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0日至13日,第45屆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在消費電子產品無比火爆的2012年,這屆CES現場陳列出的產品和擁擠的人流一樣,數不勝數。數天來,各大網站的CES專題都呈現出信息爆炸的局面,信息產生的速度已經遠遠超過了信息被閱讀的速度,作為讀者的您,相比早已目不暇接。
《微電腦世界》作為一本有26年歷史的技術媒體,最大的使命就是在復雜多變的形勢下找到技術發展的方向,在信息海嘯到來時,冷靜地提煉出最具代表意義的有價值內容。
沒有喧鬧,沒有吵雜,請看我們的CES“微”觀察。
超級本能否改變移動計算?
在2012年消費電子展(CES)上,超極本成了新的平板電腦。當然,市面上還出現了許多新款平板電腦,但是2012年將成為超極本之年。
那么,超極本是筆記本電腦卷土重來,還是只是應對平板電腦浪潮、在移動市場為比較傳統的PC保持一定江湖地位的無奈之舉?還是說,超極本僅僅是跟風之作,仿效蘋果的MacBook Air?
超極本繼承了上網本的便攜性,又融合了全尺寸筆記本電腦的功能,因而移動用戶能獲得更強大的移動辦公能力。超極本將從這七個方面徹底改變移動計算行業。
1. 更輕更薄
超極本天生就比性能相當的其他筆記本電腦更輕更薄。英特爾為超極本定義的硬件規格是,厚度不超過20mm,重量不超過1.4kg。即使按可以接受的超極本規格的上限來算,其厚度和重量也只有普通筆記本電腦的一半左右,因而更容易隨身攜帶。
2. 電池續航時間
英特爾定義的超極本規格的另一個方面要求電池續航時間至少為5小時——最好是8小時或更長。說到移動計算,電池續航時間也許是許多筆記本電腦面前最主要的絆腳石之一。超極本可以用上8小時,這意味著只要充一次電,你就能工作一整天,不用隨身攜帶電池適配器或備用電池。
盡管目前這批超極本的能效很高,但等到今年晚些時候英特爾Ivy Bridge處理器上市后(預計4月8日),情況還要好。Ivy Bridge處理器是低電壓處理器,運行起來效率更高,這將讓超極本的電池續航能力遠遠超過8小時。
3. 平板電腦/筆記本折疊式一體機
筆記本電腦擁有傳統的桌面操作系統和完備的功能,有其自身的優點,但平板電腦也有不少優點。你可以同時攜帶超極本和平板電腦,但廠商們還在推出介于兩者之間,由一個設備同時提供這兩種體驗的產品。
宏碁發布了一款折疊式平板電腦,因而與超極本之間的界限模糊起來。它類似超極本,但屏幕可以拆下來,成為一臺獨立的平板電腦。不過更引人入勝的是不必實際拆開來,就能充當平板電腦使用的超極本,比如配備旋轉屏幕的宏碁超極本或聯想IdeaPad YOGA。
IdeaPad YOGA是一款多形態變形筆記本電腦,通過創新性的設計實現了超薄筆記本與平板電腦的跨界融合,創造性的呈現了四維全景應用:筆記本式(Notebook)、平板電腦式(Tablet)、立式(Stand)和帳篷式(Watch),實現了商務辦公與生活娛樂的完美融合。與傳統的筆記本電腦相比,YOGA采用聯想自有專利認證的360°可折疊掀背式設計,使YOGA的隨時隨地可以變形。如果用戶想要近距離地在電腦屏幕上閱讀、瀏覽網絡及視聽娛樂,只需要將YOGA的屏幕折疊成立式(Stand)或帳篷式(Watch),即使是飛機機艙內這樣的狹小空間也能輕松享受快樂的私人時光。YOGA 采用支持10點觸控的IPS廣視角炫彩屏,搶先選用備受矚目的Windows 8系統,加上為用戶精選多款最具人氣的APP應用, 整體構建了最佳的用戶體驗,用戶只需要將YOGA的屏幕折疊成平板電腦式(Tablet),便可以立即擁有一臺13英寸高清平板電腦,隨時隨地享受到繽紛多彩的娛樂時光和移動互聯的精彩生活。
YOGA實現了長達8小時的超長續航,并通過EE2.0的底層加速技術保證了2秒快速喚醒,使用戶輕松攜帶,即開即用。YOGA還搭載Intel Ivy Bridge平臺的全新第三代Core i7處理器(今年第二季度正式發布上市),并配置了高達8GB RAM和256GB SSD存儲容量,使娛樂和辦公性能都遠遠強于ARM架構的產品。YOGA的厚度為16.9mm,重1.47kg。
4. 觸摸屏
PC純粹主義者可能會誓死抵抗觸摸屏,但是就大多數常規的電腦任務而言,觸摸屏將取代傳統的鼠標和鍵盤。Windows 8的Metro界面旨在提供一種注重交互的觸摸屏體驗,而配備了觸摸屏的超極本將讓用戶能夠充分利用基于手勢的界面,享受手指滑動和點擊等操作帶來的便利,同時又有傳統的桌面操作系統和鍵盤/觸控板可作備用。
5. 語音識別
盡管觸摸屏界面正在徹底改變計算行業,但是未來屬于語音識別。語音命令已存在了很長時間,但蘋果為iPhone 4S添加的Siri服務提升了這方面的水準;2012年CES上展示的形形色色的設備可以用語音來加以管理和控制。英特爾透露,未來的超極本會集成語音識別技術,將這種“類似Siri”的體驗同樣帶到移動電腦上。
6、嵌入式安全
英特爾還在竭力提供更安全的移動計算體驗。它斥巨資收購了安全廠商邁克菲,因而擁有了將保護功能整合到其架構中的安全技術。英特爾為其超極本硬件提供了防盜技術(AT)和英特爾身份保護技術(IPT)這些可選功能。
萬一你的超極本丟失或被盜,英特爾的防盜技術就讓你可以從世界上任何地方禁止有人訪問你的數據。如果超極本找回來后,還可以重新激活它,對數據沒什么影響。英特爾的身份保護技術有助于保護你的身份和個人信息。
7、近場通信(NFC)
一些超極本還隨機配備了NFC技術,比如在2012年CES上發布的惠普Envy 14 Spectre。NFC即近場通信,這種近距離無線通信協議用在三星Galaxy Nexus等智能手機上,為移動支付提供便利。惠普Envy 14 Spectre還能夠進行支付,但是惠普超極本中的NFC原本旨在讓支持NFC的設備之間可實現信息的無線共享。
超極本不僅具備移動商務用戶對于傳統筆記本電腦的一切要求,還融合了上網本或平板電腦的大多數優點,另外增添了一些出色的特性。如此強大的組合有望徹底改變移動計算行業。
至于超極本是不是筆記本電腦掀起的一場華麗革命,還是說只是英特爾想重新定義這類產品,在移動行業保持一定江湖地位的無奈之舉,唯有時間才能給出答案。
平板電腦五虎將
我們在今年的CES上發現了大批的平板電腦,但只有少數幾款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們憑借卓越的規格、實惠的價格和出色的創新,可以與領頭羊:蘋果iPad 2相抗衡。我們在此不想逐一介紹在CES上亮相的每款平板電腦(實在太多了),而是直入正題。
華碩、宏碁、三星和東芝這幾家廠商的平板電腦給我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讓它們脫穎而出的幾個共同點就是:分辨率更高的屏幕、支持移動安卓操作系統冰淇淋三明治、強調更輕更薄設計的底座以及合理的價位。
下面是我們盤點的CES上幾款最佳的平板電腦。
華碩Eee Pad Transformer Prime
華碩的Transformer Prime TF700T 比其目前的時尚之作Transformer Prime TF201更勝一籌,將屏幕分辨率提高到了1920×1200像素。在演示機上,圖像畫面出眾。這款平板電腦定于2012年第二季度推出,將配備英偉達的圖睿3芯片。32GB版本起價599美元,64GB版本起價699美元。
華碩Eee Pad MeMo Me370T
生產價格便宜、外觀輕薄的平板電腦,不需要為了實用性作出很大的犧牲,這依然是各路廠商孜孜以求的目標。這就是為什么華碩在CES上發布的第二款平板電腦Eee Pad MeMo ME370T如此值得關注。華碩表示,等到第二季度發售后,售價僅為250美元——要知道它配備了英偉達的圖睿3、1280×800分辨率以及可選的16GB或32GB存儲容量。
宏碁Iconia Tab A700
A700擁有清晰的1920×1200 10.1英寸屏幕。它采用了四核1.3GHz英偉達圖睿3,搭載1GB內存。而且屏幕與玻璃之間的空隙極小,這大大有助于減少眩光。屏幕還使用防眩涂層,采用了類似平面轉換(IPS)屏幕的技術。
韋里遜版三星Galaxy Tab 7.7
三星公司在CES上宣布的移動方面的第二則重大新聞中聲稱,很快會連同韋里遜發布Galaxy Tab 7.7。韋里遜版三星Galaxy Tab 7.7被譽為是三星平板電腦系列中最輕薄的一款產品,這個系列自然包括大受歡迎的Galaxy Tab 10.1。這款尺寸小一號的設備是首款配備了7.7英寸1280×800像素分辨率的魔麗屏(Super AMOLED Plus)的平板電腦。魔麗屏的優點包括亮度高(這有助于在明晃晃的環境下閱讀)、色彩鮮艷。
東芝Excite X10
這款10.1英寸的平板電腦頗負盛名,因為它稱得上是惟一既最輕又最薄的平板電腦:厚度只有區區7.7mm,重量只有535g。這款產品的國內型號叫做AT200,它配備了德州儀器公司(TI)的1.2GHz OMAP 4430多核處理器、1GB內存和1280×800分辨率IPS屏幕。屏幕畫面漂亮,空隙極小,視角很廣,不過文本和圖形的呈現不如在分辨率更高的屏幕上來得清晰。東芝希望能夠在第一季度中期交付這款采用安卓4.0冰淇淋三明治的平板電腦。東芝稱,16GB款式售價為530美元,32GB款式售價為600美元。
高清電視主打智能牌
今年是智能電視之年:3D功能、語音和手勢控制、新的顯示技術以及品種豐富的應用程序。不妨看一下幾款智能化程度比較高的電視。
大尺寸、智能、聯網的高清電視
2012年消費電子展(CES)上亮相的電視正迎來大變樣,廠商們紛紛展示具有如下特點的高清電視:新的顯示技術、3D功能、語音和手勢控制,以及針對游戲、社交網絡和在線視頻的眾多應用程序。
實際上,包括互聯網連接功能、預裝了諸多應用的智能電視如今司空見慣。下面介紹在CES上亮相的九款高清移動電視,它們運行谷歌電視(Google TV)、安卓4.0冰淇淋三明治、Linux或針對特定品牌的應用平臺。
大尺寸電視:LG 4K 3D電視
名稱/型號:84LM9600
屏幕尺寸:84英寸
特性:3D、智能電視應用程序、具有語音和運動控制功能的魔力遙控器(Magic Remote)以及3840×2160分辨率
LG今年推出的智能電視是84英寸的4K 3D電視。這款大尺寸電視不但擁有四倍于1080p的分辨率,還配備LG新的魔力遙控器(Magic Remote),該遙控器具有語音和運動控制功能。尚未透露價格方面的消息,但一些人稱,4K巨無霸會在今年晚些時候發售。問題在于,目前以4K分辨率拍攝的視頻數量不多——4K分辨率是數字電影和計算機圖形領域一種新興的分辨率標準,所以你在2012年能不能經??吹?K視頻仍需拭目以待。
大尺寸電視:夏普80英寸3D LED液晶電視
名稱/型號:LC-80LE44U
屏幕尺寸:80英寸
特性:3D、1080p、240Hz刷新率、LED背光、SmartCentral應用程序和內置無線功能
大屏幕高清電視是2012年CES的一大主題,包括夏普推出的這款80英寸巨無霸,內置了訪問夏普的SmartCentral界面這一功能,擁有Facebook、Hulu、Netflix和YouTube等應用程序。這款電視定于4月份發售,售價是6500美元。
智能人機交互:聯想樂TV K91智能電視
在CES上,聯想集團發布了最新款的高端智能電視產品ideatv K91(中文名稱:樂TV K91),正式進軍智能電視領域。 ideatv將為用戶帶來三類精彩的功能體驗,包括智能化的人機交互,高品質的視頻點播,以及高性能的開放應用平臺。
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移動互聯及數字家庭業務集團總裁劉軍表示:“個人電腦、通訊、電視等行業正朝著智能化的方向快速變革,一個融合的時代已經來臨。用戶未來將擁有多個智能終端,并渴求硬件、軟件、云端整合的使用體驗。聯想智能電視ideatv的發布,進一步完善了聯想‘個人云’戰略的終端布局。它將與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個人電腦等其他終端互聯互通、實時同步、分享內容,為用戶帶來極為精彩的互聯網體驗。”
聯想在ideatv K91上創新地采用了簡潔直觀的“三明治”用戶界面。該界面將傳統電視節目、在線點播視頻和互聯網應用三個核心功能并列放置在首頁,并實現了三大功能通過手勢方便的切換,摒棄了傳統電視繁瑣的信號源切換方式。同時,熱門的推薦內容會通過云端實現實時推送,并直接呈現在首頁上,實現便捷地播放。
ideatv K91針對不同的應用場景為用戶提供了最佳的交互方式。比如用語音進行文字輸入和控制、用體感設備玩游戲、通過人臉識別登錄用戶賬號等。通過對各種不同交互方式和交互邏輯的整合優化,無論是看視頻、玩游戲、玩應用還是看電視,樂TV都能提供最佳的人機交互方式。
除此之外,樂Phone、樂Pad也能變身成為ideatv的遙控器,從而實現跨屏操控,以及文件在不同設備之間的共享。
谷歌電視:Vizio
名稱/型號:R3D650VS
屏幕尺寸:65英寸
特性:谷歌電視2.0、3D、1080p、120Hz刷新率、VIA Plus應用程序、標準鍵盤/觸控板遙控器、4個HDMI端口、2個USB端口和802.11 b/g/n無線
谷歌在2011年CES上最后一刻展示了互聯網電視平臺,谷歌電視在今年的CES上終于大放光彩。Vizio公司投入到了谷歌電視陣營,接連推出了數款高清電視、一款藍光播放機和一款機頂盒。
Linux電視:Ubuntu TV
名稱/型號:Ubuntu TV
特性:Unity界面、可訪問在線視頻,廣播、有線和衛星電視的節目指南、與相關內容集成、數字錄像機功能(為不同觀眾設有各自的播放列表)、與UbuntuOne在線存儲服務集成、與Ubuntu軟件中心集成。
知名Linux發行版Ubuntu的開發商Canonical宣布推出Ubuntu TV,這是一款面向高清電視的軟件平臺。目前還沒有具體的電視產品,但Canonical表示它正與幾家電視廠商洽談。該公司還在與內容合作伙伴洽談事宜,以豐富Ubuntu TV的內容。
等離子電視:松下
名稱/型號:TC-P65VT50
屏幕尺寸:65英寸
特性:1080p、3D、2D至3D轉換、VIERA Connect Internet應用程序、互聯網瀏覽器、內置無線和藍牙連接功能、觸控板遙控器、4個HDMI端口和3個USB端口。
盡管OLED及其他顯示技術在這個年度展會上唱主角,但是松下的VT50等離子電視旗艦產品在CES上還是給人以驚艷的感覺。
雙核電視:三星LCD-LED TV
名稱/型號:UNES8000系列
屏幕尺寸:最大75英寸
特性:3D、1080p、網絡攝像頭、運動控制、語音控制、面部識別、雙核處理器、可訪問超過1400個的三星智能電視應用程序、針對電視節目和電影的三星媒體中心以及同步照片的云服務。
UNES8000系列是三星為2012年推出的高清電視旗艦系列,包括尺寸達到75英寸的屏幕、品種豐富的應用程序,以及用于應用程序多任務處理的雙核處理器。你還可以使用語音和運動控制手勢變換頻道、調整音量以及瀏覽應用程序菜單。三星聲稱,新款電視要比老款電視亮20%,這歸功于采用了一項名為超級局域控光+(Micro Dimming Ultimate)的新功能。
可對話的電視:Dragon TV
名稱/型號:Dragon TV
特性:語音控制
語音識別技術公司Nuance在CES上與Canonical的Ubuntu TV一道宣布了Dragon TV。該軟件可以為高清電視、機頂盒和遙控器增添語音識別功能,甚至可以與智能電視應用平臺集成起來。
你可以使用Dragon TV變換頻道、搜索內容以及操控諸多應用程序,以便更新社交網站的個人狀態信息、收發電子郵件和使用Skype服務。還沒有宣布與之合作的生產廠商。
安卓移動電視:RCA移動電視
名稱/型號:MIT700
屏幕尺寸:7英寸
特性:安卓操作系統、互聯網瀏覽器和Dyle Mobile TV
RCA展示了能夠與Dyle集成的移動電視,而Dyle是一項面向移動設備的實時播送電視服務,包括了福克斯、ION Television、全美廣播公司(NBC)和Univision等內容提供商的電視節目。
這款基于安卓的設備無法訪問安卓市場(Android Market),但是確實有一款互聯網瀏覽器。RCA表示,這款設備會在今年晚些時候發售,可能與Dyle一道推出,價格在200美元左右。
3D電視光環盡失
在今年的CES上,各大電視廠商對3D電視不感冒。3D高清電視只是曇花一現嗎?
今年的消費電子展(CES)上,3D光彩不再。好像去年的CES根本沒辦過似的,要知道3D電視在上一屆CES上大放光彩。3D如何在短短的一年內由寵兒變為棄兒?
答案是,這牽涉多方面因素,比如缺乏3D內容、這項技術的發展速度不夠快以及出現了更誘人的高清電視技術,于是電視廠商把3D推到另一邊。
在CES上,LG、松下、三星、索尼和Vizio等各大電視廠商顯然扎根于2D技術。它們不是大力宣傳新的3D技術,而是力推新的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顯示技術,推廣新的內容交付服務、基于電視的應用程序以及諸多功能(如懶得拿遙控器的電視迷可以通過語音命令來操控電視)。
實際上,3D并未死亡,只是多少進入了休眠期。我會解釋個中原委,但目前預計3D技術會在接下來的一兩年被推到幕后。不過別擔心,3D會回來;一旦回來,它的勢頭將不可阻擋。
這款LG 3D屏幕需要佩戴快門眼鏡。
3D困境
近兩年來,高清電視廠商一直在向我們拼命灌輸3D技術,取得的成功有大有小。原因何在?對電視廠商們來說,3D從多方面來看是一項誘人的功能。首先,它讓消費者有了理由將高清電視升級到酷斃的技術:3D。另外,一旦電視廠商們開發出了3D技術,就能以對它們來說很少的成本為各自的電視添加3D功能——但是對消費者來說要花很高的成本。更棒的是,如果是像松下這樣的大型消費電子產品公司,可以利用那些3D電視來銷售3D相機,并推銷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
但是過去幾年出現的情況是,各大高清電視廠商的3D畫面質量僅僅停留在總體上可以的水平,而不是出色的水平。這樣一來,光憑借僅僅略有改進的畫面質量,就很難打動新老的3D高清電視顧客,他們手頭的存款在縮減,不得不掂量購買新的3D高清電視到底有沒有必要。
與芯片速度變得更快、筆記本電腦變得更薄的其他技術領域不一樣,就3D而言,技術的發展速度不夠快,因而無法讓消費者引起興趣。如果你與許多人一樣不喜歡電視廠商向自己拼命兜售3D,眼下確實沒有什么突破性的內容或3D技術讓你改投3D陣營。
3D擁躉失去信心
簡而言之,3D不是很容易打動消費者——這就是為什么在過去的幾年對3D滿懷熱情的電視顧客相對比較少。消費者其實就問兩個問題:
1. “我想要看這個節目嗎?”
2.“我想要看采用3D的這個節目嗎?”
但是幾乎沒有人對3D產生足夠大的興趣,以至于僅僅為了體驗一下3D,就觀看平常不會觀看的節目。如果你不愛看癮君子吞云吐霧的喜劇或流血運動節目,那么對3D版的《尋堡奇偶3》或3D版的《終極格斗大賽》就不會有興趣。
不過,如果你的確想看看有限的3D節目到底怎么樣,那么再來看看第三個問題:“我是否非常喜歡3D效果,忍受得了佩戴主動快門式3D眼鏡或無源3D眼鏡?”
傻冒眼鏡綜合癥
主動快門式3D眼鏡技術和無源3D眼鏡技術都已很穩定。無源3D在去年的CES上轟動一時,主動快門式3D在前一年大紅大紫。但我們在明年看到的似乎主要是小幅改進,比如更輕盈的眼鏡和不大重要的圖像處理功能等等。我們發現無需戴眼鏡的裸眼3D屏幕很火。不過,這項技術仍然最適合任天堂3DS等小屏幕設備和宏達電Evo 3D等手機。
3D在前進道路上走得很慢,高清電視買家們因此而推遲購買,想等到下一項重大的3D技術出來后才買。不過這種想法也有局限性,因為在CES上沒有哪家電視廠商讓我相信重大的3D技術更新換代會在2012年出現,你打算等到何時?登船以后再用嗎?
內容匱乏難題
內容匱乏也在阻礙3D的發展。連最熱情的3D支持者都不得不承認:如果電視行業想銷售更多的3D電視、3D眼鏡和3D藍光播放機,就必須增加3D內容的數量。
壞消息是,說到解決豐富3D內容匱乏的問題、擴大潛在3D電視顧客群體,三星、LG和Vizio等公司基本上無能為力。它們是技術生產商,而不是娛樂制作商。G在CES上廠商大部分的努力似乎僅限于試圖與娛樂制作商達成更多的交易,讓用戶可以利用其智能電視功能觀看3D內容頻道(三星的代表曾在記者招待會上捎帶提及),但是收效甚微。三星和L改而一直專注于即將推出的OLED顯示技術以及一系列新的各種應用和服務上。
另一方面,索尼和松下同時涉足娛樂和技術行業。索尼有PlayStation 3,該游戲機能玩3D游戲,索尼在電影和音樂行業還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松下也與好萊塢有著根深蒂固的關系,提供了大量專業級的3D攝像機,用于攝制3D膠片和體育廣播節目。與其他各大高清電視廠商不一樣,松下有能力促進制作更多的3D內容,擴大受眾面。
索尼和松下都一直在CES上談論它們會在明年如何發力3D,但是不一定側重于電視本身里面的3D。言外之意就是,預計在當地的電影院會看到更多的3D電影。
電視廠商在2012年舍“3D”、逐“智能”
如果你回顧一下,可能會想到聯網的“智能電視”在過去兩年會是高清電視領域的主角。但是,高清電視愛好者沉溺于3D功能,無論消費者喜不喜歡這些功能。
在今年的CES上,話題的焦點是可流式播放內容、裝有應用程序的智能電視。三星和LG展示了各自的智能電視,可以運行游戲等應用程序,并且連接到Netflix等電影流播放服務網站。聯想展示了一款基于安卓4.0的電視,采用自然語言處理和語音識別技術。
隨著更多、更好的3D內容進入到藍光光盤、流式視頻頻道和實況廣播節目,潛在的3D電視顧客群體會慢慢而穩步地擴大。不過,除非高清電視技術領域出現重大轉變,否則預計3D不會卷土重來。
我一直在密切關注的技術突破是OLED顯示技術和索尼的自發光顯示(Crystal LED display)技術。這兩項技術都有望改進高清電視顯示3D效果的功能。隨著廠商們找到不同的方法來解決視角問題,裸眼3D技術會隨之不斷改進。
要是在明年的CES上看到令人滿意的裸眼3D電視樣機,在2014年看到價格高得離譜的裸眼3D電視,在2015年看到價格不菲但相當值得的電視,我不會驚訝——到2015年,近兩年購買了3D電視的顧客正好可以考慮升級了。祝君好運。
英特爾終于進軍智能手機
這家芯片生產商與摩托羅拉和聯想簽署了協議,以求在智能手機這個難以捉摸的市場找到立足之處。
英特爾終于闖入了如火如荼的智能手機市場,分析師們表示這家公司在竭力捍衛地盤,甚至可能在捍衛其未來的穩定發展,防止競爭對手肆意侵占。
近日,英特爾首席執行官保羅?歐德寧(Paul Otellini)對出席消費電子展(CES)的觀眾說,該公司簽署了數筆協議,將為摩托羅拉和聯想這兩家廠商的智能手機提供即將推出的凌動芯片。英特爾之前幾乎一直被擋在利潤豐厚的智能手機領域的外頭,所以此舉對這家芯片生產商來說可謂邁出了一大步。
此舉也是英特爾針對ARM芯片所作的一個重要的防御舉措,ARM芯片已霸占了智能手機芯片市場。由于越來越多的用戶依賴智能手機來滿足許多計算要求,英特爾牢牢把持的PC市場隨之遭了殃。
加布里埃爾咨詢集團的分析師Dan Olds說:“盡管英特爾每年銷售的芯片數量有數億顆,但是每年銷售的ARM芯片多達數十億顆,后者用在了日益先進和高端的設備中。如果英特爾不積極應對這個威脅、從這只蛋糕中切得一塊,最終可能會發現其市場份額被對手完全瓜分——這就很像英特爾當初被大型機和RISC芯片廠商搶走了份額。”
英特爾近日的這則新聞標志著這家公司簽下了首批智能手機客戶。
聯想進入智能手機領域比較晚,它在CES上宣布了即將推出的K800;這款智能手機在歐德寧的主題演講期間已有展示。K800將是第一款采用英特爾x86芯片的智能手機。該手機搭載凌動Z2460芯片,定于今年第二季度發布,將率先投放中國市場。
至于智能手機領域的重量級廠商摩托羅拉,英特爾簽署的協議涉及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協議有效期長達數年。首款采用凌動的摩托羅拉智能手機定于今年下半年發布。
市場研究公司Moor Insights Strategy的分析師Patrick Moorhead說:“英特爾一直在想方設法進入智能手機市場。與聯想、尤其是摩托羅拉達成的協議向前邁出了一大步,非常有意義,這表明了英特爾在這個領域取得的進展。接下來就要力爭得到正面的獨立手機評價,另外得到應用開發者和運營商的支持,之后是大力發布和銷售。”
Moorhead還指出,ARM幾乎完全控制了智能手機市場。這意味著,英特爾與摩托羅拉和聯想的交易標志著英特爾向競爭對手發出了第一記“有力的警告”。
他補充說:“我不覺得ARM生態系統中有誰因此而過于擔心,但是它們在非常密切地關注英特爾取得的進展。從宏觀大局的角度來看,英特爾只有在這個領域取得成功,才能確保在客戶端領域有大好的前途……這還影響到服務器領域,ARM在這個領域正努力有所建樹?!?/p>
雖然Moorhead認為英特爾闖入智能手機市場的舉動會讓這家公司減小對PC銷量的依賴,但是Olds表示,現在判斷是否確實如此還為時過早。
Olds說:“智能手機芯片的售價和利潤將比過去低得多。英特爾想獲得大筆的收入,銷量必須非常大。我們只好一旁觀察市場對采用英特爾芯片的這些設備會有怎樣的反應,一段時日后才會見分曉?!?/p>
Enderle集團的分析師Rob Enderle認為,英特爾的新交易清楚地表明了凌動芯片將是大玩家。
他補充說:“凌動芯片有競爭力;但是面對一個牢固確立起來的市場,你要做的不僅僅是有競爭力,必須做得足夠好,才有能力攪動市場。英特爾是有競爭力。問題在于,它能不能變得足夠好,以便x86在如今完全被ARM霸占的市場有機會取勝。”
據Enderle聲稱,除了積極加入進來,英特爾別無選擇。
他補充說:“英特爾認為自己為未來作好了準備,而不是被新產品淘汰的廠商,此舉有助于增加說服力。”
4G LTE遍地開花
無線運營商們在4G領域競相追趕韋里遜;借2012年CES這個舞臺,展示各自的新款4G LTE手機和平板電腦。不過,T-Mobile倒顯得異常安靜。
今年CES上的一大主題是LTE,四分之三的知名運營商發布了與這種無線標準兼容的手機和平板電腦。而LTE再也不僅限于高端的安卓智能手機。我們看到了平板電腦、低價智能手機、Windows Phone、移動熱點、甚至平板電腦/手機混合設備。
在去年的CES上,韋里遜為其新興的4G網絡推出了首款能夠支持LTE的手機。記者和觀眾對宏達電Thunderbolt、三星和Droid Bionic的硬件好評如潮,對韋里遜網絡在拉斯維加斯的超快數據速度大加贊揚。也許動作晚了一些,但斯普林特、ATT和MetroPCS加大了參與LTE市場的力度——盡管這幾家運營商各自的LTE網絡如今的覆蓋范圍還很有限。
ATT
ATT是展會中耀眼的明星——至少說到新款LTE手機是這樣,它共發布了八款手機和平板電腦。其中六款基于安卓操作系統,另兩款將是首批使用LTE網絡的Windows Phone設備。
已在海外市場銷售了幾個月的三星Galaxy Note脫穎而出,那是由于配備了碩大(至少在手機領域可以這么說)的5英寸屏幕,還采用了Wacom的數位筆,用于畫畫和記筆記。
Pantech產品沒有最先進的硬件規格,但是這解釋了它們的價格為何那么便宜。Pantech Element平板電腦不但防水,300美元的售價就LTE平板電腦而言也異常便宜。如果你一并購買了Pantech Burst智能手機(也能夠支持LTE),兩個總共也只要250美元。
ATT還宣布了另外幾款高端手機,如配備1200萬像素攝像頭和1280×720像素屏幕的索尼愛立信Ion,它使用索尼Bravia Engine的移動版本。
但重大新聞是,Windows Phone終于采用了4G。諾基亞Lumia 900和宏達電Titan 2都選擇了ATT網絡。率先使用ATT網絡的Titan 2配備了1600萬像素攝像頭和4.7英寸屏幕。Lumia 900是諾基亞向美國市場推出的期待已久的Windows Phone旗艦手機,擁有誘人的設計、配備卡爾?蔡司鏡頭的800萬像素攝像頭以及令人嘆為觀止的屏幕。
ATT的LTE網絡目前共覆蓋26個市場、7400萬消費者。上周,ATT將覆蓋范圍擴大到了舊金山、紐約市、菲尼克斯、圣迭戈、圣何塞及另外六座美國城市。ATT是唯一向客戶提供HSPA+和LTE混合技術的美國運營商。
斯普林特
斯普林特還沒有開始向用戶推廣LTE服務(它希望在今年年中之前推廣服務),但是這并沒有阻止它發布LTE手機。LG Viper和Galaxy Nexus(基本上與韋里遜版手機一樣,但安裝了谷歌錢包)都運行安卓操作系統,將支持斯普林特LTE。
正如許多行業觀察人士(包括《PCWorld》雜志的Mark Saullivan)預測的那樣,斯普林特丟棄了其WiMAX 4G網絡,改用LTE網絡。斯普林特最初之所以選擇WiMAX技術,是因為它想擊敗銷售4G服務和手機的競爭對手??吹巾f里遜開始推廣速度遠超WiMax的LTE網絡后,斯普林特覺得形勢不妙,最終宣布了計劃遷移到LTE技術。斯普林特表示,其LTE網絡會在2014年年初之前覆蓋約2.75億美國居民。
韋里遜無線
就覆蓋范圍和支持設備而言,韋里遜是目前LTE領域的龍頭老大。它在展會上發布了三款LTE手機。LG Spectrum配有清晰的屏幕、雙核1.5GHz處理器和1GB內存,因而是一款面向游戲和視頻的出色手機。摩托羅拉的另兩款Droid手機加入了韋里遜的LTE大家庭:配備滑出式標準鍵盤的Droid 4和Droid Razr Maxx,后者搭載3300mAh電池和幾乎駭人聽聞的21小時通話時間。
MetroPCS
不用簽約也能享用LTE網絡?照樣行!MetroPCS的4G LTE網絡正在穩步擴展,目前范圍覆蓋到了14座城市。這家預付運營商宣布了兩款安卓LTE手機:LG Connect和三星 Galaxy Attain。LG Connect是MetroPCS推出的第一款雙核智能手機,而三星Galaxy Attain更加側重于多媒體。
這兩款手機都將使用MetroPCS分50美元和60美元的服務方案。這兩種方案都提供無限制的通話、文本和4G LTE Web瀏覽。50美元的服務方案提供1GB的多媒體流式訪問(流式視頻、音頻和游戲內容),60美元的服務方案則提供無限制的多媒體流式訪問。
T-Mobile
那么在這場激烈的LTE競爭中,T-Mobile又有何作為呢?這家運營商在展會上顯得相當低調,但首席執行官兼總裁Philipp Humm出席了這家運營商的媒體見面會。他透露的訊息是,T-Mobile不會安于一隅,但不需要LTE為其客戶提供他們所需的速度。實際上,T-Mobile計劃擴展速度較快的HSPA 42網絡,同時會繼續添加在該網絡上運行的更多手機、平板電腦和無線熱點。2012年亮相的頭兩款手機將是諾基亞Lumia 710和三星Galaxy S Blaze。
T-Mobile公司的工程副總裁Dave Holland在該運營商的媒體見面會上告訴《PCWorld》:“我們的4G網絡提供了與LTE不相上下的體驗,對于我們提供的設備來說更有意義?!?/p>
坦率地說,我贊同Humm的說法。我還沒有覺得T-Mobile轉而改用LTE網絡有什么好處。T-Mobile的HSPA 42網絡在我們最近的4G速度測試中表現相當好;再說了,繼續使用現有的網絡總比新建網絡要來得省錢。如果T-Mobile堅持HSPA,就能繼續提供價格比競爭對手便宜的手機和數據服務方案。但是如果這家運營商繼續獨立發展(不是賣給一些有意收購的公司),它最終也許需要構建LTE網絡,或者找到已經建有LTE網絡的合作伙伴,那樣才能與實力更強大的對手一爭高下,并且滿足用戶們不斷增長的數據要求。
數碼影像的“3C”融合
3C融合這個詞,大家想必已經聽膩了。不過,在數碼影像領域,“3C”融合有了新的解讀方式。
不要忘了,今年的這場CES其實還合并了數碼影像盛會PMA,只是后者近兩年處境有些尷尬,2月的檔期與CES距離很近,并且日本廠商開始主推CP+,時間也在2月。去年PMA改在9月進行,但日本地震造成主要的相機廠商生產停滯,并影響了研發進度,最終又被迫臨時取消。或許今后PMA這個名字就很少有人再提及,在CES的光環之下,大家已經快忘記了還有PMA這個展會。
本屆CES/PMA 2012上,除了大量消費級DC產品出現之外,還出現了幾款重量級的產品,其中兩款我們在本期雜志的新影像欄目中已經詳細介紹了。除此之外,我們還總結出了數碼影像產品2012年的三大趨勢:Connected(聯網化)、Compact(緊湊化)以及Complex(復雜化)。為了便于記憶,我們將其稱為數碼影像的“3C”融合。
聯網化很容易理解:越來越多地數碼相機內置了Wi-Fi,通過內置的應用程序,可以實現照片實時局域網甚至互聯網分享。而緊湊化其實一直是數碼相機的發展趨勢,無論是單反相機還是便攜相機,體積都在不斷縮小,而微單相機就更是高畫質相機緊湊化的典型代表。體積小巧的不可換鏡頭相機,其鏡頭的光學變焦倍數在不斷加大,即便是超薄的卡片式DC,也普遍具備了5倍的光學變焦能力。至于復雜化,主要指的是功能的豐富和增強。你無法想象,一臺體積很小的相機內,也具備極其復雜的拍攝功能。
聯網化:讓一些成為可能
帶有Wi-Fi無線功能的數碼相機,我們并非第一次在CES上看到,然而型號數量如此之多,CES 2012是第一次。無線、可聯網,對數碼相機有什么意義?我想微博控最容易給出答案。最近幾年來,智能手機始終在有條不紊地蠶食卡片相機的地盤,國外著名圖片分享網站Flickr上,最流行拍攝設備從D90變為iPhone4,就是一個有力的證明。
在今年的CES上,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新款智能手機具備非常給力的拍攝能力:諾基亞Lumia 900具備F2.2的光圈,HTC Titan Ⅱ具備1600萬像素,索尼的Xperia Ion甚至武裝上了背光入射Exmor CMOS圖像傳感器。然而這些并非智能手機搶走卡片相機飯碗的主要原因:這些手機的最大有利條件是可以隨時把拍攝獲得的照片和視頻通過高速通信網絡發送到微博和其他社交網站。
因此,許多主流數碼相機廠商開始設法改變這種不利局面,在數碼相機內提供無線網絡功能,雖然不能像手機一樣可以隨時接入移動通信網絡,但至少縮小了差距,有W-Fi的地方就可以上網,而數碼相機在光學鏡頭、拍攝控制等等方面還是優勢明顯。在CES上,三星是相機聯網化最活躍的廠商,WB850F提供了21倍光學變焦鏡頭,WB150F則具備18倍光學變焦,ST200F是10倍光學變焦(在厚度厘毫必爭的智能手機上,光學變焦基本是不可能的)。這幾款相機都提供了直接網絡上傳的功能,此外還可以選擇與Android智能手機同步照片,通過點對點的方式來將照片轉移到智能手機上,再由智能手機來發布照片。
柯達提供了一種更低成本的方式:5倍光學變焦的EasyShare M750,同樣提供了與Andriod、iOS、黑莓設備配對并上傳到網站的功能。寶麗來的SC1630智能相機,具備1600萬像素,采用了Android 4.0操作系統、具備3倍光學變焦鏡頭,完全模糊了數碼相機和智能手機的界限,“智能相機”這個名字異常貼切。
對于高清DV來說,Wi-Fi無線功能同樣是大勢所趨。一些廠商已經開始把無線分享功能加入到他們2012年的最新產品線中,例如佳能的Vixia系列,今年的四款新品都加入了無線功能:Vixia HF M52、HF M50、HF R32和HF R30。內置的直接上傳功能支持FaceBook和YouTube,同時也支持與iOS設備通過免費的應用程序進行配對文件共享。索尼最新發布的Bloggie(博樂客)系列口袋DV產品,更是提供了聯網流媒體直播的功能。
緊湊化:小個頭,大變焦
每一個曾嘗試過在CES擁擠人群后拍攝新聞發布會的人都會告訴你:智能手機成像水平再好、實時上網速度再快,沒有足夠的光學變焦仍然是廢物一個。相對于智能手機來說,具備較大的光學變焦倍數是便攜相機最大的優勢。今年,這種大變焦倍數的鏡頭將會出現在一些非常小尺寸的相機身上。
佳能、奧林巴斯、松下都在CES上發布了它們的口袋魔鬼:厚度不足1英寸,光學變焦倍數卻超過10倍。外形方方正正、機身采用黃金分割長寬比的佳能IXUS 500 HS,厚度只有19.2mm,重量155g,提供了12倍光學變焦;奧林巴斯的VR-340更薄一些,厚度只有19mm,提供了10倍光學變焦。松下的Lumix SZ7厚度21mm,也具備10倍光學變焦。
三星的ST200F、富士的FinePix T400稍稍厚一些,但是10倍光學變焦也必不可少。三星的這款產品甚至融合了上述兩大趨勢:緊湊化、聯網化。
復雜化:功能至上
上面提到的那些數碼相機和DV,基本上都是為那些非正式的隨便拍攝而準備的。然而還有一些型號是為那些有豐富拍攝經驗的老玩家準備的,令人意外的是在本次CES上這一類相機表現得不是很活躍: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微單相機(可換鏡頭緊湊式相機,或無反光板可換鏡頭相機)。除了富士高調宣布進軍這一領域之外,其他幾個主要選手如奧林巴斯、松下、三星和索尼均一言不發。
在高端專業機領域,尼康憑借6000美元的D4震撼了數碼單反相機領域,它具備1620萬像素FX畫幅(即全畫幅)圖像傳感器,1080p全高清視頻和每秒10張的連拍速度,并被宣傳為極佳的弱光拍攝利器,最高擴展感光度可達ISO 204800,其自動對焦系統也針對更小光圈鏡頭進行了改進(詳情參見本期新影像欄目)。
富士宣布進入微單相機領域,發布了首款產品X-Pro 1,定價比現有的微單相機都高出一截。X-Pro 1采用了全新設計的1600萬像素圖像傳感器,以及獨特的混合式取景器。富士公司將這款產品定位于中端數碼單反相機的競爭者,而不是其他微單相機的競爭者。雖然X-Pro 1的價格尚未最終確定,但預計機身價格將會在1700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幣10700元),,并且將于今年2月份開始上市銷售。
對于那些想找一臺不可換鏡頭的相機來作為單反相機替代者的攝影師來說,他們終于有了一個選擇:佳能的PowerShot G1X。這款產品采用了大尺寸的圖像傳感器(焦距系數約1.85),具備全手動的控制功能,14位RAW記錄模式、1080p視頻、內置中灰濾鏡。它的圖像傳感器尺寸僅比佳能業余數碼單反相機所用的APS-C尺寸稍小一點點,但比M43系統的傳感器更大,像素數為1430萬。G1X具備4倍光學變焦鏡頭,焦距相當于135相機的28-112mm,定價為800美元,比一般的不可換鏡頭相機都要貴一些。雖然G1X從外觀上看起來與G12有點相似,但兩者不是替代關系,G1X是PowerShot系列中的新旗艦,而G12將會繼續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