,為了實現這一經營目標,京東目前正在飛速擴張團隊,平均每周新增員工600人,到2012年年底總人數將達到5萬多人。80%的新增員工將進入供應鏈和服務體系,主要分配在技術研發系統、采銷系統、倉儲系統、配送系統、客服系統等崗位。
截止目前為止,京東員工總數已經達到2.6萬人。京東官方也表示,人員規模的擴充是集團的既定戰略,不會受行業環境影響。
此外,據一位業內人士透露,京東正在秘密打造“超級客服中心”,人數上限預計將達6萬人。對此,該位行業人士分析,屆時京東的客服中心規模將會超過業內其它任何一家互聯網公司的客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