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美國以國家信息安全為由,多次阻止中國企業(如華為、中興等)在美國本土參與競標。從國家信息安全層面看,這些事件值得我們思考。當前,我國信息系統中不少關鍵設備仍然使用國外產品,重要系統也采購國外廠商的產品,這給我國信息安全帶來很大的隱患。
高端服務器就是其中之一,如今這個市場幾乎全部被IBM、HP等國外產品所壟斷。慶幸的是,當前國家已認識到了上述這些安全問題,并在著手部署構筑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體系。“十一五”期間,國家部署了高端容錯計算機、海量存儲等一系列重大專項。在“863計劃”信息技術領域針對金融、電信等關系到國計民生和國家戰略安全的高端關鍵應用領域的迫切需求,設立了“高端容錯計算機”重大項目。項目投入7.5億元人民幣,以研制32路高端容錯計算機系列產品和64路高端容錯計算機樣機為目標。
而浪潮集團不負眾望,經過4年的努力鉆研,浪潮成功研制出32路高端容錯計算機,打破了國外技術壁壘,掌握了高端容錯計算機體系結構關鍵技術:提出了雙翼可擴展緊耦合大型服務器體系架構,目前已經獲得中國發明授權、美國發明受理;首家設計完成了基于QPI1.0的處理器互聯芯片;設計實現了雙QPI直連通道處理器接口,突破了歐美國家對“系統緊耦合技術”的封鎖;突破了面向TSMP體系結構優化的操作系統內核技術,設計實現了高效、可靠,支持虛擬化的高端容錯操作系統,已累計申請發明專利206項。
2012年5月,“十一五”重大專項“高端容錯計算機”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部驗收。處理器數量及性能、系統可靠性、存儲器訪問帶寬、網絡訪問帶寬及外部設備擴展能力等多項關鍵指標均已達到國際水平,實踐證明,國產高端容錯計算機完全可以在我國的核心領域替代國外產品。
借鑒美國高端服務器的發展歷史,可以看到很多大型計算機技術都是在與用戶交流的情況下誕生的,當年IBM大型機得以在技術上不斷進步,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使其能夠提升滿足關鍵應用的研發創新能力,并通過應用回報獲得持續的研發投入。業內專家建議,在當前我國信息化建設中外國品牌裝備占據優勢的情況下,需要采取綜合措施來提高我國信息系統國產品牌擁有量,逐步達成重要信息系統主機裝備國產化。專家建議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國家出臺信息系統重要裝備研發的支持政策,輔以配套資金,鼓勵國內企業自主創新。
2.強力推廣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容錯計算機系統。對于納入國家信息安全等級第三級以上的重要系統,必須使用國產化自主知識產權產品。
3.在關系國計民生、國家戰略發展的重點行業,設置IT系統進口審核制度,嚴格控制IT系統的進口采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