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杯帆船賽
美洲杯帆船賽歷來是最頂級的體育賽事之一,它的頂級不僅僅是體現在所有參加美洲杯帆船賽的選手一定都是我們這個星球上最出類拔萃的船長和水手,更多的還體現在它那絕對的高科技含量,同時它還是匯聚了一些世界最有價值品牌和贊助商的盛宴。如果沒有那些頂級贊助商的參與,美洲杯各個賽隊就不可能去研發最先進的賽船和賽帆,以及聘請到那些職業水手來參賽;而同時美洲杯這個賽事又提供這些頂級贊助商們一個盡情展示自己公司和品牌內涵的超級舞臺,這些絕對是競技體育和商業推廣完美的結合。
第32屆和第34屆美洲杯帆船賽中丟都出現了中國之隊的身影,雖然到目前為止中國之隊的戰績不是很理想,但至少已經代表我們中國人也開始進入了美洲杯的殿堂。我相信這些都讓世界帆船屆的朋友們感受到了來自這個曾經是世界航海大國開始重新覺醒所帶來的力量了,同時也對我們國內帆船運動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只是目前我們看到美洲杯中國之隊里,絕大部分都是外國水手,包括賽隊管理人員也是以外國人為主,這些都充分說明了我們國內大帆船運動和比賽方面目前還非常缺少真正好的全面的水手和真正懂行的管理人員,美洲杯對中國航海屆來說,的確是件還“為時過早”的挑戰。中國也許還需要約15-20年才能出現一支主要都是由中國水手組成并且初步具備和國外強隊抗衡能力的美洲杯隊伍,甚至還會更久,因為我們在帆船的很多方面還“落后”約30-40年,特別是在帆船的理念和系統知識等方面,這些都不是靠短期的“拔苗助長”方式就能追趕上去的。
Volvo Ocean Race
沃爾沃環球帆船賽
如果把美洲杯帆船賽和賽車界的F1汽車比賽相提并論,那沃爾沃環球帆船賽(沃帆賽)就是賽車界的“巴黎-達喀爾”拉力賽。前者比的是短兵相接的拼刺刀,后者就是一場海上馬拉松,是個對水手體能和意志的終極考驗。
今年的沃帆賽第一次有了冠名為“中國三亞”的中國隊參賽,也第一次有了真正的中國水手在船上參賽。我曾有幸被“三亞號”的船長第一個邀請成為在船上比賽的中國水手,最終因為和其它賽事日程沖突而只能遺憾地放棄了參賽機會。
和對美洲杯的判斷一樣,我認為這樣頂級的職業賽事對我們中國航海屆來說,也還是為時太早了。我們國內目前真正意義上一次性用帆船完成環球的水手名字屈指可數,更不用說還要具備非常全面綜合實力的職業水手了。所以幾乎無法想象能在短期內組合出一支以中國人為主的沃帆賽賽隊。
上屆沃帆賽中郭川、黃劍作為媒體船員參與了沃爾沃環球賽“綠蛟龍”號的航行,郭川也在2011年剛剛完成了單人6.5米帆船橫渡大西洋的比賽(這是個很了不起的成績),現在又有Tiger滕江和作為主帆搖把手參與到“三亞號”的比賽中,相信他們積累的經驗和知識都會有助于推動國內離岸帆船賽方面的發展。
Clipper Round the World
克利伯環球帆船賽
克利伯環球帆船賽主要是針對業余航海愛好者(甚至是之前并沒有過帆船經歷的愛好者)而組織的,每年約有500多名業余航海愛好者在經過四級克利伯賽事培訓認證之后,跟隨10條68英尺的單體帆船去完成自己的航海夢想,其中有部分水手還完成了自己的環球航海夢想。
我們青島至今已經連續4屆和克利伯賽事組委會簽約,成為該賽事的承辦地之一,同時也冠名贊助了其中的一條賽船—“青島號”,先后多名中國業余航海愛好者得以在青島號上實現了自己的航海夢想。我有幸參與到2011-2012年克利伯環球帆船賽“青島號”中國水手選拔活動中,最終以選拔賽第一名的成績成功入選了青島號陣容,出征這屆克利伯賽事第四賽段比賽。
在出征之前,我們入選的水手都到英國參加了為期3周的專業帆船培訓,讓我們學到了許多很好的帆船系統知識,特別是離岸帆船賽的知識和技能,這些知識和技能恰恰都是我們目前國內所欠缺的,特別是在對待航海安全這個問題上。
我也剛剛完成了2011-2012年度克利伯環球帆船賽從新西蘭到澳大利亞的賽段比賽,期間戰勝了各種天氣和海況,取得了還可以的成績。
克利伯帆船賽是建立在商業運作模式上的針對普通人的航海比賽,我個人覺得其間有很多好的思維和模式值得我們在國內借鑒,雖然這樣的比賽的競技水平還不如美洲杯和Volvo賽事,但卻是在真正扎實地推動和普及帆船。因為這樣的比賽或平臺才是真正幫助業余水手或普通人去接近帆船和航海,并且最終能幫助更多的人實現他們航海的夢想。我也已經知道有不少航海屆人士在籌劃著搞些區域性甚至是環中國海的帆船拉力賽了,我也希望不遠的將來,中國也能出現類似悉尼霍巴特或法斯特奈特那樣類型的具有較大挑戰難度的帆船離岸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