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么一群人,他們不幸遭遇巨大的災害失去了親人,卻仍然頑強地活著,向上,努力觸摸幸福。
離開北川的決定
圣誕的氣氛隨著回家的路慢慢淡了。即將到來的平安夜,對王方斌來說遠不如周五更像節日。晚上6點30分,王方斌搭乘班車從綿陽回到北川縣城。新縣級公路讓他只花了一個小時就到家。他希望今天進門時能看到女兒醒著的笑臉,但多數時候,這個才幾個月大的小嬰兒都處于睡夢中。
2011年9月,王方斌正式離開一直被外界關注的北川中學,來到綿陽市區的一所中學教書,和妻子王蓉開始了周末夫妻的生活。對于把妻子和女兒留在北川、自己獨自前往綿陽的決定,王方斌有不舍,但和未來相比,再多的不舍也抵不過女兒的前途。
離開北川,對王方斌來說并不是輕易的決定。即便已經過去三年多,“北川”依然是一個敏感詞,這里的任何變化都會立即引起關注。如果沒有接受過那么多的救助,沒有被賦予那么多的希望,作為北川中學最好的語文老師,他的任何去留都只是一個普通的調動。
但2011年,王方斌的第二個女兒出生。他覺得這有點命中注定的感覺,失去了一個女兒,又獲得一個。第一個女兒的離去他是無能為力的,小女兒的到來再次點燃他作為父親的柔情,甚至把對大女兒的遺憾和愧疚全投射在她身上。
“也許很多人會覺得我們太自私,”妻子也是王方斌的同事。2008年6月,她辭去重慶的工作回到家鄉北川,在北川中學任教。如今丈夫為了小家的前途離開,她和同事見面時,彼此間有些尷尬也不乏理解,“可我們也只是普通的父母,我們必須為孩子著想,每個父母都想給孩子最好的,包括最好的教育。”
決定活下去,開始新感情
王方斌曾以為自己這輩子都和北川牢牢拴在一起了。他在這里成長,成為縣中學的老師,在這里成家。但沒有誰能預測到命運在何時轉彎。
北川中學在汶川大地震時,傷亡最慘重的是當時的高一年級。那場地震埋葬了該年級的7名老師,造成5名老師失去了配偶,其中兩人同時失去了妻子和孩子。
王方斌是那兩人之一。
經營了十年的幸福毀于一旦,王方斌有過自殺的念頭,他拒絕所有人的探訪,不敢翻以前的照片,把過去和自己都封閉在2008年5月12日前,“如果不是想到父母需要我,我真跟著她們去了。”
不管活下去的理由是什么,做出決定后他參加了政府組織的俄羅斯心理治療之旅。俄羅斯人是天生的樂天派,一如王方斌熟悉的文豪筆下的文字,除了深沉的蒼涼,更有對美好生活的永遠追求,“生活里不是沒有色彩,既然要活著,就要快樂地生活。”
他逼自己把傷痛平息下來。“人力無法阻擋天災,時間不可倒溯,無法改變悲劇,那么就接受它。”一年后,王方斌可以坦然接受媒體采訪,偶爾會在平靜的表情外露出發自內心的笑意。
一年的時間里,許多人都開始了新生活。失去配偶的5名教師中有兩名建立了新家庭,包括王方斌在內的兩名教師有了新女友。
王方斌的新女友王蓉是他的同事。他本以為自己不會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就開始一段新感情,即使是在認識王蓉的頭幾個月里,他也抱著“這輩子我都不會再婚”的想法。
王蓉是北川人,地震前在重慶某重點中學教書,震后立即辭去不錯的工作回到北川任教,這一舉動令王方斌對她留下不錯的印象。但兩人真正有交集是在2008年10月,學校的一位女老師生病住院,王方斌在前往醫院探望時遇到了也同來看望的王蓉。
隨后兩人一起離開醫院,邊走邊聊了很長一段路,臨別時交換了手機號碼。兩個月后,他們正式確立戀愛關系。
新戀情的確立讓王方斌王蓉二人一度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在媒體的報道中,這個北川中學最好的高中語文老師,因為欣賞王蓉開朗大方的性格——“她彌補了我的低沉消極,給了我積極經營新生活的動力”,成為“走出陰霾和封閉、迎接新生活”的典型,他們的愛情故事也成為榜樣。
他不能給的,他能指給的
十年后再開始一段感情,王方斌明白自己不可能再如22歲那樣。除了災難給人的心志帶來的改變,時間同樣磨礪著一個男人。
對于新戀情勾畫出的新前景,已進而立之年的王方斌有他的種種顧慮。
心理上的坎是兩人必須共同面對的考驗。王方斌心里裝著亡妻和女兒,曾經生活的點滴會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影響著他,即便重新組建家庭,以前的很多感覺也回不來。王蓉明白這點,積極面對現實、走出過去的陰影,不等于遺忘,她能做的只有不斷地包容和理解。
經濟上的一無所有同樣讓王方斌感到尷尬。成立家庭必須要有經濟基礎,他沒有房子,住在學校宿舍里,也沒有存款,月工資僅一千多元。2009年秋,兩人決定結婚,王蓉出錢添置了所有家電,她的工資比王方斌低,動用的是自己的積蓄。
2009年9月,兩人借記者的相機拍了準新房里的首張照片。王蓉歡快地拉著王方斌的手站在21英寸電視機前,擺了個結婚照的POSE。看著興致勃勃的王蓉,王方斌向她承諾:“再過一兩個月,我們就去拍真正的結婚照。”
王蓉細心保存著這張照片。她不算漂亮,丈夫也不算英俊,但滿足的表情表明了幸福的饜足。兩人身后的墻壁上貼著一對粉紅色的心形剪紙,是王蓉用王方斌送給她的情人節玫瑰的包裝紙剪成的,相機閃光燈下,兩顆“心”反射出光亮。
我當時能給的就是承諾,承諾對她好,不管是物質上的還是情感上的。王方斌說。
盼望一家人在一起
2010年末,新生活里傳出新的驚喜。王蓉懷孕了。肚子里的孩子茁壯成長,王方斌的心思又活泛起來。他一直是有想法的人,對工作如此,對生活亦如此。
他把去綿陽的想法告訴妻子。市區無論生活條件還是教育質量都更好,自己過去后,如果發展態勢好,可以把孩子接去;在市區教書工資也高一些,即便以后養孩子的開銷大了,兩口子也能應付得了;收入高了,以后還能買套屬于自己的房子,不用住在學校宿舍里。
作為男人,王方斌考慮得更遠,理智的同時也顯“殘忍”。在別的丈夫守著懷孕的妻子噓寒問暖時,他把岳母接來照顧懷孕的妻子,自己挪出精力跑人事調動事宜。
王蓉對丈夫的決定表示支持。他們都不年輕,知道孰重孰輕。家庭的責任并不局限在兩人日夜相守不分離上,現實的生活需要夫妻感情為基礎,更需要考慮夫妻感情之上的東西,例如孩子。這對相愛于患難的夫妻,當初在地震周年祭談到理想和未來時,強調“渴望過一種平淡、平靜的生活,為深愛的北川和北川中學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如今,他們開始向生活妥協,為了孩子甘愿變得“自私”。
在綿陽時,王方斌會時常想念小女兒。這個剛剛來到世間還不到一歲的小天使,為他消減了一些過去的疼痛,在翻看過去的照片時,那種“真想和她們一起走”的念頭,不知在何時變淡了。他現在最大的心愿是能早點把家人接來綿陽生活在一起。從感情上說,他比妻子更害怕分離。
“選擇去綿陽,有換個環境、以免想起太多過去的理由在里面嗎?”記者問。
王蓉沉默了幾秒鐘,女兒在她身后大哭,她的母親急忙抱起外孫女輕輕搖晃。她轉頭看了一眼女兒,臉上有如釋重負的倦意,“不,主要還是為了女兒。”
在采訪最后,她反復告訴記者:真的,請不要把我們當作什么愛情的榜樣,我們從來都不是。對當年自己和王方斌被媒體包裝成那樣高尚的形象,她其實有些惶恐。
新年考
2012年對你有特別的意義嗎?
王蓉:新的一年肯定有新的愿望。尤其現在有了孩子后,考慮的東西會更多。但說不上會更特別,除了關于“2012”的那些預言的東西。
未來,你認為最能影響感情的東西是什么?
王蓉:孩子,這是肯定的,還有工作。對了,還有雙方對家庭的看法和可以為之付出的努力,夫妻雙方必須有一個讓感情親密、為之共同奮斗的目標。
在感情方面,你在2012年有什么計劃?
王蓉:計劃談不上,很多事你都預測不到,只能說盡力照顧好女兒和家庭,早點讓一家人團聚。
如果2012真的末日來臨,你會和愛人怎樣過?
王蓉:我從來沒想過,可能是潛意識里覺得這事不會成真。但如果假設有那么一天,在一起就好,一起活下去。
對于即將到來的2012年,最想對愛人和家人說什么話?
王蓉:我現在覺得很幸福,以后會更幸福,生活總是會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