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說中國有一場盛會能夠把全球的網商匯聚在一起,那它非網商大會莫屬。
自2004 年“網商”概念首次出現以來,隨著互聯網與傳統經濟的深度融合,網商群體飛速發展。
9年來,網商歷經了“浮現”、“生存與立足”、“步入崛起”、“走向生態化”、“走向社會化”、“個性化裂變”、“跨越臨界點”等幾個發展階段,直到今年的以“網商之勢 電商之道”為主題的第九屆全球網商大會,網商群體引領的電子商務影響已經超越了產業和經濟的范疇,初步形成了網商、電商服務商合作成長的電子商務產業鏈。然而,現有的簡單鏈狀模式已遠遠不能滿足中國電子商務大步向前的腳步。
資金之痛
如果你愛一個人就讓他去做網商吧,短時間的財富集聚會讓他感覺擁有了世界;如果你恨一個人也讓他去做網商吧,面對大量訂單而沒有資金周轉,最后在競爭中一點點掙扎、死去,人世間最大的打擊也不過如此。
根據阿里巴巴集團最近公布的調研數據,目前,中西部40.58%的小微企業因資金不足而無力接單,72.92%的小微企業當前有融資需求,但有69.3%的中西部小微企業主要通過向親戚朋友借款來融資。
“您能不能告訴我,一個淘寶皇冠店在銀行眼里能值多少錢?” 在2012年全球網商大會上,一位網商代表向銀行界人士公開發問。對于眾多的中小網商來說,“融資難”早已不是新聞,如何解決它,考驗著創業者和金融界的集體智慧。
阿里巴巴的報告分析認為,造成小企業融資困難的主要原因在于企業財務不透明和賬務不真實。但是,卻遭到了網商的集體控訴。羚羊早安女掌柜張琳琳說:“我在創業初期,急需資金周轉,但是如果從銀行借貸,不僅需要抵押,而且周期過長。而大多數銀行的還貸資金過高,也是中小網商在創業初期不能承受的。在最缺少資金時,我只能從親戚朋友那兒東拼西湊地借錢,現在我的網站每年營業額超過8000萬元,才有部分銀行和投資機構和我們聯系。”可是,相比錦上添花,張琳琳表示,更衷心地希望銀行能夠雪中送炭。
在網商大會上,奧克斯電器旗艦店掌柜姚碧波也介紹了他的艱難融資經歷。“我曾經操盤萬人網上團購空調的大活動,由于必須先凍結資金,因此訂單來得越快、訂單量越大,我們的資金周轉壓力越大。向銀行貸款還要評估,但我們并不是擁有眾多固定資產的大企業。”他表示,當時2000萬元的資金需求,最后還是靠企業自己解決。
其實也有金融界人士提出,小企業“數量多、貸款額度小”是其融資不易的重要原因,按照傳統銀行業的服務方式,要服務數量眾多的小企業,人工服務成本過高,而小企業貸款額度小、投入產出比不夠好都是銀行業不得不考慮的因素。
現在,網商的周期越來越短,浮躁、急功近利帶來的惡性競爭,讓很多網商為達目標不計后果,資金周轉不靈給網商帶來的痛楚更加劇烈。
資金之美
如何讓小企業順利拿到急需的資金?銀行家們又有怎樣的創新?中國農業銀行浙江省分行營業部副總經理陳介偉向中小網商們介紹了融資的三個要點。
“如果把銀行跟網商的關系比喻成談戀愛,你首先要給銀行一個機會去慢慢了解你。當企業剛有發展的時候,就要到銀行去了解溝通,不要等到馬上要用錢的時候才想到銀行。” 另外,陳介偉也介紹說,中小網商可以尋找一些第三方抵押。“借助協會跟銀行聯系也是不錯的融資方式,有的地方商會會專門為網商成立擔保機構。”
“我們希望阿里巴巴成為網商和銀行之間的紅娘。”一位來自深圳的網商說。參會者也普遍表示,“如果銀行可以認可來自阿里巴巴‘物流寶”的數據,我們在淘寶‘物流寶’倉庫中產生的倉單,就可以作為融資的一種憑證。”
對此,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杭州分行行長史渤陽和中國工商銀行浙江省分行營業部總經理助理胡寅都表示,在電子渠道上產生的數據,作為個人征信系統的補充,可以對銀行的判斷提供幫助。
事實上,電子商務的出現,已經給信貸風險管理以及中小企業獲取貸款帶來了革命性變化。
“來自電子商務的大量網絡數據可以直接用于評估小企業風險。”阿里巴巴集團旗下阿里金融相關負責人評論說。一些阿里小貸公司相關人士也表示,重視數據,而不是單純依賴擔保或者抵押,降低了小微企業融資的門檻,也讓小微企業在電商平臺上所積累信用的價值得以呈現。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在網商大會的閉幕式上表示,“阿里巴巴將支持小而美的電商,支持建立消費者和制造業的和諧關系。我們呼吁銀行全力支持中小企業,但是銀行有自己的難處,它們的模式很難讓它們真正地去服務好網商、服務好中小企業,所以阿里巴巴準備在這方面全速挺進。這不是因為我們想掙更多的錢,而是因為在這個時代,我們需要用互聯網的思想和技術去支撐整個社會未來的金融體系重建。”同時,他還表示,目前支持經濟的不是外企,而是中小民營企業。中國必須再倡企業家精神,只有發揮網商的企業家精神、創造力,市場經濟才能真正發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