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5日,新聞集團旗下的iPad報紙應用《The Daily》宣布停止獨立出版,享年不到兩歲。
“《The Daily》將重新定義新聞。”當初發布時,新聞集團掌舵者、傳媒大亨默多克顯然對這個產品非常滿意,“用戶會花費更多時間去閱讀我們的內容。當然,還有廣告。”
甚至連喬布斯也出來捧場:“這是iPad上最值得期待的新聞閱讀應用。”
如今,喬布斯已經離世,默多克不得不獨自面對巨大的落差和尷尬:截止到關閉時,《The Daily》訂閱用戶不到20萬,虧損3000萬美元,與預期相去甚遠。與之相對應的是全球傳統媒體的持續不景氣,陷入極度焦慮之中。
移動終端與Web 2.0帶來的浪潮中,《The Daily》的倒下證明了單純改變發行渠道和交互的新媒體是狹隘的。
此路不通,但變革還要繼續。
商業的潰敗
內容絕不是《The Daily》慘敗的主要原因,“內容為王”的思路仍然是衡量一個好媒體的充分必要條件。
新聞集團在初期就投入了3000萬美元重金,打造了100多人的“豪華”采編團隊——它也許不能立刻生產出像《紐約時報》或者《經濟學人》那樣的精品內容,但至少仍然屬于優質范疇內。
毫無疑問,App渠道的封閉性滿足了默多克的“癖好”——他向來厭惡谷歌“鏈接一切”的做法,需要的正是這種“新媒體”形態:動態體驗、獨家內容、付費訂閱、收割廣告。
“這其實是一種‘內容辛迪加’的思維模式。內容辛迪加非常看重‘拷貝’,每一個合法的經過自己授權的拷貝,都可以幫助自己擴大規模效應;而未經授權的拷貝——哪怕只是一個摘要和索引——都有可能轉移自己的廣告收入。”新媒體專家魏武揮表示,內容辛迪加需要讓自己所生產的信息本身是一個閉環,除了從自己的媒介中獲取這些信息,決不能出現其它媒介。否則,閉環將被開洞,開洞的結果,就是商業利益的流失。
這就是最根本的問題。當稀缺性不再是媒體的屬性之一,沒有任何內容是不能被替代的,尤其是在UGC(用戶產生內容)和移動終端的配合下。當媒體不再掌控機構特權,當社會性工具清除了公眾表達舊的障礙,商業模式已經發生劇變。
“有價值的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互聯網經濟和社會研究者克萊·舍基在其作品《未來是濕的》中的這句話,代表著信息過載年代,廣告主對于媒體廣告形式的全新要求:精確性、測量性、即時調整性。
很顯然,只是更換了渠道、走封閉路線的《The Daily》還是一個傳統媒體,無法承載這樣的商業模式,最終虧損嚴重,導致潰敗。
“內容不是傳統媒體和數字媒體之爭中的核心問題。傳統媒體并非是輸在這上面。”魏武揮認為,傳統媒體真正意義上的潰敗是商業的潰敗。“再說得明白點,是廣告的潰敗。”
橫向探索
作為主要營收來源的傳統展示廣告正大幅下滑,對于媒體來說,這是一個必須承認的事實。
更糟的是,新型的基于UGC和傳統采編的優質內容,在現有的技術和用戶習慣背景下,還無法完全實現上述的智能廣告盈利模式。這意味著對于致力轉型新媒體者,短期內還無法依靠廣告獲得穩定的營收。但出路總是有的。多元化經營成為了很多媒體的選擇,例如彭博社。
即便處于全球媒體都節衣縮食的今天,彭博社還在“大肆”擴招人員,并在其碩大的休息區提供免費且不限量的咖啡、牛奶、零食、水果——它已有2700名采編人員,比《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加起來還多。
彭博社創始人、紐約市市長布隆伯格最近甚至打起了《金融時報》的主意——有媒體此前評價,“現在還敢收購一家傳統報紙的都是瘋子”。
布隆伯格“揮金如土”的底氣并非來源于廣告,而是“盒子”——彭博終端機。華爾街交易員辦公桌上,裝備的都是這款高速運轉并有海量金融數據入口的終端電腦。31.5萬名終端用戶貢獻了彭博大約85%的營收,他們每年要繳納兩萬美元服務費。
嚴格意義上說,盒子是一種面向專業人士的咨詢服務,是一種技術產品而非新聞產品——不斷積累的內容以數據的形式產生價值,成為一種服務,在以大數據為核心的未來信息產業中,這一點至關重要。例如彭博社新發展的訂閱服務“彭博政府”(BGov),可以提供龐大的數據庫、分析軟件和相關新聞。
新華社的一篇報道中列舉了這種服務的應用:一家煤礦公司希望阻止一項可能影響其采礦業務的能源法案通過,一名說客要在華盛頓為之游說。他首先登錄BGov網站(每年訂閱費5700美元),網站會自動提供新能源法案的相關信息,如過往類似法案是如何通過的、新法案將對口哪個專門委員會、關鍵議員有哪些、他們過去是如何投票的。然后,這名說客調出搖擺議員資料,發現他正在為即將舉行的換屆選舉籌款,競爭非常激烈。網站會列出主要捐款人名單,說客只需打電話游說他們為搖擺議員捐款,再以此作為條件對議員施加影響……
當然,并不是所有媒體都能擁有彭博社的品牌、資金和技術能力。不過,總體思路是一致的:在傳統廣告下滑、新型廣告累積不足的情勢下,依托媒體定位橫向拓展,探索現金流的產生點。
按照魏武揮所舉的例子——雪球財經,未來可能的商業化路徑可以有:證券經紀、投資咨詢、風險投資中介、公司融資盡職調查等等。“在信息遠遠供大于求的今天,去搞錢是你的第一要務。做生意,不賺錢是不道德的。”
再引用另一位媒體人胡舒立的原話:當媒體不能養活自己時,就不用說獨立性了。
新媒體時代,這一點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