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季,我主張多喝湯,我通常煲“十全大補”湯,除了味道好之外,也順便調養一下身體。這個湯沒有苦味,喝到嘴里是一種甘甜的味道,若愛吃肉的話,再加水沒過羊脊骨,放一些鹽,繼續煮15分鐘,就是一鍋香香的燉羊蝎子了!
十全大補湯
配方:黨參10克,炙黃芪10克,炒白術10克,酒白勺10克,茯苓10克,肉桂3克,當歸15克,熟地15克,炒川芎6克,炙甘草6克,羊脊骨500克,生姜30克,蔥、黃酒、花椒、食鹽各適量
做法:1 將藥材放入紗布,過水沖洗待用。2 砂鍋中注入清水,大火燒開,依次放入焯過的羊脊骨、蔥、姜、花椒和中藥包,再倒入一湯匙黃酒和少許鹽。蓋上蓋子文火煲2個小時。
花膠美容養膚湯
原料:腔骨,干花膠, 黨參,枸杞,淮山,大蔥,姜
做法:1 將泡軟的花膠放入鍋中,倒入清水,放入大蔥節、姜片和鹽。煮好后放入冷水中浸泡備用。2腔骨沖凈放入湯煲中,倒入清水,大火煮開后用勺子撇去浮沫,放入裝有花膠的調料袋,再倒入黨參、枸杞和淮山,蓋上蓋子調成小火,煲2個小時即可,用少許鹽調味。
蟲草花龍骨湯
原料:蟲草花10克,芡實20顆,枸杞30顆,干貝10粒,甜玉米1根,腔骨500克,鹽
做法:1 將蟲草花、芡實和枸杞泡入清水中,約2分鐘。2 把腔骨放入湯煲中,加入足量的清水,大火加熱,用勺子撇去浮沫,放入蟲草花、芡實、枸杞和干貝,轉小火煲1小時。3 放入玉米塊后,再繼續用小火煲1個半小時,加入鹽即可。
“換季的時候吃什么好?”五谷雜糧就最好! 它們不僅僅是腸胃清道夫,營養價值高,老年人還可以用來減血脂、降血壓。如果你覺得五谷雜糧的口感不討喜,那今天就來看看我的菜譜,你會喜歡哪一道?
西貝黃米涼糕
主料:江米180g,黃米60g,紅棗15g,葡萄干5g
輔料:白糖,金瓜
做法:1 江米、黃米淘干凈,加入米湯、面種湯和溫開水,漿24小時至米粒脹大圓潤,酸味正常。2 放進高壓鍋中加水,邊熬邊攪,直至米熟有筋勁、軟硬度合適,蓋鍋焐3-5分鐘。3 將熬好的江米均勻鋪在盒中,撒上切好的去核紅棗丁和葡萄干,抹平;黃米均勻鋪在江米上,刷油保濕冷藏后即可食用。
西貝黃饃饃
主料:精選黃米面:糜子面500g、黍子面100g(糜子面:黍子面=10:2)
輔料:紅棗、紅豆、酵頭
做法:1 將糜子面和黍子面混合均勻,加入溫水和面,放入酵頭,和至軟硬適中,發酵6小時以上,揉勻。2 紅棗蒸熟去核,與紅豆入鍋同煮,煮至豆子出沙,去汁攪碎均勻后晾涼。3 將和好的面做成60g一個的劑子,包入餡料,團成圓形,上鍋蒸20分鐘即可。
小貼士:黃米有糯性和非糯性的區別。糯性稱黍子,也稱軟黃米。非糯性稱糜子,也稱硬黃米。軟硬黃米以2:10的比例混合,是黃老漢做黃饃饃的秘訣之一。黃米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B族維生素、維生素E、鋅、銅、錳等營養元素,具有益陰、利肺、利大腸之功效。
西貝蘑菇莜面魚魚
主料:莜面300g,杏鮑菇80g,金針菇80g,茶樹菇50g
輔料:大蔥、料水、干姜面、西紅柿、醬油
做法:1 用開水和面,和至不軟不硬,揉成手指大小的條狀,雙手合攏擠出魚狀。2 將杏鮑菇、金針菇、茶樹菇去根切成約5厘米的段;鍋中放油,分別將杏鮑菇、金針菇炸至金黃撈出。3 鍋中放油,將大蔥及干姜面炒香,放入西紅柿丁、炸好的杏鮑菇、茶樹菇和金針菇煸炒,倒入醬油后熬制20分鐘,加鹽和料水,熬好后加入莜面魚魚煮制成熟即可。
小貼士:莜麥屬“裸燕麥”,所含蛋白質和脂肪量為五谷之首,可以治療和預防糖尿病、冠心病、動脈硬化、高血壓等多種疾病。同時莜面中含有一種特殊物質——亞油酸,它對于人體新陳代謝具有明顯的功效。另外,莜面還是一種很好的保健食品,有助于減肥和美容。
西貝燜面
主料:豬肉70g,土豆條100g,扁豆150g,手搟面250g
輔料:西紅柿末,番茄醬,生抽,醋,鹽,老抽,蔥末,姜,蒜片,花椒面
做法:1 油燒熱,把豬肉炒出香味微干,再下入蔥末、姜、蒜片炒香,放入西紅柿末將水分炒干,烹入醋和醬油。2 放入花椒面、干姜面、大料面,加水、加鹽燒開后,倒入400ml的湯,放入高壓鍋中加入土豆條、扁豆燒開,撒入切好的面,蓋蓋兒開中大火;不要蓋高壓氣閥,氣孔冒大氣時開始計時,燜3分鐘高壓鍋離火,開蓋拌勻即可。
西貝面筋
主料:河套雪花面粉300g
輔料:洋蔥絲20g、芹菜丁10g、酸菜絲20g、胡蘿卜絲20g、蔥絲5g,香菜段10g,黃瓜絲30g,紫甘藍絲10g、蔥油5g、辣椒油5g、芝麻油3g、調味汁(鹽3g、醋10g、蒜末3g)
做法:將主料制成面皮和面筋,面皮切條裝盤鋪底,面筋切小塊碼在面皮上,根據個人喜好,逐一碼上洋蔥絲、芹菜丁、酸菜絲、胡羅卜絲、紫甘藍絲、黃瓜絲、蔥絲、香菜段,然后將辣椒油、芝麻油、調味汁混合后澆在碼好的面筋上,調勻即可。
冬天,胃會更加敏感,吃飯的速度一定要慢。如果剛從外面回來,不要馬上吃飯,可以先喝點溫水,過10—15分鐘后再進餐。我給大家推薦一些胃喜歡的食物,容易消化吸收,比較清淡,并且沒有過多調料味,慢慢養慢慢調理,才會讓你的胃開心。
山藥蘿卜粥
材料:大米50克,山藥100克,白蘿卜100克,芹菜末或香蔥碎適量,胡椒粉
做法:1 大米洗凈,山藥洗凈削去外皮后切成滾刀塊,白蘿卜洗凈后切塊或片。2 砂鍋中加水煮開后,倒入大米、山藥、白蘿卜,水再次煮沸后,轉小火煮約30分鐘即可。3食用時撒上少許胡椒粉和芹菜末,若嫌味淡,可加少許鹽。
奶香茯苓饅頭
材料:面粉400克,茯苓粉100克,牛奶280ml,酵母粉10克,葡萄干、蔓越莓干適量
做法:1 將面粉、茯苓粉、酵母粉混合,倒入牛奶,揉成光滑的面團,發酵約40分鐘至兩倍大。2 發酵好的面團揉一會兒,分成兩份,取一份面團,將葡萄干與面團揉到一起,揉勻,分成小份,整形成饅頭狀,未加葡萄干的一份面團也同樣操作。3 繼續發酵約20-30分鐘,放入蒸鍋內。水開后轉中火蒸20分鐘。關火放置3-5分鐘再打開蓋子食用。
魚米之鄉
材料:鮮雞頭米,龍利魚片,紅椒,蔥,姜
做法:1 魚肉洗凈瀝干水分切成丁,放入碗中,調入少許黃酒、淀粉、鹽,用手抓勻腌制10分鐘。2 鍋燒熱倒油,將腌好的魚肉丁倒入,炒至魚肉變白色盛出。3 鍋中再倒入少許油,下蔥姜片爆香,倒入鮮雞頭米,倒入少許高湯或清水,剛剛沒過雞頭米即可,煮燜2分鐘至雞頭米熟,將炒好的魚肉丁和紅椒倒入,大火翻炒收汁。4 調入少許鹽和香蔥碎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