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美國《計算機世界》報推出了全美最佳商業智能應用評選,從上萬家企業的真實應用案例中選出了“十佳應用”案例。
雖然這些獲選的真實案例來自不同的行業,但是它們有著相似之處,即通過商業智能工具,做出了合理的業務決策,從而為自己帶來新的收入來源,甚至是開拓了新的市場,找到了市場競爭中的差異化優勢。
案例之一
Beeline公司
通過商業智能工具,使得Beeline創新地創造了一種通過數據驅動型服務來留住客戶、增加收入的全新商業模式。
Beeline位于佛羅里達州杰克遜維爾,是一家專注于智能勞動力解決方案提供商,為用戶提供軟件和服務,幫助用戶管理非固定勞動力和特定項目所需的勞動力。
根據Beeline公司技術產品經理Martin J. Matula介紹,目前Beeline使用商業智能工具來改進提供給用戶的軟件和服務。“通過商業智能工具,我們很簡單地就讓自己的數據變成了‘產品’。”
在2008年之前,Beeline也想過利用海量數據來更好地提供客戶服務,但是當時受限于技術手段,一直沒有付諸于行動。直到2008年,Beeline才在Tibco Spotfire平臺上搭建了商業智能分析工具,原有的想法才真正變成現實?!跋到y平臺搭建好之后,我們才真正能夠深入分析數據,而不僅限于報表。通過整合來自所有客戶的數據集,實現了數據標準化?!盡atula說。
現在,Beeline對數據的分析,不是僅僅局限于制作各種報表,而是深入了解報表之后出現了什么情況。通過可視化工具深入分析海量數據,并進行交叉分析,實時獲取信息。“我們有一個很不錯的工具——SmartRate,它主要用來預測支付給合同工的費率??蛻衾梅治鼋Y果,就可以清楚應付給合同工多少費用?!盡atula說,未來希望能為用戶生成和銷售更多的預測信息。
案例之二
博思艾倫公司
博思艾倫在商業智能方面投入近5000萬美元,投入雖大但結果相當誘人,預測分析和建模工具幫助管理人員預測了需求、把握了機會。
博思艾倫公司(Booz Allen Hamilton)是位于弗吉尼亞州麥克萊恩的專業咨詢公司,專門為華爾街的交易員提供各種報表和信息。以往,公司的每個部門有各自獨立的報表制作流程和系統,這種各行其是的方式,漸漸影響了公司咨詢業務的開展,特別是到了2010公司上市之后,這種制約愈發明顯。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博思艾倫公司設立了一個新部門——“企業報表和分析(ERA)”部門。ERA使用RADAR(報表和維度分析存儲庫)商業智能工具集中管理博思艾倫的各類報表。有了這套工具,公司主管可以深入各種分析儀表板,用它管理各自的業務部門。
ERA 部門主管Chirs Soong表示,在過去的18個月,博思艾倫通過使用這些商業智能工具,不僅獲得了回顧性報表,還實現了前瞻性分析?!艾F在我們的重點是關注預測分析和建模,它能幫助主管們確定公司的大方向,更好地滿足客戶將來的需求?,F在企業決策層,可以直觀地看到看到哪方面要加大投入以獲得更多收入。例如我們對公司自己的需求建議書進行了分析,幫我們明確了在網絡安全行業的某些領域領域將成為公司業務的增長點。這樣公司就可以在人員配備和資源方面提前規劃,以滿足客戶可能會提出的需求。”
案例之三
美國癌癥治療中心
除了節省成本、開辟潛在的收入來源,醫療機構使用商業智能,更重要的是為了改善病人的治療效果。
美國癌癥治療中心(Cancer Treatment Centers of America,CTCA)在2012年3月升級了商業智能項目,把用來制作報表的舊軟件換成了QlikView,來生成有助于做出更合理業務決策的報表。
CTCA內部數據分析師Pavel Roytburd表示,在使用了QlikView后,讓CTCA的員工制作報表的速度比使用之前的系統快了不是一星半點,甚至是達到快了幾天的程度。除了制作表格的速度增加,使用QlikView,還讓CTCA能夠深入了解臨床治療中的一些趨勢所具有的優勢。“通過對數據的分析,我們不僅可以改進臨床業務,還淘汰了一些無效的治療手段。”
在一般的醫療機構,和醫生、護士相比,藥劑部門屬于一個相對“靠后”的單位。而在使用了商業智能分析工具后,CTCA的藥劑部門一下子就走到了治療的最前沿。
CTCA負責藥劑事物的副總裁Joseph Coyne說:“一方面,我們在通過分析工具查看了以往幾十萬行的數據,了解了業務慣例、處方實踐和治療效果間的關系,我們分析了每一個醫生針對相同癥狀而開的藥的不同,我們希望能從中找到可以利用的信息,以改善病人護理;另一方面,從財務的角度來看,CTCA會通過商業智能系統來查看供應商和成本間的信息,以促進自身與供應商之間的關系。”
Coyne計劃使用QlikView預測哪些治療方法對哪些病人最有效?!癈TCA開展一切商業智能工作時,都是把病人放在首位,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了改善病人護理和治療效果。”Coyne說,未來這些治療效果和臨床試驗方面的數據結果還可以編纂成白皮書。
案例之四
天弘集團
通過商業智能系統查明客戶退貨原因,穩定收入來源。
天弘集團CIO Mary Gendron在2008年10月加盟天弘集團(Celestica)時,這家沒有任何分析工具。不過一上任,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就告訴Mary Gendron,為了讓信息改造業務,需要她開發商業智能方面的應用。
于是在2009年,Gendron在天弘集團內部部署了基于SAP Business Object和SPSS Clementine的核心分析平臺,并為此設立了專門的業務分析卓越中心,負責將平臺推廣到所有的核心職能部門。
天弘集團IT副總裁Tianbing Qian表示,通過實踐,天弘集團內部認識到可以把存儲的數據轉變成寶貴的信息,并幫助客戶。“我們用商業智能技術來分析用戶重復退貨的行為。一個消費者如果多次退回某個客戶的同一商品要求進行維修,這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還削弱了他對客戶品牌的忠誠度。在一個實際案例中,我們在與一個客戶共同研究概念證明案例時,天弘的預防退貨分析項目小組匯總了來自該客戶、它的競爭對手和天弘的產品生命周期數據的8000萬條記錄,幫助客戶發現和補救問題。結果為這個客戶節省了1000萬美元的成本?!?/p>
由于能帶來如此卓有成效的效果,這個項目在天弘的客戶中迅速得到擴展,越來越多的客戶希望對自己的數據進行類似的分析,而且愿意為此付費。這項服務也就成為了天鴻集團IT部門的一項副業,Qian和他的團隊正在逐步開發預測分析服務,收入方面也逐漸穩定?!胺治鰣F隊與高級業務主管一起,正在開發其他方面的服務,包括需求預測、庫存管理、部件定價、銷售數據分析和績效管理等方面,這些服務正在成為公司新的收入來
源?!?/p>
案例之五
Maverick 貨運公司
實時數據讓貨運公司得以在不犧牲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司機的工作效率。
對Maverick Transportation這家擁有1200多名司機的長途貨運公司來說,業務流程中哪怕有一點小小的變化也會導致經營收入出現數十萬美元的浮動,路線、司機培訓、油耗和事故率等方面的變化都會影響利潤。不過在使用商業智能系統前,Maverick Transportation還無法直觀顯示業務的實時趨勢或準確預測未來的業務結果。
回憶當時的情況,Maverick Transportation公司IT副總裁Wayne Brown說:“大家能看到許多報表,卻很難獲得實時信息。最后我們意識到,需要集中數據進行預測分析?!?/p>
在試用了Information Builders公司的WebFocus Developer Studio這款商業智能開發工具后,Maverick Transportation的情況得到了很大改觀,各個財務系統被整合在了一起。
“這是一款功能非常強大的工具,可以在整個企業中運用?!盬ayne Brown說,尤其是在運營、IT和安全等部門,通過它能夠深入了解什么因素在影響安全駕駛,以及如何在不危及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司機的工作效率。
Brown和三名業務系統分析員成立了工作小組,制作出了業務經理們易于理解和使用的儀表板。為了給公司的數據建立預測分析模型,工作小組還和與Fleet Risk Advisors貨運行業分析公司進行了合作,整合所有數據源。
目前,三名專職分析員為幾乎每個部門開發了儀表板,雖然是服務于運營、安全、維護和財務等不同職能部門,但是所有儀表板都訪問同一個數據庫,這樣所有用戶就能更全面地了解企業業務情況。
Maverick Transportation運營副總裁John Coppens說:“我們現在認識到,實時獲取信息太重要了。之前企業管理層要到月度或季度報表出來后才能看到經營的情況,現在每天和每周都能看到結果,這就讓我們比過去靈活了許多。”
現在,包括Coppens在內的決策層主管每天可以通過不同方式來查看數據,包括深入分析每個司機的工作表現及每輛卡車的運行狀況。“我們要利用這些指標,弄清楚每時每刻影響公司生產力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