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旭陽 li_xuyang@ccw.com.cn
要么狠,要么滾。這句話很適合華為的企業業務。
華為宣稱自己進入企業業務的豪言猶在耳旁,如今看來還真不是玩鬧。自2011年開始,從服務器存儲到網絡安全,從數據中心云計算到認證培訓路由交換模擬器,華為企業IT產品的推出頻率不僅多,而且快。在上周華為自己的云計算大會上,FusionCube一體機的發布更讓人們對華為企業業務的認知上升了一個層次:華為是吃定企業業務了。
要么狠,迅速完善產品線和技術儲備,最后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要么滾,先試水一把探探情況,苗頭不對再趕緊撤。華為無疑選擇了前一種。曾經有人給華為冠以“狼性文化”標簽,盡管華為內部并不喜歡這個粗暴的標識,但它的企業業務確實正在以兇猛的勢頭搶占其它廠商的產品份額,至少在中國是這樣。
華為搶食的對象其實很明顯。以FusionCube一體機為例,直面的競爭對手無外乎那么幾家:甲骨文的Exadata、Exalogic和Exalytics,IBM的PureSystem和Netezza家族,SAP的HANA。一體機有很大的利潤空間,以甲骨文Exadata舉例,一臺滿配全機架的Exdata V2官方價格為720萬美元左右。雖有國外網站爆料說其軟件價格可以打到三折,硬件價格打七折,但就這種折扣幅度算下來整機應該也在百萬美元左右。
不過,想要賣這種機器,華為依然還是要邁過幾個門檻。首先,這機器怎么賣?從目前一體機的售賣方式來看,無論甲骨文、IBM還是SAP,都是在主要強調數據庫、中間件等軟件的作用,硬件只是一個能夠保證應用高效高可用運轉的平臺。即使像Vblock或者FlexPod這類以硬件廠商為主導的產品,也少不了VMware原廠的支持。更何況,主營Vblock產品的合資公司VCE依然還在虧損。不過,從目前有限的資料來看,華為FusionCube更多的是強調其硬件架構、固態存儲在性能上的優勢和“一站式”維護,但是對同微軟、SAP、用友等合作伙伴的合作細節卻語焉不詳。
另外,還要提個有些上不了臺面的話題,一體機因為規格、架構都很獨特,所以在投標時就比較難辦。事實上,這個話題在微博上也引發了一些討論,和筆者持同樣觀點的不在少數。“標書‘寫死’了別家參與不了,可是按普通產品招標一體機,價格又不占優勢。”有網友這樣表示。
這個一體機產品看似出身波瀾不驚,實際上其從研發、售前到銷售、市場,都給華為企業業務提出了新的挑戰。
總的來說,FusionCube是個好東西,它告訴我們,中國產品不是只有低端貨、山寨貨。華為是個好企業,盡管它也要賺錢也有陰暗面,不過至少其在產品上不糊弄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