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人做全職太太,無可指責;男人要當全職先生,為什么會爭議迭起?
孩子也是男人生命的全部
為了孩子辭去工作,林軒這么想,也這么干了。
他多喜歡孩子啊。夫妻倆結婚快十三年了,之前一直想要孩子卻懷不上,四十歲這年,他都做好了當丁克夫妻的心理準備,上天眷顧,他們終于有了兒子咚咚。
從知道自己要當爸爸的那刻,林軒就樂瘋了,兒子出生后,他一刻都舍不得離開。妻子坐月子,他跟著向公司請了近一個月的長假,直到丈母娘從老家趕來幫忙看孩子,他才戀戀不舍地上班。
可孩子五個月大時,林軒的公司搬到了離市區很遠的郊外,每天回家不現實,只能周末趕回來。第一個星期,時隔五天才看到咚咚,他難過得眼淚都快流下來。時間長了他就開始念叨:這種生活是不行的,連兒子都不能每天見,家也不能回,這種生活有什么意思?
他要的生活,從來都不難。老婆孩子熱炕頭,最關鍵就是孩子。林軒的童年不算幸福,年幼喪母,父親個性嚴厲,忙于工作,父子倆很少見面,關系很疏遠。他懂事后就發誓:如果有了孩子,一定不會讓他重蹈覆轍。結果等到四十歲才圓了當父親的夢。
在國外,全職爸爸是司空見慣的事,中國一線城市里,這樣的爸爸也不少。妻子許坪現在是廣州一家4A廣告公司的運營總監,事業正在上升期,一個人的工資加上兩口子十多年奮斗的積蓄,維持中等水平的生活完全不成問題。
何況他一向不贊成老人幫忙看孩子,一方面對孩子教育不夠,總是溺愛;另一方面老人辛苦一輩子了,也沒這個義務。
男方:只要妻子支持就行
肯定支持。只要妻子收入夠,而且同意自己辭職。我的部門主管就是女強人,老公在家炒股帶孩子,兩口子感情很好。
——新浪教育博主“雙胞胎的豆子爸爸”
支持。男人愿意為家庭奉獻,一定要支持。現在說男女平等,女人能當全職太太,男人為什么不可以?但前提是男人不要把回家當逃避,而應該是事業的潛伏期。
——上海大學老師蔡君
我猜測很多男人都有過這樣的想法。但出于各種各樣的顧慮最后實踐的很少,能辭職回家的男人,要么對自己特別自信,不會擔心自己和社會脫節;要么就特別懦弱,遇到壓力就想逃避。——廣州森達公司員工
我不會。很沒面子。男人辭職等于要女人“養”,覺得沒自尊了。——合肥網友“飛刀”
在他的計劃中,在家里可以炒炒股,充充電,等孩子上幼兒園就開始重新找工作,他甚至想過創業:積累了和孩子相處的經驗,干脆一個全是男員工的親子班。
“爸爸帶出來的兒子,絕對不一樣。”林軒還記得自己這么對許坪說時,妻子笑嘻嘻表示了同意。男人掙錢,天經地義
許坪當初同意,是絕對的安撫。當男人抱怨工作辛苦、想念孩子時,當妻子的肯定要順手摸啊。但林軒先斬后奏了,她發再大的火又能如何?冷戰兩天,她認輸了,轉而樂觀地期望丈夫在家多待幾天就知道帶孩子有多累,寧愿回去上班。
一連兩星期,丈夫絲毫不顯疲態,不管是帶孩子還是做家務,能干得丈母娘都插不上手。許坪急啊,難不成還真想這樣一輩子?她懷揣一肚子期望落空后的憤懣,還有對丈夫的種種不滿:你怎么就能安心坐視我在外面拼搏、自己躲在大后方悠然自得?歐美國家是有全職奶爸,可那是人家有周全的福利保障,中國有嗎?中國有中國的傳統,即便是要回家帶孩子,那些中國男人也是在家辦公的啊。
發泄情緒的聲音大了點,把丈母娘引來了。她還不知道女婿辭職了,只當他休假呢。三言兩語聽清真相,原本是勸架的老人,心里的火立刻燒得比女兒還高。
爸爸帶的兒子有出息,這不是擺明了不放心丈母娘給自己帶孩子么?別人家不都是老人帶孩子、女婿勤快地在外面掙錢,也沒見孩子少出息,自己的外孫就這么金貴?一急,老人撂下狠話: “既然你要在家看孩子,那要我在這做什么?我還是別礙事了!”
丈母娘第二天就回了老家,誰也勸不住。
又是一場大吵。丈夫氣走了母親,還一點悔改的意思都沒有。吵架,分房睡,許坪睡不著,忍不住就胡亂猜測。最近廣州的經濟形勢不太好,很多外貿加工廠都倒閉了,林軒干了十幾年的質量總監,是不是就業形勢不好他又不好說,壓力太大,干脆以孩子為借口逃避養家責任?
搬出大神壓垮你
壓垮許坪的,是和女友們的每周一聚。吃吃喝喝間,女友甲貌似不經意地說起“老公又送了個新包包”,女友乙則興致勃勃接口“男友帶我去了趟馬爾代夫”,好端端的聚會,就變成了恩愛秀,輪到許坪時,她心虛地說:我老公給我帶孩子,不讓我做任何家務事。
立刻引起羨慕聲一片。她沒敢說老公是辭了職的。有前面這些又能掙錢又疼老婆的男人作對比,愛老婆疼家人的林軒,在外人眼里少不了是“要老婆養”的形象。
回家路上,許坪越琢磨越覺得林軒當初的辭職理由和對未來的安排不靠譜——萬一突然她也失業了,怎么辦?她不能再這樣縱容丈夫了。丈夫早年喪母,公公對他一直嚴厲管教,導致他成家立業多年還是很怕公公。
許坪給公公打了電話,知道兒子辭職當奶爸的事,作風老派的公公氣得火冒三丈,立刻打電話臭罵了林軒一頓,并對兒子下最后通牒:如果一個月內還沒找到新工作,自己就上門來“幫忙”。
林軒不甘不愿地找了份新工作。雖然待遇較前公司差得遠,許坪還是松了口氣。只是母親還在氣頭上,家里沒人帶孩子,兩口子只好找了個保姆。
情況并沒如許坪期望的那樣走上正軌。保姆看孩子沒經驗,三天兩頭就生病,想換個人又找不到合適的;保姆不做家務,沒了林軒這個家務男,她每天忙完公事忙家事,忙得焦頭爛額。
她安慰自己,一切等恢復了正常就會好起來。可兩口子間的氣氛也怪怪的,早出晚歸很少交流不說,從上班第一天起,林軒的臉色就沒好過,只有每天回來看到咚咚的時候,臉上才會現出點笑容。
她原來一直想,誰照看孩子不都一樣,可有了林軒那個“壞的開始”,一切都脫軌了。她不甘心繞了一大圈,又回到丈夫當初選擇的那個起點;她也不愿在丈夫沒認錯的時候,請母親回來,太委屈老人了;但如果繼續混亂下去一
許坪開始思考一個問題:她到底要丈夫,扮演一個什么樣的角色?
女方:就怕把他養懶了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定根據家庭狀況、家里人的意見綜合考慮,不然自己單方面做出決定,家里人都不支持,事情反而變得麻煩。還有在此之前一定要考慮清楚,帶孩子是很累的事,誰不能忍受,需要為以后重新找工作做哪些準備?等等。
——成都公務員張澤
如果我工作和收入都穩定,老公又有一定的積蓄,家里老人身體又健康,一兩年讓老公辭職在家,我覺得可以承受。但久了不行。
——重慶韻天電子公司財務田野
女人們堅決不要心軟,好多血淋淋的教訓。我朋友就是老公辭職回家帶孩子,說好兩年后就去找工作,結果上了幾天班就不去了,怎么說都不動。人在家里玩懶了。
——石家莊銀行蔣彥
堅決反對,這種男人十有八九都是逃避責任的,工作的苦受不了,帶孩子的苦又能受得了?被太太養還出人頭地的李安只有一個。
——曾經是全職主婦現在重出江湖的網友“哈利路亞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