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幾乎占了總分的三分之一,可以說高考語文成績的好壞直接取決于作文得分的高低,可謂“成也作文,敗也作文”,那么,作文如此重要,在考場有限的時間內該如何寫好一篇讓閱卷老師滿意的作文顯得尤為重要,根據平常的教學經驗,我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來展示作文亮點,吸引老師眼球。
技巧一:撥云見日,準確審題
近年來,新材料作文命題形式受到青睞,這就要求學生根據材料提煉中心,因此審題立意就非常重要。立意,“意猶帥也,無帥之兵,謂之烏合”。沒有準確的立意,即使語言結構再好,也只能歸于二類三類作文,審題時要注意:1.從材料給我們提供的內容確定材料主題是什么。關鍵詞往往是文眼,它蘊含材料主旨,因此可把它作為把握材料、審題立意的突破口。2.要善于聯想想象,只有這樣才能由此(所給材料)及彼(自己的認識)。
技巧二:巧擬題目,準確新穎
俗話說:“看書看皮,看報看題”。題目是文章的眼睛,一個新穎亮麗的標題,首先能抓住老師的心,給老師好的印象,使老師對文章有了閱讀興趣。一個好的標題,或是文章主旨立意的體現,可以總領全文,開宗明義;或是具有濃厚文化意蘊的語句,吸引閱卷老師的注意力。部分學生寫作時由于開始擬不好標題,干脆寫完后再添,可是很多忘了添上,或是時間不夠沒有添上,失分嚴重,“題好一半文”,一個準確亮麗的題目給人以悅目之感,給人以回味之思。
技巧三:先聲奪人,扮靚鳳頭
古人強調為文“起要美麗”。因此,作者如果在文章開頭用整齊劃一的句式或一連串的比喻擬人句,就會造成浩浩聲勢,增強感染力,但應當注意,一定要圍繞中心立意來設置開頭語句,并且開頭一定要點明中心論點,讓急于知道你文章是否符合題意的閱卷老師吃上一顆定心丸。
技巧四:調動積累,充實豬肚
在議論文中,要做到“有理有據”,至少要詳略得當地列舉三個事例作為論據,古今中外自然社會中的素材都可入筆,選取素材時應注意:1.圍繞立意選材;2.選擇真實材料;3.選擇典型新鮮材料;4.選擇熟悉材料。列舉事例邊敘邊議,切忌單純列舉事例。
技巧五:耐人尋味,舞動鳳尾
文章有了好的開頭,還只是成功的初步,結尾是文章的壓臺戲,更要唱得精彩,也可說是大音余響,須唱得蕩氣回腸,韻味綿綿。好的結尾經常要么激情號召,擲地有聲,戛然而止;要么委婉纏綿,含蓄有致,發人深省,余味深長。好的結尾方法有:1.首尾照應式;2.呼喚號召式;3.引用佳句式;4.收筆歸旨式。
技巧六:展示文采,美語陪伴
高考作文首先吸引閱卷老師眼球的應是語言。語言的最低要求是通順,更高要求是生動。生動就是要高于文采,能給人以震撼力,但優美的語言表達需要平常多積累優美語句,多讀佳作。
扎實的作文基本功是寫好高考作文的前提,臨場發揮是能否成就高分作文的關鍵。它需要平時的付出,更需要臨場的智慧。我們如果能夠在掌握作文基本規律的基礎上,懂得一些臨場的應急技巧,那么就能在考場中過關斬將、沖出重圍,獲得滿心的欣喜與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