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說,這個月上海就下了兩場雨,一場15天,一場14天。“清明時節雨紛紛”本就是個非常正常的情況,總比朋友抱怨北京下了場莫名其妙的雪來得好。
當然對于已經習慣于江南梅雨季節的我來說,這整日的陰霾也不能算前所未有了,但影響心情卻也是在所難免的。雖不敢說如歐陽修那闕《蝶戀花》中所描寫的“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那般低落,卻也不再是“為賦新詞強說愁”那般矯情。以前長輩們總是說“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但正如別人所說,生活就像心電圖一樣,如果平靜無奇了就表示生命結束了,不是這樣嗎?
二戰后的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年輕時有過這么一段軼事。說他有次和朋友打牌因為連續幾把臭牌就開始抱怨起來,他的母親在一邊教訓說:“發牌的是上帝,不管什么牌抱怨是沒用的,你需要把爛牌打好。”這種把爛牌打好的態度,自然是值得學習的,但更讓我欣賞的卻是另外一種大同小異的應對模式。
前段時間大紅大紫的黃西在他的自傳中寫道:“幽默是面對不完美人生的最好方式”,這樣的態度讓我更加覺得親近。畢竟生活不但是為別人而活著,也更是為自己而活著。幽默不但是需要應對生活的樂觀面也需要面對生活的痛楚,這樣的人生旅途才能更歡樂更有意義。
雨依舊在淅淅瀝瀝的下,辦公室里人也依舊在吃著草,擠著稿,生活也依舊在繼續不管快樂也好痛苦也罷。沒人知道明天會不會天晴,但笑著面對總比抑郁著心情來得好,幽默著說笑總比哀怨地抱怨來得好。
盡管不是微笑著事情就可以過去的,但卻可以是微笑著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