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近年來,各地人口計生部門積極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決定》精神,扎實推進“強基提質”工程,大力加強隊伍職業化建設,取得了積極成效,為全面做好人口工作提供了組織保障和人才支撐。現將部分省(市)人口計生部門的做法編發如下,供各地參考。
順應時代要求 實施項目帶動 著力打造素質優良的人口社會工作者隊伍
近年來,河南省以實施國家人口社工項目試點為契機,著力打造素質優良的人口社工隊伍,為全面做好人口工作提供堅強保障。主要做法是:
一、統一思想認識,著力增強人口社工師隊伍建設的責任感、使命感
(一)加強人口社會工作是人口領域創新社會管理的生動實踐。人口計生系統探索人口社會工作新方法,有利于發揮社會工作系統化、多樣化、個性化解決群體問題和個體問題的專業能力,結合基層工作者零距離接觸群眾、第一時間反映人民群眾需求的專業優勢,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維護社會大局穩定。
(二)加強人口社會工作是人口計生工作轉型和機制創新的重要抓手。中央提出新時期全面做好人口計生工作的6大任務,迫切要求人口計生工作者加快社會管理創新步伐,用社會工作的新理念、新路徑,促進人口計生工作轉型、機制創新。
(三)加強人口社會工作是促進社會性別平等、實現出生人口性別均衡的有效途徑。加強人口社會工作,運用社會工作的價值理念、知識和方法,促進女性健康和社會地位的提升,對于實現社會性別平等與公平的目標,促使出生人口性別比趨于平衡具有重要意義。
(四)加強人口社會工作是人口計生隊伍職業化建設的重要載體。河南省把社工師納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技術職稱序列,在事業單位比照經濟師等職稱待遇,與工資待遇掛鉤,為基層從事社會管理和服務的人員建立了待遇上升的通道。
二、實施項目帶動,積極探索建立人口社工培養機制
2010年,國家人口計生委、香港樂施會《社會性別敏感的社會工作在人口計生領域的實踐:促進男性參與項目》確定河南省洛陽市為試點單位,為培養人口社會工作者搭建了良好平臺。2年來,在國家人口計生委國合司、人事司指導下,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制定了項目文本、項目實施方案、《人口社工選拔培養辦法(試行)》,初步確定人口社工培養對象60名。
(二)接受專家培訓,提升社工技能。先后舉辦4期人口社工項目培訓班,聘請香港樂施會、國家人口計生委、中華女子學院等知名人口社會工作專家授課。
(三)開展社區調查,了解民意訴求。編發《人口社會工作入門》、《農村婦女/村民小組手冊》,采取入戶走訪、匿名問卷調查,增強社會工作的針對性和融合力。
(四)開展5項活動,項目載體多樣。1.編排民眾戲劇“如果我家沒有男孩”,進行巡回演出,推動社區民眾淡化男孩偏好,轉變生育觀念。2.開展“我的村莊我做主”大討論,讓婦女參與更多社區集體事務,在村民公約中體現男女平等。3.開展“養兒真能防老嗎”社區討論,糾正男孩偏好的生育觀。4.進行“我家有女”交流活動,倡導女兒也是傳后人。5.組織參觀登封市“周山村婦女手工藝品開發協會”,學習建立婦女組織和參與社區事務的經驗。
(五)采取3項舉措,著力讓人口社會工作在中原大地開花結果。一是把人口社工師隊伍建設納入《河南省人口和計劃生育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2011-2020)》和《河南省人口和計劃生育隊伍建設“十二五”規劃》。二是開展大規模的人口社會工作培訓。三是組織動員社工師考試報名。及時轉發文件,鼓勵基層人員踴躍報考。
三、河南人口社工項目的初步效果
人口社會工作項目的實踐,為試點地區人口工作注入了新鮮血液,取得初步效果。
(一)意識形態發生可喜變化。民眾戲劇等一系列社會工作方法的實施,讓廣大群眾認識到人口計生工作是為廣大老百姓服務、謀福利的,計生人員在工作中以群眾迫切需要、現實關切為主,真正讓群眾感受到新時期人口計生工作的優質便利服務。
(二)工作方法發生深刻變化。民眾劇場等社會工作方法的引入,使廣大群眾感受到了溫暖,體會到了黨和政府的關懷與關愛,讓群眾真正接受到優質高效的計劃生育便民服務。
(三)隊伍面貌發生明顯變化。社工工作方法的引入,使人口計生工作者明顯感受到補充新知識的重要性,學習新知識、開闊新視野已經成為普遍共識。
(供稿單位:河南省人口計生委)
適應轉型需要 注重強基提質 推進干部隊伍職業化建設
近年來,陜西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落實人口計生隊伍職業化建設規劃和人才發展規劃,深化干部人事制度和職稱改革,加強干部教育培訓,加快職業化建設,提高干部隊伍綜合素質,為人口計生科學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撐。主要做法是:
一、突出能力建設,強化教育培訓
(一)抓好黨政領導和各類公務員教育培訓。
一是強化黨政領導培訓。堅持每年和省委組織部聯合,舉辦市、縣分管人口計生工作的黨政領導干部培訓班,提高各級黨政領導對新時期人口計生工作的認識。
二是開展公務員業務知識培訓和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每年舉辦縣級人口計生局長、服務站長和專業技術人員培訓班,對市縣人口計生領導干部每年輪訓一次。同時,利用“好醫生網站”開展醫學類專業技術人員遠程繼續教育,使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審和日常教育量化、規范化。
三是加強基層干部的職業技能培訓。三年來,全省培訓鄉鎮計生辦干部以及村專干3萬多人次,培訓駐陜部隊、大型企事業單位人口計生工作人員2000多人次。2010年、2011年組織1800多人參加了全國生殖健康咨詢師職業資格考試。
四是加強委機關干部的培訓。2008年以來,堅持每年舉辦軍轉干部、新任職干部、年輕干部專題培訓班,從去年開始在委機關舉辦學習交流大講壇,開展各種形式的讀書會,促使委機關干部爭相走上講臺,開展專題學習交流。
(二)積極實施繼續教育,提高專業技術人員素質。
一是抓好服務站技術人員的實習進修工作。2006年,按照國家人口計生委的要求,實施了“十一五”縣鄉服務站技術人員實習進修項目和“三千人才工程”培訓計劃。2011年啟動了“雙萬”培訓工作。
二是積極開展科技服務和信息技術大練兵活動。2010年,舉辦了全省科技比武和信息化建設比武,11個地市2600多人參加了節育技術專業的現場操作、基礎理論考試和B超、護理、檢驗、信息技術等科目的比賽。通過技術比武,調動了全省技術和信息人員學業務、強技能的積極性。
二、深化職稱改革,加快技術服務隊伍職業化建設
堅持以深化職稱改革為突破口,以完善技術職務序列、建立評聘長效機制為載體,積極探索專業技術職業化建設的新路子。省職稱改革領導小組在人口計生委專門設立了高評委,調整了原有的專業技術職務分類,形成了計劃生育技術、檢驗、影像、護理、宣傳教育、藥具等6個專業序列,各專業職務層次分別設正高、副高、中級和初級,覆蓋了人口計生專業技術崗位和職務層次,提高了專業化程度。
三、創新體制機制,推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一)實施基層人才振興計劃。2008年,經積極爭取,我省將鄉鎮計生服務機構人員配備列入《陜西省“十一五”期間農村基層人才隊伍振興計劃》。各市、縣人口計生部門積極協調落實招聘計劃,提高了基層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水平。
(二)改革干部人事管理。2009年,在委機關進行了處級領導干部輪崗競崗,進一步優化了干部年齡和知識結構,激發了隊伍活力。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下發了《關于全面加強農村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意見》,落實了縣鄉服務站職能,明確規定對村計生專干報酬采取“直通車”的形式按月撥付到位。
四、加大經費投入,完善職業化建設保障機制
在經費緊張的情況下,堅持以事業發展為重,優先保證隊伍職業化建設資金。從2006年開始,給全省538個鄉鎮中心站、縣級及參加 “三千人才工程”進修實習的人員在國家補助的基礎上,每人再補助500~2000元,省內自己推薦的培訓人員每人補助4000元。各市、縣也出臺了一些獎勵補助政策,激發了基層干部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供稿單位:陜西省人口計生委)
(編輯 劉小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