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新浪微博緋聞頻傳,一會兒是“阿浪戀”、一會兒是新浪微博架構調整、一會兒又是新浪COO杜紅將接替曹國偉升任新浪CEO。在這些傳聞中,只有一件事是肯定的:新浪微博商業化不佳,亟需找到合適的商業化路徑。
據新浪2012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截至9月30日,該季度新浪公司凈營收1.524億美元,同比增長17%,但凈利潤僅990萬美元,同比下降70%。盡管新浪微博廣告營收比二季度翻了一番,但仍與其巨大的投入相差甚遠。
因此,最近又有消息傳出,新浪微博要求草根大號與其簽約并分成,否則就屏蔽外鏈。看來,新浪微博這次是真的急了。
雁過拔毛
“此樹是我栽,此路是我開,要想過此路,留下買路錢。”這句原本俗氣的諺語如今成了新浪微博的真實寫照。
一直在尋找贏利方式的新浪微博舉步維艱,可是利用新浪微博作為平臺的草根營銷大號卻收益頗豐。據悉,微博女王姚晨一條廣告微博的報價已經達到6~8萬元,草根營銷大號“作業本”則對外透露,“每天都有幾十封私信要求投廣告,高的給到1萬元。”
這無疑會讓新浪微博有些心理不平衡。因此,今年5月份,“冷笑話精選”、“微博搞笑排行榜”、“全球經典”等草根營銷大號就已經遭到新浪微博管制,原因據說是涉嫌內容抄襲。
目前,有消息指出,新浪微博已經建立白名單制度,要求粉絲在50萬以上、未經認證的草根營銷大號必須與新浪簽約分成,分成比例為“二八開”,新浪收兩成,營銷大號收八成。
其實,自2010年底起,“冷笑話精選”、“微博搞笑排行榜”等草根營銷大號的微博轉發量驟增,廣告報價也水漲船高,從幾百元漲到一千多元只用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
而在草根營銷大號格局的背后,蔡文勝、杜子健和“酒紅冰藍”是最主要的操控者。目前,在新浪微博排名前50的草根大號中,蔡文勝擁有25個,杜子健擁有15個,“酒紅冰藍”擁有剩下的10個。據知情人士透露,蔡文勝2010年2~3月份開始收購微博賬號,早期一個擁有幾十萬粉絲的微博賬號只需5~6萬元即可買到,而如今無論是粉絲數量還是賬號價值都早已翻了幾十倍。
但面對新浪微博揮舞的大棒,這些依附在新浪微博平臺上吸金的大號們只能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了。
對此,業內人士指出,草根營銷大號的確存在為賺錢不顧及底線的行為,新浪微博從加強內容監管的角度考慮也必須出手,“不過在措施方面,新浪微博一定要穩重和妥當。”
商業價值夢
根據新浪2012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新浪微博用戶數量已達4.24億,相對于5.38億的網民數量(今年6月份數據),新浪微博用戶數量的成長空間已經不大。而且新浪微博平均每天活躍用戶僅為4230萬,僅占用戶總量的10%左右。
為了扭轉這種不利局面,新浪已經開始調整新浪微博的內部架構。近日,新浪副總裁、無線事業部總經理王高飛已接替新浪微博事業部總經理彭少彬,掌管微博業務。據悉,2013年1月,新浪無線事業部將并入新浪微博事業部。而接下來還會有新的人事變動。
除此之外,新浪也已經在加快商業化進程,推出App、微游戲、“微博錢包”等新手段。截至記者12月19日發稿前,新浪微博正式宣布和小米合作小米手機2,并表示于12月21日在新浪微博開售5萬臺小米手機2。值得注意的是,屆時小米手機2從預約、搶購到下單購買都在新浪微博平臺上進行,支付環節將借助新浪微博剛剛推出的在線支付工具“微博錢包”完成。
但此舉卻遭多數網友批評,有網友表示:“新浪微博想錢想瘋了,不想著做好用戶體驗,總有一天會被自己瞎扯出來的毫無用處的、令人生厭的線頭活活燒死的。”
而近日,新浪微博推出的微博服務商平臺也是繼“微任務”之后,對商業之路的再一次嘗試。微博服務商平臺主要是聚合第三方服務商,包括了官微運營、活動營銷、應用定制、數據分析、培訓與咨詢服務等五個部分。
有分析人士認為,微博服務商平臺是新浪微博商業化繼續擴大范圍的表現,微博營銷產業鏈條中,草根營銷大號是最后執行端,中間還存在服務商階層。“抓住了大號和公司,新浪微博就真正成了可以坐地收錢的莊家。”
值得注意的是,在國外,Twitter和Facebook上的草根營銷大號并不像國內營銷大號這樣如此夸張地吸金,像“微博搞笑排行榜”年利潤1500萬元的情況根本不會出現。以Twitter為例,草根營銷大號Women’sHumor擁有粉絲數92萬多,一般在一天內只會發一、兩條軟文廣告。
Twitter與Facebook上的草根營銷大號也不像國內這樣泛濫,主要是因為Twitter和Facebook很早就推出了自己的廣告模式。早在一年多前,Facebook就基于收集的用戶偏好和好友信息,推出了“社交環境”廣告。Twitter也在2011年11月推出了話題、熱點、推文等廣告。而新浪的微訪談、微游戲多是針對個人,針對企業的更合理的廣告模式還在摸索中。
說到底,與Twitter和Facebook相比,新浪微博在廣告模式上的不成熟,也是造成如今看著草根營銷大號賺錢,自己卻無法將龐大流量變現的根本原因之一。可是,未來新浪微博如果一心想著如何將流量變現而不顧用戶體驗,恐怕眾用戶也會隨著草根營銷大號離新浪而去。“新浪微博越來越讓人想離開,最初喜歡這里就是因為當時很純粹。”不知這是否已經成為多數人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