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丘,字仲尼,中國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個有大學問的大圣人,但有時候“需要”了,他也會說謊。
臺灣學者曾仕強教授曾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講授《易經的奧秘》時,說了一個這樣的故事:
有一天,孔子的一個學生在門外掃地,來了一個客人問他:“你是誰呀?”他很自豪地說:“我是孔老先生的弟子!”客人說:“那太好了,我能不能請教你一個問題?”學生很高興地說:“可以呀!”
客人問:“一年到底有幾季啊?”學生心想,這種問題還用問嗎?于是便回答道:“春夏秋冬四季。”客人搖搖頭說:“不對,一年只有三季。”“哎,您搞錯了,四季!”“三季!”最后兩個人爭執不下,就決定打賭:如果是四季,客人向學生磕三個頭;如果是三季,學生向客人磕三個頭。
恰好孔子正從屋里走出來,學生向前問道:“老師,一年有幾季?”孔子看了一眼客人,說:“一年有三季。”這個學生快嚇昏了,可是他不敢馬上問。客人說:“磕頭,磕頭!”學生沒法,只好乖乖地磕了三個頭。
客人走后,學生迫不及待地問:“老師,一年明明有四季,您怎么說只有三季呢?”
孔子說:“你沒看到剛才那個人全身都是綠的嗎?他是螞蚱,螞蚱春天生,秋天就死了,他從來沒有見過冬天,你講三季他會滿意,你講四季吵到晚上都講不通。你吃點虧,磕三個頭,無所謂。”
曾教授講完這個故事后說,碰到那些不講理的人,你就會想到他是“三季人”,就不往心里去了,你還會生氣嗎?
是的,沒有必要與這種人生氣。因為,大凡“三季人”都是不講理的,如果你不“說謊”讓他一著,勢必無休止地爭吵下去,你會耽誤不起那個閑工夫,把寶貴的精力和時間毫無意義地浪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