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玉征 wu_yuzheng@ccw.com.cn
前一段時間,業內盛傳“軟件已死”,互聯網摧垮傳統軟件廠商,單獨賣軟件包毫無價值。這種說法未免危言聳聽。我們生活在一個軟件控制的世界中,沒有軟件,就沒有世界秩序,更沒有商業和經濟生活。
如果說“軟件已死”,則更多地表現在傳統中小企業的軟件方面,如CRM、ERP、OA等。比如說,在剛剛過去的“光棍節”促銷活動中,不少中小企業,尤其是外貿型的,已經全面轉到淘寶上。這種企業還需要上述軟件嗎?
未來的趨勢正在顯現。中小企業希望,公司所有人都是信息的參與者和應用者,銷售人員能在手機中記錄一天的銷售情況,包括拜訪客戶情況、訂單、回款、合同額等;行政人員能在終端上處理辦公流程,安排老板行程、提醒重要事務、處理其他事件等;而老板更希望能掌握公司的運行情況,尤其是財務報表的狀態、現金流的變化等。
這種變化與購買單機版或者網絡版應用系統的時代完全不同。結合不少廠商的做法看, “云+端”的方式更適應中小企業,今后必將流行。
首先,這個“端”,以智能手機為主,也可以是各類尺寸的平板電腦。“端”一定要有良好的操作手感,具有便攜性。需要強調的是,操作一定要簡單易用。如果界面不友好,勢必影響員工操作和應用效果。
其次,“端”上的軟件不必大而全,應符合輕量級的應用。中小企業具有業務多、規模小、層級簡單的特點,軟件不必面面俱到,在不同業務層面上均需要一點應用。如何把傳統OA、CRM、ERP、HR等復雜的企業級軟件的共性提煉出來?當然,這種輕量級的軟件必須也是簡單易用的。
第三,“端”上的軟件要有“殺手級”的應用。“殺手級”的應用必須符合中小企業的行業屬性:外貿型的以外單為主,服務業以客戶銷售為主。這種種不同全部圍繞生意而成。行業屬性加上生意模式,產生“殺手級”應用,中小企業才會使用。
“簡單性、移動性、易用性”是“端”的幾個特點。在“云”中,需要提供快速響應能力、保護隱私能力和數據分析能力。這是“云”服務廠商的必備功課之一。從這種變化來說,“云+端”不是對軟件廠商的要求低了,而是提高了。在過去,軟件廠商可能只是服務一家或者同一種類型客戶;而在“云時代”,軟件廠商需要服務不同行業、不同形態的客戶。如果“云”有了任何差錯,付出的代價將遠高于過去。
誰能在“云+端”中勝出?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