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有人真正地了解自己生活的城市,或是過分局限于自己生活的小天地,或是如過客般只留下些零散籠統的印跡。其實,一座城市,經歷數百年的風風雨雨,成千上萬的人們慢慢地把她雕琢成現在的樣子,她就絕不會只有單調的模樣,一定會是百態千姿,風情萬種。
拿起相機,走進這人們看似熟知的境地,讓讓它們在鏡頭中留下不一樣的印記。
在北京的某個地方,經常出沒在那里的人們通常都有共同認可的“標簽”:身上要有與Apple有關的電子產品,至少得跟喬布斯沾點邊;在這里拍照,最好是Leica,或者是微單,扛單反的在這里頗受蔑視。
這就是北京的三里屯,是小資的朝圣地,時尚的大秀場。在北京這個古老的東方城市里,有這樣一個世界聞名的時尚街區,本身就是一件讓人興奮的事,而這也注定了三里屯不是一個從某個角度就能說清的地方。
三里屯的建筑充滿了現代和前衛的特點,各種鮮艷的色塊被大膽運用,暗合了時尚潮流的喧囂、躁動、沖擊、善變、紛雜……令人迷幻。
強烈的對比,扭曲的線條,超現實主義藝術家是否從映像中獲得了靈感?
一座建筑外墻上裝飾著赭紅的線條,在藍天的映襯下顯得結實、剛硬。在城市里,柔軟的東西越來越少了。
傍晚的夕陽把一根黃色排水管的陰影投射在同樣被漆成黃色的墻壁上,使視覺受到了刺激,但卻僅此而已。
金屬感的外飾、映著藍天的玻璃。明亮,卻沒有溫暖的感覺。
明快的色調觸碰著神經,讓血液沸騰,但現實的生活并不都是這樣鮮明。
(色彩)簡單的黑與白,卻有不簡單的韻律和魅力。而簡單人生的韻味,卻要經歷復雜的生活才能體會得到。
更多的時候,這種混雜而斑斕的色彩才更具真實性。
(色彩)鮮明而協調的顏色,重復而連續的節奏,給人以視覺和心情上的歡悅。在通常的意義上,和諧是美的根本。
TIPS: 用Leica M9、SONY NEX-7、Fuji X-Pro1等旁軸或微單相機,在三里屯拍建筑主題都是神器。鏡頭的選擇上,標準鏡頭即可,長焦、微距用處都不太大,除非要刻意突出夸張的表現,否則超大的廣角易使主體變形失真。圖片格式以RAW為佳,為后期調整留出余地。如果想直出,可以把JPG格式調整到“鮮艷”模式,在設置中略提高銳度和對比度,制造出強烈的視覺沖擊感。如果被攝主體是大面積的反光體,或者背景中有明亮的天空,就選擇中央重點或點測光模式對所要表現的主要部位進行測光,曝光補償“白加黑減”的原則同樣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