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大數據熱的成因,不難發現,市場的競爭壓力才是最根本的原因。由于激烈的市場競爭讓所有企業都希望通過數據分析來獲得智能,從而贏得競爭優勢。實際上,越來越多的公司正是成功地利用大數據技術來贏得了競爭優勢。
互聯網企業無疑是首先從大數據技術受益的企業。以Facebook為例,Facebook的HBase系統每天要處理25億條消息、超過500 TB的數據、用戶點擊Like按鈕的次數達到27億次、上傳3億張照片、每半個小時產生的數據大約為105TB。如此大量的數據處理量遠非傳統數據庫系統所能管理的。
而Vpon威朋也借助3S系統迎來了客戶的認同。以Vpon威朋為某餐飲企業做的促銷廣告為例,最初是從早上9點到下午5點全天全網投放,但3S系統分析發現,如果用戶使用Wi-Fi接入網絡,很有可能他已經選好了消費地點,而如果使用3G,用戶很可能在等人,而這個時候如果距離他75米處有個餐飲店,他就非常可能會改變消費決策去這個餐飲店——3G用戶比Wi-Fi用戶的轉化率和到店率高出28%,即把當初全天全網投放轉為重點時段投放3G用戶。由此可見,這樣的數據對于移動廣告投放和優化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當然,傳統的商業智能用戶也是率先采用大數據的企業。比如,在金融行業,反欺詐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應用,特別是對于信用卡業務而言。反欺詐需要對用戶的身份、過往的消費行為以及消費發生的時間、地點等要素進行關聯分析,資料越是詳盡,結果就越是準確。而另一方面,隨著信用卡發行量的迅速攀升(目前,中國信用卡的發卡量已經超過兩億張),幾乎每時每刻都在生成新的數據,這些都在挑戰反欺詐系統的執行效率,而這正是Hadoop可以發力的地方。事實上,今天美國銀行就在利用Hadoop來快速識別商業欺騙。
“對反欺詐應用系統而言,大數據意味著更大的機會。因為通過在反欺詐系統等銀行業務系統中增加對大數據的處理能力,從而讓決策更為科學和精準,最終能幫助企業獲得顯著的績效改進和業務收益。”FICO(費埃哲)公司首席執行官Will Lansing告訴本報記者。
而電信也成為最積極擁抱大數據的行業之一,在客戶關系維護、服務保證、網絡功能優化等方面都能發揮作用。比如,來自中國臺灣的精誠集團推出的Hadoop一體機產品,它的一些電信企業用戶就利用這個Hadoop一體機來進行AP溯源,也就是分析用戶的上網行為日志,以便明確哪個時間點、哪個用戶、訪問了哪些應用,根據這些數據可以與廣告商進行更好的合作。
當然,除了像上面所提及的百分比、Vpon威朋這樣的互聯網企業和電信、金融等傳統商業智能的用戶外,其他更多傳統企業同樣也可以通過大數據而受益。
“今天不僅像金融、電信等商業智能的傳統用戶需要,更多普通企業也需要大數據技術,需要轉型為分析驅動型企業。”SAS公司大中國區咨詢服務和技術總監姚遠告訴記者,有日本汽車公司就在利用網絡微博和汽車銷售訪談、修車后的反饋來分析用戶對其品牌汽車負面評價的原因,從而改進其產品和銷售流程。
視頻監控解決方案提供商海康威視也是大數據技術的受益者。它推出了一套基于Hadoop的視頻監控管理系統,可以從視頻信息中提取出車牌、車身顏色,甚至是該車駕駛員的照片,就可以查出車牌、號碼、軌跡、違章等,而號牌分析、關聯分析等一系列應用也可以在大數據的基礎上展開。
“我們認為大數據未來有非常大的應用空間。比如,將來我們可以分析圖像中存在的某個車是什么品牌、什么顏色的、誰開的、車主是誰、速度多少,用于預防交通擁堵、逃犯追蹤等。”海康威視公司副總裁兼CTO蔣海青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