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下午,嘉興市秀洲區王江涇鎮舉行了浙江省首批小城市培育試點——江南濕地新城推介會,來自長三角地區60多家知名企業的客商代表觀看了小城市建設宣傳片,聽取了宜居宜游宜商的江南濕地新城規劃介紹。
王江涇鎮,享有“浙北明珠”美譽,位于江浙兩省交界處,距上海、杭州、蘇州和杭州灣乍浦港均在一小時交通圈內,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交通優勢。自南宋以來,王江涇鎮是遠近馳名的絲綢貿易集鎮,日出萬匹,店坊林立,市街繁榮,被譽為“衣被天下”的絲綢之府。境內港、河、浜、蕩縱橫密布,京杭大運河穿鎮而過。全鎮區域面積127.3平方公里,去年規上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32億元,同比增長27%。曾先后獲得“中國青魚之鄉”、“全國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鎮”、“中國織造名鎮”、“浙江省小城市培育試點鎮”、首批“浙江省風情小鎮”等榮譽稱號。
該鎮堅持以科學規劃為引領,高起點編制各類規劃,委托南京大學城市規劃院編制127平方公里全域規劃、委托上海同硯建筑規劃設計公司完成20平方公里濕地新城規劃。在《秀洲區王江涇鎮小城市試點(2011-2013)三年行動計劃》中,明確了王江涇鎮的發展定位是立足長三角,打造“中國織造名鎮、江南濕地新城、浙北商貿重鎮”。
水是王江涇的靈魂,由水衍生的傳統文化“江南網船會”影響力逐年增長,每年都吸引數十萬名游客觀看。王江涇鎮黨委、政府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濕地生態條件及千年運河古鎮的文化積淀,大力營造生態濕地景觀,著力提升農耕濕地效益,深入挖掘文化濕地內涵,面向長三角區域和嘉興大市區,建設一個以運河為中心、以蓮泗蕩為依托,注重環境品質,突出商務會議、休閑度假和生態居住三大主題的江南濕地新城。
王江涇鎮黨委書記、北部濕地管委會副主任陳天榮表示,作為浙江省27個首批小城市培育試點之一,王江涇鎮以“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形式,按照小城市試點“三年行動計劃”,梳理出總投資86億元的140個重點投資項目,集聚人氣和商氣,實現由“鎮”向“城”的跨越式發展。
按照小城市空間布局,未來三年將打造“一城三區兩帶”,即江南濕地新城,以運河為中心,包括東、西兩翼,總面積約20平方公里;新興產業培育區,重點發展精密機械,品牌家具產業;傳統產業提升區,重點引導傳統紡織產業,逐步形成集聚和提檔升級;“退二進三”轉型區,重點引進商貿、房地產等項目,為新城提供必要的配套功能;濕地保護帶,重點修復和保護水環境,合理開發種養結合的濕地農業;都市農業帶,重點發展水果、蔬菜、花卉等休閑觀光都市農業。
推介會上的項目讓眾多客商看到了商機,王江涇鎮區位優勢明顯,加上政府大力支持,他們對投資項目很感興趣,并表示還將引薦更多的企業家共同參與投資小城市建設。
據介紹,目前王江涇鎮工業經濟已形成紡織、印染、機械家俱、熱電四大產業。紡織產品結構不斷優化,產業鏈不斷延伸,恒盛化纖、凱邦綿綸、天之華渦淪紡三個總投資15億元化纖項目的開工建設,實現了化纖原料生產零的突破。同時,該鎮積極拓展農業的經濟功能和生態功能,農業經濟穩步增長。全鎮土地流轉面積達33906畝,蓮藕、南湖菱等水生作物面積已發展到10968畝,“藕十黑魚、甌江彩鯉、泥鰍”等種養結合面積達到1649畝,還建成了以賞荷為特色的省級現代農業觀光綜合示范園,以種養淡水蝦、青魚為主的秀洲北部濕地農業綜合示范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