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露 gan_lu@ccw.com.cn
摩爾定律,這個誕生于1965年的神奇定律曾預言,每過18個月,單位面積上的晶體管數量增長一倍,而價格不變。這一規律的提出確實在30年的時間里指引著IT企業的步伐,但在新世紀,這條神奇的定律失靈了。
從哲學的角度看,萬事萬物都有它的生存規律和周期,對于以創新為生命力的科技行業來說,這個周期或許更短,企業的改朝換代、新老交替也更為明顯。
從上世紀80年代算起,PC起步之初,IBM曾獨占IT企業市值總額的35%,隨著PC的普及,微軟成為新霸主,接著是谷歌,繼而是蘋果、Facebook等上位。產業的發展也依次經歷了PC、PC操作系統、互聯網門戶、搜索、社交網絡、移動互聯網等順序。
8月20日,蘋果市值上升到6235.1億美元,超過競爭對手微軟,成為歷史上市值最高的公司。相比之下,社交寵兒Facebook在5月上市之后90天內市值蒸發超過500億美元,9月4日其股票首次跌破18美元,再創新低;Zynga在7月公布了未及預期的業績后,股票也是“跌跌不休”。從新高與新低的原因來看,發現單純的技術發展已不是IT業的主要推動力,真正的導向是完整的商業模式和精準的用戶體驗。
蘋果這家曾經瀕臨被微軟收購的企業,最近10年神奇般地登上了全球市值之巔,不得不提它將硬件、軟件和服務融為一體的商業模式,為用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智能終端、社交網絡、電子商務等與消費行為直接接觸的企業成為IT行業新的領先者,IBM、惠普和聯想,都在試圖走這條路。
高估值和爛表現的背后也是商業模式問題的探究。Facebook擁有龐大的用戶基數,用戶的粘性和體驗堪比蘋果,但其遲遲找不到適合的商業模式致使這些投資者產生質疑。Facebook的收入的85%來源于廣告,但據英國數字營銷機構Greenlight發布的調查顯示,約有44%的受訪者從未點擊過Facebook廣告和贊助內容,31%很少點擊。同樣,團購網站Groupon和國內社交網絡人人網都面臨廣告收入對準用戶體驗的模式瓶頸。
不知道摩爾定律會不會重現,但不得不承認,科技行業的關注點已從技術、產品本身轉向了用戶、產品與用戶之間的交互性上,企業拼的是綜合實力。
如今的IT巨頭們都在寵著移動互聯網。移動終端中有蘋果和三星脫穎而出;操作系統有蘋果iOS、谷歌Android、微軟Windows phone三分天下。但還有幾十萬開發者等待著創造“APP經濟”,現在阻攔他們的不是技術,即使有個性化的用戶體驗,也困在了不合腳的商業模式上,而且一不留神就成了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