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盟友與鄰國,拿破侖與堂吉訶德,在奧運年,突然爆發了一場口水大戰,且不斷升級。是為“玩偶戰爭”或“玩偶危機”。西班牙人見到法國人就要求道歉,而傲慢的法國人怎會低頭。唯恐天下不亂中,一切等到倫敦奧運會上拼個真章。
原因?
歐洲的社會學家、政客、網民一起探討,總結出玩偶戰爭的幾點要素。
1 西班牙人總覺得法國人刻意嘲弄他們,據說源自1808年,馬德里人民起義,反對拿破侖的軍隊。法西之間每隔一段時間就要鬧騰。上世紀末,法國農民守在邊境,襲擊西班牙裝滿的水果蔬菜卡車……據調查,“高盧人”在西班牙人心目中的印象次于英國人、美國人和德國人。
2 法國人有玩偶軍隊,而西班牙版的玩偶節目在2008年廢止,因為不能嘲弄的人太多,比如國王。法國人覺得玩偶都是戲說,薩科奇的玩偶每晚都要出鏡,而西班牙人太認真。
3 口水大戰檢驗社交網絡時代。美中在熱捧林書豪,而不太喜歡籃球的歐洲人得找個話題。
4 西班牙人覺得法國人艷羨其運動成績,“嫉妒心太重”;法國人覺得西班牙人太護短,“孔塔多都被禁賽了還喋喋不休”。或許,兩邊都沒說錯……
5 在經濟危機的語境下,加索爾、納達爾、孔塔多、足球群星都是西班牙人的精神慰藉,而法國人非要將其奪走……
6 西班牙政府正在修改勞動法,將民眾的不滿引向法國,很好。
7 法國西班牙的體育實力相當:1992年以來,西班牙1次世界杯、1次歐洲杯、6次冠軍杯、8次環法冠軍、2次F1世界冠軍、19個網球大滿貫、87枚夏季奧運會獎牌、0枚冬季奧運會獎牌;法國1次世界杯、1次歐洲杯、1次冠軍杯、1次F1世界冠軍、4個網球大滿貫、178枚夏季奧運會獎牌、44枚冬季奧運會獎牌。
8 馬德里屢敗屢戰,正申辦2020年奧運會,禁藥問題太敏感。
2011年11月18日
法國《世界》報,雅尼克·諾阿提到了西班牙人的“魔力藥水”。“這年頭,沒有魔力藥水,就贏不了。別再虛偽了。”
2011年11月19日
法國體育部長大衛·杜耶說諾阿的言論“危險,無證據”。杜耶代表法國向西班牙籃協主席道歉。
2011年11月20日
納達爾的叔叔托尼·納達爾反擊諾阿,“諾阿居然敢詆毀西班牙運動員,他不值得尊重”。納達爾隨后說:“諾阿言論愚蠢,小兒胡言。”
2011年11月23日
西班牙前網球球員桑切斯,諾阿的朋友,發表《致諾阿的公開信》。
2012年2月6日
體育仲裁法庭對孔塔多禁賽,取消環法冠軍頭銜。法國Canal+電視臺的玩偶新聞節目Guignols播出如下畫面:納達爾往四驅車油箱內尿尿,當做汽油用。最后畫面是西班牙各體育協會的logo,“西班牙人獲勝并非偶然”。
2012年2月8日
《世界》報社論:“西班牙得正面禁藥問題。”西班牙網協表示要起訴Canal+電視臺。同一天,玩偶節目新一期:納達爾在為孔塔多寫請愿信,用筆是一支巨大的針管。結論:“西班牙唯一沒吃禁藥的東西,是它的經濟。”
2012年2月9日
納達爾說:“這不是針對我的戰爭,不針對任何人。而是針對西班牙和西班牙體育。”
2012年2月10日
西班牙《馬卡》報用8位西班牙體育明星做頭條,用8頁做了“玩偶戰爭”。
2012年2月13日
塞維利亞與皇家社會的比賽,塞維利亞球衣上寫上了“自由、平等、優越”,篡改法國信條“自由、平等、博愛”,諷刺法國。
2012年2月14日
西班牙體育部長沃特說:“西班牙確實面臨禁藥問題。”而西班牙國王卡洛斯在接見西班牙戴維斯杯隊伍時,說:“那些玩偶都是白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