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黛初見,寶玉將自幼佩戴的通靈寶玉摘下,狠命摔去,驚了賈府眾人,惹得黛玉淌眼抹淚。寶黛初見,設置這一“摔玉”情節有何深意?
較之黛玉進賈府見眾人時的情節平淡,較之寶玉與寶釵初見時作者的不著一字,可見“摔玉”這一情節應有其獨特作用。
“摔玉”情節展現了男女主人公的真性情。想那林黛玉初進賈府,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多說一句話,不肯多行一步路,可寶玉問是否有玉的時候,黛玉答道:“我沒有那個。想來那玉是一件罕物,豈能人人有的。”若是黛玉只說沒有,不多言后一句,也許這場“摔玉”風波就不復存在了??伤嗾f那一句,進賈府的“小心謹慎”被拋之腦后,平日里的自尊、敏感、孤高展現無遺。是誰讓她流露了真性情?是寶玉。她一見寶玉仿佛那里見過,心理上她并不把寶玉視作外人,自然流落了平日的真性情。
寶玉也是如此。他一見黛玉便說這個妹妹似乎見過,問書問字問有玉沒有,態度親切自然。而在聽聞黛玉沒有玉之后,便發起癡狂病來摔玉。這份“呆性”、“癡性”并不是在所有的姐妹面前都有的,而只在黛玉面前展現到了極致。癡人對上癡人,自然是癡情對癡性,真情流露。
再看寶玉為何摔玉。他言:“什么罕物,連人之高低都不擇,還說什么通靈不通靈呢?!币谎砸娖浔拘模癫粨袢酥叩?,不能分辨好壞,要它何用,不如摔去。在寶玉眼中,男子是須眉濁物,見之可厭;女子是水樣骨肉,見之可親。孰高孰低,寶玉心中自有判斷??捎癫蝗缢阃`。且這玉家中姐妹都無,新來的神仙似的妹妹也無,既如此,不擇人的玉我不要,區別于眾人的玉,我也不要。這是寶玉的邏輯,于是他有摔玉的舉動??捎袷巧咸熨n予的,是賈母的命根子,是賈府眾人看重的,也可看作天命的象征,神明的預示,特殊身份的象征。在這種情況下,摔玉這一舉動,摔掉的是不平等的觀念,摔掉的是封建特權制度,更是寶玉對平等思想的呼喚。
玉未摔碎,和玉一樣難以摔碎的是玉所代表的“金玉良緣”的傳言。金玉是良緣,木石是前盟。前者被賈府掌權者認可,后者為叛逆者寶玉所堅守。由此可見,摔玉情節也隱喻著賈寶玉對愛情自由、個性自由的追求,對封建家長制與封建制度的反抗。玉難以摔碎,反抗也難以成功。金玉良緣的傳言始終是籠罩在寶黛愛情上空的烏云,最終也造成了寶黛愛情的覆滅。
摔玉情節雖小,卻折射出深層含義,一則可見男女主人公之真情流露,二則可感寶玉對平等思想的呼喚,三則可喻全書悲劇愛情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