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爽荷花盅
食材:西紅柿一個,銀杏、蓮子、時令水果適量
做法:
1.西紅柿切成荷花狀,放在盤中;銀杏、蓮子洗凈備用;時令水果切丁備用。
2.把銀杏、蓮子入鍋炒熟,加入水果丁炒勻,盛入西紅柿即成。
當颯颯的秋風傳來季節更替的信息,我們的身體也感受到了其中的變化,皮膚越來越干,嗓子越來越燥,頭發也不像夏天那般順滑。燥是秋天的主氣,秋天的空氣中缺乏水分的濕潤,常常出現干燥氣候,使人易患秋燥病。燥易傷肺,而肺失去了滋潤,就會使皮膚干澀、毛發枯燥,還會使人體免疫力減弱,不適應季節的交替而生病。此時,有沒有什么神奇的魔法為我們的身體加油?看看我們的秋日餐桌吧,它會讓我們回歸清靜和自然,找回自己的柔美滋潤。
怎樣判斷自己是否染上了“秋燥”呢?我們一起來檢查:
頭部出現輕微疼痛;
口干舌燥、聲音嘶啞;
皮膚越來越干燥,脫屑,甚至瘙癢難忍;
鼻腔干燥,而且有時還會出血;
干咳少痰;
大便干燥、秘結,有時會誘發痔瘡。
如果同時出現3種以上的情況,你可要當心了,“秋燥”已經找上門了!
酸甜苦辣,這個秋天,你吃對了嗎?
這是收獲的季節,可以吃的食物有太多。可是,你知道秋季要如何吃嗎?怎樣吃才是最好的?我們應根據秋天的干燥天氣來選擇飲食。
養陰潤燥
秋天飲食的第一原則是養陰益氣。一到秋天,你是否有這樣的感覺:皮膚變得緊繃繃的,甚至起皮脫屑,毛發枯而無澤,頭屑漫天飛舞,口唇干燥、起皮、裂口,鼻咽燥得冒火,大便干結,脾氣漸長?此時容易出現秋燥癥,養陰可以防止秋燥,而益氣可以溫養肺氣,鼓舞人的陽氣。秋天應多吃芝麻、蜂蜜、銀耳、青菜之類的柔潤食物。另外,早睡能養陰,早起呼吸新鮮空氣,以利舒肺,能使機體津液充足、精力充沛。
減辛增酸
唐代藥王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秋季的飲食要“減辛增酸”,其原理,一是秋季肺氣盛而肝氣虛,在五行上“金能克木”,因此,為防止肺氣過盛而肝氣過虛,要從飲食上進行調節,辛入肺,酸入肝。
按照中醫理論,秋燥現象與體液分泌失調,尤其胃腸道消化液不足有關。此時若攝入過多辛辣食物會消耗人體內的大量體液,使得體液越發不足。而酸有“收斂、止澀”之意,多攝取酸的食物,可以刺激人體內各種體液特別是胃腸道消化液分泌正常、均衡,從而增強胃腸道的蠕動,促進食欲,增進消化功能,有助于胃腸系統正常工作和殺滅胃腸內的病菌。
在秋季食酸的季節,恰好有大量的水果成熟,食用蘋果、梨、石榴等酸性應季水果,其實就是順時養生的內容。
適當微甜
《黃帝內經》說“甘先入脾”。脾旺,肺氣足。所以,養脾也就是護肺了。想要養好我們的脾,我們就要吃一些微甜的食物。不僅如此,甜食有生津的功效,可以緩解“秋燥”帶來的干咳、咽干口燥、便秘等小問題。如蜂蜜、芝麻、杏仁等都是很好的甜食,應該多吃。
少吃“苦”
“酸甜苦辣”四味中,秋季還要減少“苦”味。《素問·五臟生成篇》說:“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就是說,如果吃太多的苦味食物,就會傷害到肺臟,引起皮膚枯槁不滋潤,毛發脫落等問題。秋季本來就容易干燥,如果再過多食用苦味食物,則是火上澆油了。
祛濕健脾
秋季從立秋到霜降有6個節氣。此時,夏天的暑氣還沒有結束,秋天的雨水已經很多,要是早秋脾傷于濕,就會為冬天的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的發作種下病根,所以秋季防濕也很關鍵。防濕主要應以祛濕化滯、和胃健脾的膳食為主,如蓮子、薏米、冬瓜、蓮藕、山藥等。
干貝松茸豆腐
食材:菠菜、豆腐、松茸、干貝、南瓜適量
制作:
1.南瓜洗凈去皮,打成南瓜汁,用小火燒開,倒入盅內。
2.菠菜洗凈焯水切成碎末,豆腐攪碎成泥,與菠菜混合,加適量鹽攪拌均勻,上蒸鍋蒸5分鐘,做成菠菜豆腐,放入南瓜汁中。
3.洗凈松茸和干貝,入鍋炒熟,堆在菠菜豆腐上即可。
海鮮菠菜
食材:菠菜、雞蛋、時令海鮮(如新鮮的蝦、貝類、魷魚等)適量
做法:
1.將時令海鮮用開水焯熟,取肉備用。
2.菠菜洗凈焯水切段,雞蛋炒成小塊備用。
3.蔥姜爆鍋,放入高湯,煮開后加菠菜和雞蛋,再次開鍋后放入海鮮即成。
避風塘杏鮑菇
食材:杏鮑菇、青紅椒、避風塘料適量
做法:
1.先做避風塘料:面包糠下鍋加十三香粉、干辣椒粉、白胡椒粉、鹽、味精、炸好的蒜末,炒到微黃即成。
2.杏鮑菇洗凈,切小塊,入油鍋炸成金黃色,撈出控干油;青紅椒切小塊。
3.鍋中放油,加入杏鮑菇、青紅椒及避風塘料翻炒均勻即可。
干撈御皇草
食材:御皇草(俗稱長生不老草,是人們熟知的冬蟲夏草的夏天生長部分,是一種非常難得的藥食兩用真菌)、魚翅適量
做法:
1. 將御皇草泡2小時至回軟,洗凈,加濃湯及自制干撈醬調味,裝入盅內。
2.將魚翅用高湯煨入味,盛在御皇草上即成。
生烤法式羊排
食材:羊排、香菜、秘制辣椒醬適量
做法:
1.羊排洗凈,均勻抹上秘制辣椒醬,腌制入味。
2.腌好的羊排放入烤箱中,220攝氏度高溫烤上色,轉160攝氏度烤熟取出,灑上香菜末。
鍋貼鮮蝦球
食材:鮮蝦仁適量
做法:
把蝦仁去掉蝦線,洗凈,打成蝦泥,加適量蔥姜末、鹽、料酒調味,攪拌上勁,團成球狀,用做鍋貼的做法做熟即成。
秋季潤肺還有這些食物
秋季大量上市的許多新鮮水果和蔬菜,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物質,不僅具有滋陰養肺、潤燥生津之功效,而且能治療與肺有關的疾病,是秋季養生保健的最佳食品。
1.葡萄:葡萄營養豐富,酸甜可口,具有補肝腎、益氣血、生津液、利小便等功效。生食能滋陰除煩,搗汁加熟蜜濃煎收膏,開水沖服,治療煩熱口渴尤佳。經常食用,對神經衰弱和過度疲勞均有補益。葡萄制干后,鐵和糖的含量相對增加,是兒童、婦女和體弱貧血者的滋補佳品。
2.大棗:大棗能養胃和脾,益氣生津,有潤心肺、滋脾氣、補五臟、療腸癖、治虛損等功效。中醫常用其治療小兒秋痢、婦女臟燥、肺虛咳嗽、煩悶不眠等癥,是一味用途廣泛的滋補良藥。
3.石榴:石榴性溫味甘酸,有生津液、止煩渴作用。凡津液不足、口燥咽干、煩渴不休者,可作食療佳品。石榴搗汁或煎湯飲,能清熱解毒、潤肺止咳、殺蟲止痢,可治療小兒疳積、久瀉久痢等。
4.柿子:柿子有潤肺止咳、清熱生津、化痰軟堅之功效。鮮柿生食,對咳嗽痰多、虛勞咯血等癥有良效。紅軟熟柿,可治療熱病煩渴、口干唇爛、心中煩熱、熱痢等癥。
5.百合:百合質地肥厚、甘美爽口,是營養豐富的滋補上品,功擅潤肺止咳、清心安神,對肺結核、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及各種秋燥病癥有較好療效。熟食或煎湯,可治療肺癆久咳、咳唾痰血、干咳咽痛等癥。
6.銀耳:銀耳能潤肺化痰、養陰生津,做菜肴或燉煮食用,可治療陰虛肺燥、干咳無痰或痰多黏稠、咽干口渴等癥,與百合做羹食用療效尤佳。
小提醒:食用新鮮水果和蔬菜一定要適量,過食或暴食會影響身體健康。新鮮水果含糖量較高,老年人及心腦血
管疾病患者尤須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