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已經公布的戴爾今年第二季度的業績中,戴爾全球企業級產品和解決方案同比增長12%,其中包括服務器、存儲和網絡領域。這一數字超出了相應領域的其他競爭對手,同時再一次增強了戴爾進一步轉型的信心。日前,戴爾全球企業級解決方案總裁Marius Haas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證明戴爾的轉型戰略和市場策略是奏效的,也進一步驗證了用戶的確需要戴爾的解決方案來應對當前所面臨的種種挑戰。
四大領域賭未來
在向企業級業務轉型的過程中,戴爾采取了收購、集成和創新的三步走策略。過去3年間,戴爾斥資127億美元,收購了17家公司,使戴爾企業級業務產品線得到了全面擴充,不但加強了原有的服務器產品線,并使存儲產品脫胎換骨,而且由于Force 10的加入,讓網絡產品線也變得更加強大,實現了提供端到端解決方案的目標。
Marius Haas介紹說,目前,戴爾企業解決方案占戴爾公司收入的1/3,且利潤占50%。可以看出,企業級業務已經成為戴爾整體業務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Marius Haas說:“從市場份額來看,戴爾服務器占整個亞太地區市場份額的24%,也就是說,在每4臺服務器中就有1臺來自戴爾。另外,在存儲和網絡產品方面,戴爾存儲和網絡產品在中國市場的增長速度大約是全球市場的5倍和8倍。”
據預測,今年企業基礎架構總市場規模為1100億美元,那么,對于正在轉型到企業級業務并尋求更大發展空間的戴爾來說,未來的機會在哪里?
Marius Haas表示,戴爾未來將在四大領域創造更多的市場機會。首先是數據洞察領域,到2015年,存儲硬件市場的規模將達到410億美元,而戴爾也已經具備了足夠的能力在這一市場創造出更多的價值。其次是集成系統,到2015年,基礎設施市場份額將超過30%,市場規模也將達到980億美元,Marius Haas說:“目前在企業采購中,有大約1/3的用戶更愿意購買集成好的整體系統。服務器、存儲和網絡都已經進入到一個針對具體工作負荷應用環境的階段,也就是說相比過去單獨購買服務器、存儲或者網絡產品,現在的用戶可能更側重的是全系統購買,這給了我們更多的創新機會。”
第三是云計算,據預測,到2015年,云計算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100億美元,其中私有云占68%。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戴爾不可能袖手旁觀。最后一項是移動性,在這一領域,201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8180億美元,而其中VDI(桌面虛擬化)本身就將達到100億美元,Marius Haas說,“戴爾端對端解決方案中既包括針對客戶端的解決方案,也有基礎架構解決方案,我們有能力繼續推動移動業務增長。”
靈動系統趕潮流
近期,集成化系統成為業界各廠商競相追逐的熱門產品,也是戴爾未來四大關注領域之一。日前,戴爾在美國發布了融合服務器、存儲及網絡設施的一體化融合基礎架構靈動系統(Active System)/靈動基礎設施(Active Infrastructure)。
Marius Haas介紹說,Active System是戴爾具備集成式可擴展性的全新靈動基礎架構,該系統具備了直觀、靈活和全面的特性,可以把服務器、存儲以及網絡統一在一個單一的管理框架里,預集成、預配置。
據介紹,Active System安裝后即可使用,并可滿足客戶針對具體應用的工作流優化需求。Active System中包含一套Active System Manager,它可對整體系統環境進行管理,大幅降低整體系統管理的復雜性,并提升整體資源效率。首先,它提供了管理方面的靈活性,通過Active System Manager的自動化及工作流操作,用戶從加電開機到部署上線,可簡化75%的操作步驟,提升用戶響應時間。其次,Active System Manager還提供了全面的管理功能,可幫助了解系統中服務器、存儲及網絡的資源配置狀況。
對于Active System的未來市場前景,Marius Haas表示:“預計2016年有20%的客戶采購時會同時購買系統和解決方案,戴爾Active System的增長趨勢將遵照這一市場趨勢,也許戴爾的增長還將快過市場平均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