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紡織材料交易中心成功上線,成為我國紡織行業交易模式變革的一個里程碑,不僅為行業交易模式創新作出了積極的探索,也是實現工業化和信息化相互融合的典范之作,并為實現上下游產業緊密互動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3月17日,中國紡織材料交易中心上線儀式暨2012中國(無錫)紡織材料交易與電子商務峰會在江蘇省無錫市舉行。經過兩年多籌備,紅豆集團和無錫紡織材料交易所共同發起創建的“中國紡織材料交易中心”在全球電子商務的商海里揚帆啟航,這一新型商業模式將開創紡織大宗商品交易的新局面。這是中國紡織材料專業市場上,第一個以現貨交易為主的第三方電子交易平臺,該項目將致力于打造成為華東地區、全國、乃至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紡織材料交易中心。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王天凱認為,紅豆集團在轉型發展、創新服務方面又邁出了一大步,中國紡織材料交易中心這一行業信息化平臺的建設,有利于以更高效、務實的交易服務體系,服務于行業企業和采購商,服務于紡織行業流通效率的提升,將為行業發展創造更大價值。
“中國紡織材料交易中心”上線,對我國紡織行業來說,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件。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胡德平,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朱宏任,江蘇省副省長史和平,無錫市市長朱克江等領導和紡織業界代表見證了電商時代這一創新商業模式的橫空出世。與會嘉賓還就“電商平臺應如何建立適合企業發展需求的服務模式”、“如何通過運營模式的創新重建產業競爭力”等行業關心的重點問題進行探討,共同為中國紡織原材料流通模式創新發展出謀劃策。
電子“布碼頭”填補行業空白
去年,國家商務部公布調查資料顯示,未來五年,電子商務交易額將呈每年20%的增長態勢。預計到2012年,國內電子商務交易額可達12萬億元人民幣。電子商務巨大的發展潛力,是中國紡織服裝行業轉型升級的最佳選擇之一。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去年底也明確地提出了紡織強國的核心戰略目標。有關專家學者認為,我國建設大宗商品第三方紡織市場的機遇非常好,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有如此巨大的市場份額。《電子商務“十二五”規劃》指出,電子商務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子商務的廣泛應用有利于推動紡織服裝產業流通模式的創新和流通效應的提高,促進了紡織行業的轉型。正是基于對未來市場發展的前瞻思考和敏銳地把握機遇,紅豆集團搶先邁向電商時代,中國紡織材料交易中心于2011年底批準成立的,該中心注冊資金2億元,列入江蘇省、無錫市的重點建設項目。中國紡織材料交易中心上線,填補了中國紡織材料專業市場電子商務流通領域的空白,有利于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國際經濟形勢下,規避現貨交易的價格波動風險,保證大宗交易市場健康運行。
無錫是歷史上有名的“布碼頭”,而中國紡織材料交易中心的成立,就是要通過電子商務這一現代手段把無錫打造成“電子布碼頭”,再現昔日“布碼頭”之繁盛。紅豆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周海江表示,“中國紡織材料交易中心”這一新興商業平臺,聚焦全國乃至全世界目光。同時,有利于服務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的發展;有利于積極推進我們從紡織大國向紡織強國的轉變。
據統計,目前,我國至少有3000萬以上人員從事紡織服裝行業,也是全國各行業中間企業最多的一個行業。在勞動力成本逐漸上升的情況下,小微企業生存環境壓力增大,競爭力也有明顯影響,而“中國紡織材料交易中心”特別是為小企業提供第三方平臺,搭建起集電子交易、信用支付、倉儲保管、物流配送、融資服務、質量監管、品牌推廣于一體的一站式服務,從而有效降低實體經濟的交易成本,為供需雙方提供便利、便捷、透明的服務,也有利于紡織業新材料、新工藝的應用。
高效安全的創新商業模式
“紡遍天下客戶,織通全球財富”,這句廣告詞體現了“中國紡織材料交易中心”的雄心。該中心將如何發揮便捷、高效的電子商務優勢?記者了解到,其交易的方便,如同我們現在在淘寶網購物一樣輕松。
“中國紡織材料交易中心”整個交易共分為購買、打款(第三方結算銀行)、驗貨(第三方質量監管)、確認收貨、支付等幾個環節。第一階段的交易,從搜索貨品到完成交易,整個過程大概只需20分鐘。用戶登陸中國紡織材料交易所中心第三方電子交易平臺并輸入用戶名和密碼后,可成功進入羅列了數百家供應商產品的資源選購頁面。系統自帶檢索功能,需要何種規格的產品和數量,只要在搜索引擎中輸入幾個關鍵詞,便可輕松查閱。輸入購買數量后,系統立即顯示總貨款,只要點擊確認購買,系統便自動生成一張電子訂單,同時還提供電子購銷合同的下載。訂單內容確認無誤之后,根據系統提示簽署電子合同,并在線支付貨款,整個過程便捷高效。
第三方結算銀行賬戶的開設,可規避風險。中國紡織材料交易中心還聘請了國家級專業的質檢機構,作為第三方質量監管,提供整套的質檢服務。另外,采購商也可憑著電子提貨單,進行實地驗貨。萬一買賣雙方在交易過程中出現糾紛,交易中心將進行協調工作,而在協商無法解決的情況下,也將有專門的仲裁機構出面處理。而傳統貿易中,供貨商一旦遇到庫存積壓,便有可能陷入資金緊張甚至資金鏈斷裂的窘境。如今,通過中國紡織材料交易中心與工商銀行等合租開展的倉單質押、訂單融資、保兌倉融資等業務,交易商的融資渠道也將得到大大拓寬,為融資艱難的中小企業提供新的渠道。
因此,這種現貨電子交易新模式,不僅能提高交易效率、降低成本,還能使紡織材料貿易流通更加協同高效。在中國紡織材料交易所的平臺上,不同的品種可以形成優勢聯盟,倉庫、配送、銀行、監管實現完全一體化運作。目前,該中心已吸引國內紡織業領軍企業150余家,2012年交易額預計可達數十億元,3至5年后將預計實現年交易額500至1000億元的目標。
中國紡織材料交易中心負責人表示,該中心希望通過整合國內外紡織材料資源,逐步將交易中心打造成市場價格動態、企業供求等資訊的權威發布平臺,適時參與全球商品定價,謀求在國際市場的話語權,打造成為全國乃至全球最先進的交易中心,領航中國紡織交易市場,成為全球紡織材料的定價中心。
專家熱議
中國紡織材料交易中心是我國紡織工業在營銷渠道建設上尋求突破的積極嘗試,也是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升改造傳統產業、加快工業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推進紡織工業轉型升級的有益探索。中國紡織材料交易中心地處紡織工業發達的長三角地區,紡織企業云集,以化纖紗布為主的大宗商品的電子交易平臺的運營,對加強原料市場信息交流,暢通原料采購渠道,降低企業交易成本,整合全國紡織資源,發揮集群優勢,促進物流倉儲配套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工信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朱宏任
通過應用信息網絡技術,建立面向供應鏈上下游合作的信息系統,從而促進銷售環節和生產過程的優化;建立科學高效的物流配送體系,提高市場快速反應能力,這無疑對行業提高運行流通效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流通分會會長夏令敏
紅豆集團是業內實力雄厚的大型服裝企業,與上游產業息息相關,也充分了解終端產品對原料的需求走勢,這對開展原材料交易而言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同時,這對于紅豆集團的業務領域也是一個有益的拓展,有望成為集團經營業績的新增點。
——中國紡織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孫淮濱
隨著電子商務技術和業務的成熟,成立一個采用電子商務模式交易的紡織材料交易中心,不僅改變了以往通過電話交易的傳統模式,并且為國外客商搭建了平臺,便于他們找到所需要的原料,有利用促進我國紡織品的出口。
——中國長絲織造協會副會長、秘書長王加毅
紡織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反映出商務電子化的不斷成熟,商務電子化正在從消費端的網購習慣養成,逐步影響到供應鏈的信息整合和原材料電子化交易實施。
——廣州大卓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齊憲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