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越來越多的人們興高采烈地成了一名狗主人;從最初的新鮮和興奮過后,面對這個弱小而活躍的生命,你難免有幾許慌亂,怎樣才能讓它討人喜歡多才多藝?對幼犬而言,帶回家中的前幾周是最重要且影響最深遠的日子。事實上,狗在青春期及成年期所產生的問題都可能是回溯其幼犬時適應新環境的那些日子。所以在幼犬來到新環境的幾周內一一是教導幼犬了解你所喜愛的行為之最佳時間。
狗狗早期引導的好處有哪些?
狗狗早期行為比較簡單,因為它對外界的事務了解少,所以容易引導與改造,哪怕是養成了一些習慣糾正起來也很容易,這個習慣與人的習慣是一樣的。所以說狗狗訓練要越早越好,只要它的身體發育健康,免疫機能基本成熟,那么它就可以送到學校里上學的,一般來講,打完所有疫苗的狗狗,三個月大就可以開始了。
首先,狗狗在幼犬期時,對外界影響的判斷能力較差,而它本身的學習能力及欲望開始暴發,所以任何新的影響都會讓它留下深刻印象,比如說叼東西。
狗狗的獵取反射是天生的,培養狗狗對玩具的興趣可為以后的行為引導打好基礎(以后會闡述的)。但好多狗狗長大后卻不喜歡主人給它的東西。那是因為狗狗被后天的其它行為給影響了。早期培養是增加狗狗的興趣,過程顯然簡單的多,等狗狗長大了,要讓它從一個興趣轉換到另一個興趣難度就大了。
第二,狗狗在幼犬期時,了解外界的知識有限,對于新東西或者新環境的分析思考比較少,害怕心理容易克服。
尤其是對于膽小的狗狗,培養狗狗大膽健康的性格,避免狗狗出現因恐懼而傷人的現象,幼犬期是最佳的培訓時機。
第三,狗狗幼犬期對外界的刺激很敏感,對于它的不好的表現只需要輕微的阻止就能制止并量讓它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如說,當幼犬期的狗狗第一次到家時,如果它在家里大小便,你這時只要大聲對它喊一聲,就足夠讓它停下它的行為,然后立即帶它到它可以大小便的地方去。這樣幾次重復就可以把大小便的習慣訓練好。
第四,狗狗幼犬期會主動尋找學習的榜樣,對人的行為的關注度要大大超過已經成年的狗狗。
狗媽咪對幼犬的早期教育
在斷奶之前,母犬在其幼犬的體格和行為發育中扮演了一個積極的角色一一比公犬起的作用要大得多。是給幼犬提供穩定并最終帶幼犬融入新的社會環境中具有決定性的角色。
幼犬在出生時神經系統尚未完全發育,幼犬剛生下來的時候視力和聽力都不好,有些嗅覺,神經系統缺髓磷脂,這也就是說其神經不能進行神經刺激快速傳導。明白其運動神經、心理發育和感官發育對診斷某些異常大有幫助,且可將其發育導上正軌。比如:在第四周時即可測試某些有耳聾傾向的犬種的幼犬是否耳聾。
在頭兩周內,通常只需確認母犬是否具有母性本能(指清潔幼犬,這可刺激幼犬通便和撒尿)并觀察乳頭處。注意將較弱的幼犬放在靠后浮汁較多的乳頭處。犬主需不時查看幼犬的指甲有沒有刮傷母乳頭,一旦刮傷,可能會引起母犬拒絕哺乳。
主人也要參與早教
狗狗的行為是否有“修養”,完全依賴于主人的早期調教。當幼犬離開母犬后它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對所看到的事物非常迷惑,無判斷能力,但這段時間最易與主人建立感情。這是要對幼犬進行早期教育的一個重要原因。
簡單的說,幼犬階段的調教最重要的就是要確立對愛犬的主人地位,讓狗狗能熟悉主人的指令,會根據主人的相關指令來完成一些基本動作,這樣就基本上達到了對幼犬調教的目的。在這一階段,除了滿足其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營養外,最重要的就是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社會行為了。而在這一階段犬的學習完全依賴于主人的調教,如果在這一年齡段不加強對其正確的調教,小犬長大后就很難管教了。
正確進行早期引導后犬的表現
1.幼犬是否對人友善、親近。
幼犬應該外向、渴望被人抱起、爭寵、而且喜歡同人玩耍。要特別注意膽怯的小狗。
2.母狗是否也對人友善、親近。
在幼犬6周齡的時候,母狗不應該還有明顯護崽行為,如果公狗也在,看一看公狗是否愿意同人親近。不要選擇性格不好的大狗的后代,因為狗狗的脾氣也是可以遺傳的。
根據幼犬的行為表現,其成熟期可分為幾個連續的階段。
像人類一樣,犬在不同的生理情況下和不同的學習階段都會有不同的行為舉止。學習的過程就是讓幼犬掌握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作出特定的行為。在幼犬時期,犬會接受許多外界信息,并進行自我分析,這一發展過程亦被稱作個體發育。
出生以前的階段
子宮內胎兒與外界并不是完全隔離,從母犬孕期第四周開始,通過超聲波,人們可觀察胎兒對母犬腹部觸診的反應。它們的觸覺很早就已發育,能感覺母犬在孕期間的所有撫摸。同樣,胎兒能感覺到母犬的緊張并導致流產、子宮內發育緩慢、出生后學習困難或繼而出現免疫缺陷。
雖然嗅覺直至出生后才會發育,但味覺發育的時間較早。事實上,孕犬在孕期的飲食會影響幼犬以后的飲食偏好。
沒有豌豆的植物階段
幼犬出生到其開眼這一階段為初生階段常也被稱為“植物階段”,因為在此階段幼犬只是睡覺和一些反射行為,幼犬只對觸覺刺激起反應并向熱源方向爬。幼犬能爬是因為神經系統的發育,即幼犬的髓鞘從上到下皆形成,使其在能用前后腿之前先動前腿。
而且,除了反射行為外,神經系統最后發育的是痛覺。這就是為什么在此階段進行的少量手術無需施加麻藥的原因。
一切都是反射作用
幼犬從子宮誕生。它們還不能看、聽,不能自我調節身體的溫度,沒有外來刺激的幫助不能排便,完全依賴母犬或“代理母親”。在這個階段,沒有感情發展、社會性接觸和學習行為的發生。無論睡眠還是清醒的狀態,幼犬的腦電波都保持著恒定。對于饑餓、寒冷和觸摸,幼犬所為,只是反射的作用。它們依偎在一起取暖;太熱的時候就會散開,但是不能用顫抖和喘息來調節自己的體溫。在這個哺乳時期,幼犬會爬前爬后,左右擺動頭部,發出像貓叫聲或顫音反復動作。這些自然而然的動作,鍛煉著幼犬的肌肉、神經系統,促進其內耳的發育。
只想安心的睡覺
在初生階段,母犬和其幼犬必須被安置在一個溫暖安全的哺乳區。如果母犬缺乏母性本能,或窩仔數量較小,可對幼犬輔以刺激來檢查其反射行為(撒尿,通便,食乳和味覺)。其他有些刺激(如音樂,玩具和顏色等)在此階段除了影響幼犬睡眠外毫無意義。
過渡階段
也稱為“蘇醒階段”,自幼犬張眼開始到幼犬有聽覺等對聲音有反應。盡管幼犬在此階段視力并不是特別理想,但其挖地穴和觸摸探索的行為都充分表明其已具有視力。
第一眼之印記現象
在這段時間,幼犬經常會作一些探險并開始玩耍,依附母犬并能辮認其同胞,稱為印記現象。其主人可利用幼犬的蘇醒時間來使其熟悉人類形象和人類氣味與其玩耍并溫和待之。
感官快速發育的重要階段。幼犬對環境充滿了警覺,很容易因突然的聲音和動作受到驚嚇。在這個期間它們已經能夠認識繁殖者和其他經常以溫和方式出現的人。無論如何,它們失去了哺乳階段的自然免疫能力。在這個階段,負面的事件能輕易地在基本行為上留下印記。在這一時期,社會影響開始發生作用。
狗狗的第一步
哺乳階段類似頭部搖擺、呻吟和爬前爬后的行為停止了。幼犬更加好動而且走起來自如了許多。這個階段身體快速變化。這個階段腦電波也會出現明顯的變化,幼犬從現在起能夠進行經驗學習并記住它們學到的東西。
社會化階段
社會意識萌發,學習基本的犬行為。逐漸熱衷玩耍進攻游戲。幼犬開始學習問題的解決能力,身體協調能力,啃咬抑制。母犬在這個階段開始警告幼犬,用來教授規則。在這個階段,幼犬開是跑到它們的床、箱子或圍欄的角落排便。定點排便教育可以開始了!
向上吧少年
擴大社會性接觸,脫離崽群時加以約束。精神能力已經完全構成,但幼犬還沒有經驗。這是一個教授新東西的最佳時間。是的,幼犬的確在這個時期學東西最快。行為最容易被塑造和規范。這段時期的訓練,伴隨著相應區域腦細胞的增加,客觀上很好地提高了學習的能力。膀胱和腸道控制能力得到發育,幼犬可以睡一整晚而不發生“事故”——排泄。
小狗才露尖尖牙
這個時期,身體發育得非常快。隨著社會地位的確立,幼犬產生支配欲的時期。當它們度過第一個恐懼印記期,10~12周,雖然還是小BABY,但是幼犬已經開始嘗試擁有自己的地盤。這種趨向變的大膽。伴隨出牙期的爭斗期,幼犬會嘗試劃界。
這階段命名所指,社會化階段是指幼犬的社會學習階段,從領引階段(它們無所畏懼)到厭惡階段(它們開始害怕新鮮事物)。幼犬逐漸具備了交流能力并具備了等級觀念,它們理解母犬的嗅覺和形體語言。
主人不再是“媽咪”的替身
如果出于某種原因比如沒時間照看,其主人未能利用幼犬的吸引階段(通常為3~9周)來幫助其適應其將來的生活環境的話,以后則很難讓犬改掉壞習慣。
主人在這個時期要做的是要像對待一只獨立的成犬一樣對待幼犬。不應再讓它和其他的幼犬生活在一起,晚上應該單獨睡在獨立的窩里,并且所有的訓練和護理過程都應該單獨進行。把你自己和你的家人列入高等級的地位一一在你們吃完飯后再喂幼犬;在它們進餐和玩耍的時候,不時將它們的食物和玩具拿走。在幼犬的心目中,主人已不再是“媽咪”的替身了
恐懼印記期
外傷、恐懼經歷可能永久性地在幼犬心中留下烙印導致其在特定條件下產生不自主的防御性反應。
性成熟,荷爾蒙發生變化。對新的環境、物體、人或其他的狗產生恐懼。公犬開始抬后腿排小便。一些犬毫不被察覺出異狀,和大多數的犬相比,它們很快地度過了這個階段。而也有些犬在這個階段的行為變化異常地突出。
有主人陪伴的印記期
這個時期主人的行為也很重要,一方面,過分的溺愛和保護行為會強化犬的恐懼;另一方面,也要避免懲罰導致的恐懼。努力以嚴格而耐心、友好的態度對待幼犬的恐懼表現。繼續帶犬參加和陌生人及犬接觸的社會活動。在這個恐懼印記期,盡可能避免和減少動物出現給愛犬帶來特別的壓力和創傷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