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美林藝術大展
由全國政協辦公廳,文化部、新聞出版總署、中國文聯、中央文史研究館、中國美協,清華大學、中國國家博物館聯合主辦的“韓美林藝術大辰”于2011年12月26日至2012年2月8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展出集韓美林先生書畫、雕塑、陶瓷、設計等四個門類的新作3200余件。
此次大展距離韓美林先生2001年12月31日在中國美術館舉行的第五次個人藝術展恰十年,十年間韓美林先生在北京和杭州分別建立了韓美林藝術館將自己潛心創作的幾千件作品捐給了國家。在山重水復的藝術道路上刻苦砥礪、修行十載的韓美林先生其視野更為宏闊進入到大自由和大自在的藝術境界迎來了藝術創作的高峰在辭舊迎新之際為世人帶來一場藝術之美的饕餮盛宴。
韓美林藝術大展期間將舉行《民族文化的現代意義》文化論壇,《傳承與超越:我的藝術觀》、《天·地·人·藝》藝術講座《文化是民族的血脈》各國外交使節觀展與交流,《大變革時代與韓美林藝術》理論研討會等系列活動。牛玉生敦煌壁畫臨摹作品展
近日,“牛玉生敦煌壁畫臨摹作品展”在武漢市博物館開展。40余幅展覽作品是畫家牛玉生在敦煌20余年的臨摹研究。對于一輩子只做這么一件事情的他來說,每一次與敦煌壁畫的神交總能產生新的感動。“如此偉大的文化遺產應該讓其更多、更好地被保存下來為人所知。”
曾在中央美院國畫系、壁畫系進修牛玉生自1985年開始進入敦煌研究院臨摹,至今已經26年了。“敦煌壁畫每天都因風化,水浸等因素自然損害,游客逐年增多也加速了損壞程度。臨摹最大的意義是保存歷史文化。”牛玉生稱,雖然現在的科技手段發達,但是仍然無法完整傳達出其中的神韻歷史的還原只有依靠藝術性的探索才能重現。
翰墨壺韻——中國畫·紫砂壺藝術作品展
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主辦的“翰墨壺韻——中國畫·紫砂壺藝術作品展”將于2012年1月7日在中外首工美術館開幕。展覽將展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李昌鴻的多件作品。與李昌鴻紫砂作品一起展出的有其夫人沈邃華、弟子沈美華和吳錦川的紫砂和中國畫作品。沈邃華是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與李昌鴻同時師從壺藝泰斗顧景舟。沈美華是中國高級工藝美術師。吳錦川是國畫家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副教授對于紫砂設計創作也極有研究。
紫砂是文人氣極重的藝術品,深受文人詩、書、畫的影響。顧景舟大師的“文人壺”系列更是在紫砂藝術史上獨樹一幟。作為顧景舟的得意弟子李昌鴻大師的作品不僅深得其精髓,更博采眾家之長。另外此次展覽將紫砂與國畫一起展出有助于觀眾更直觀地了解其問的相互關系感受到中國不同的藝術表現方式中無處不在的文化傳承。
博觀約取·王靜芳中國畫展
“博觀約取,王靜芳中國畫展”于12月19日在成都畫院美術館拉開序幕,來自北京的著名國畫家王靜芳現場展出108幅水墨畫。本次展覽以王靜芳近年創作的山水畫為主體輔以部分花鳥、草蟲冊頁,一方面向成都人民展示自己藝術成果另一方面也想向成都畫界借鑒和學習。
展覽名謂“博觀約取”即因為王靜芳山水、花鳥不但得宋元風韻,且在長期創作實踐中融入自己對傳統的理解,并巧妙實現了用宋元技法去詮釋個性體驗中的時代精神使畫面成為諸因素和諧而貼切的自然流露。故觀其畫在感悟宋風元韻的同時也可以發覺到其他時代繪畫特征的存在綜合起來就可以反映出王靜芳高古清幽。純凈野逸的繪畫審美追求。子日:“取乎其上得乎其中”通過王靜芳畫展可以進一步說明作為中國畫藝術家在大力弘揚中國畫傳統精髓的基礎上還需全面提升品格、增進學養努力創作、不斷前行,就可能在中國畫創作的道路上闖出屬于自己個性的藝術天地。
2011年中國寫實畫派七周年展
由北京畫院主辦的“2011年中國寫實畫派七周年展”于2011年12月19日至12月29日在中國美術館舉行。本次展出的作品以寫實油畫為主共展出百余幅油畫作品全面呈現藝術家生平創作的基本面貌及近兩年的經典之作。
“中國寫實畫派”在“北京寫實畫派”的基礎上發展而成,自2004年以來匯集了一大批當代中國油畫領域具有相當學術影響力的藝術家而中國寫實畫派也因其作品的不斷推出、影響力的不斷加強成為當代中國油畫創作的一支中堅力量,引起了社會各界越來越廣泛的關注。中國寫實畫派的更高成就,應當在于超越對具體物象的技術性描摹,發現現實生活中的動人一瞬,并進而達到挖掘現實生活本質的真實,從而獲得藝術的永恒價值,中國寫實畫派的藝術家們
在秉持共同的藝術理念的同時,也要更為主動地追求自己的獨特個性與創新性,才能使整個畫派保持藝術的新鮮氣息和植根于獨創性的藝術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