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沖擊波病毒肆虐
2002年,沖擊波(Worm.Blaster)病毒肆虐神州大地。這一病毒利用Windows 2000、XP、Server 2003的RPC漏洞進行傳播。病毒運行時會不停地利用IP掃描技術尋找宿主,會導致操作系統異常、重啟。另外,該病毒還會對微軟的升級網站進行拒絕服務攻擊。
2. 反垃圾郵件之年
2004年可以稱得上是“反垃圾郵件之年”。2004年1月30日,由公安部、教育部、信息產業部和國務院新聞辦等部委聯合向全國各省的下屬單位發出了《關于開展垃圾電子郵件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專項治理工作中明確電子郵件服務單位應當履行反垃圾電子郵件的責任,在建設電子郵件設施的同時,應采取反垃圾電子郵件的措施。
3. 釣魚網站敲響警鐘
2005年1月,一個假冒中國工商銀行的網站出現在互聯網上,誘騙銀行卡持有人的賬戶和密碼,并導致多人的銀行存款被盜,直接經濟損失達80余萬元人民幣。事發后,引起各大銀行的重視,中行、工行、農行等多家銀行均迅速在其網站上發表“敬告客戶”、“安全提示”等信息。此后“網絡釣魚”作為一種網絡詐騙的新手段,頻繁出現在國人面前。
4. “流氓之風”被遏制
流氓軟件是互聯網發展過程中的一個畸形產物,其能夠跟蹤用戶上網行為并劫持用戶操作。2005年6月26日,網絡行業協會成員單位共同擬定了《軟件產品行為安全服務規范》并向全社會發布;7月11日,網絡行業協會點名公布了10款流氓軟件名單,并敦促相關公司于8月15日前進行整改。此后,在國內互聯網業掀起了一股剿殺流氓軟件的勢頭。
5. 意外“出名”的熊貓燒香
2006年年底,“一只舉著三根香的熊貓”一夜之間為人所共知。作為一種蠕蟲病毒變種,其能感染系統中以exe、com、pif、src、html、asp等為后綴名的文件,并終止大量的反病毒軟件進程,同時導致系統出現藍屏、頻繁重啟等故障。由于中毒電腦的可執行文件會出現“熊貓燒香”圖標,所以也被稱為 “熊貓燒香”病毒。
6. 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全面啟動
2007年6月22日,由公安部、國家保密局、國家密碼管理局和國信辦四部委聯合下發了《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管理辦法》。對等級劃分、保護、實施與管理、涉密信息系統分級保護管理、密碼管理、法制責任等問題做了相關規定。全國重要信息系統的定級工作由此全面展開。
7.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安全協調司成立
2008年3月,國務院部委調整,組建工業和信息化部,成立了信息安全協調司,其職能為:協調國家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協調推進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等基礎性工作;指導監督政府部門、重點行業的重要信息系統與基礎信息網絡的安全保障工作;承擔信息安全應急協調工作,協調處理重大事件。
8. 木馬產業鏈大起底
2009年11月下旬,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欄目播出關于中國木馬產業鏈調查的新聞,報道中稱一條看不見、摸不著的黑客產業鏈正在形成,木馬產業鏈年收入已達到上百億元人民幣。這讓很多人第一次了解到木馬產業鏈正在形成。
9. “跨安全域隔離與信息交換技術及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重慶愛思網安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跨安全域隔離與信息交換技術及應用”項目獲得2010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該項目針對跨安全域數據交換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在基于網絡的動態數據傳輸、移動存儲設備的數據交換、數據內網安全管理以及網絡管控等領域進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系列化的原創性成果。
10. 天融信安保團隊護航神九
2012年6月18日,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天融信作為國內信息安全領域領先者,承擔了本次航天任務信息安保網絡的防護重任。其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天融信安全管理平臺(SOC)是一款滿足航天任務網高監控要求的集監控、分析定位、預警、告警的智能態勢分析平臺,能提供直觀動態的全網安全態勢監控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