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被選定的船廠是一家有著悠久歷史的老廠,常年的小型船舶建造為這個工廠帶積累了相當的經驗,同時也留下了不少老體制所帶來的疑難雜癥。工廠看好游艇產業,希望在這個行業能有一番作為,而對Preben的夢想也頗為欣賞。很快雙方就達成了協議,船廠正式加入到項目將建造的行列。
雖然是有悠久歷史和豐富經驗的船廠,但是對于游艇,他們還是完全陌生的。并不是所有的船廠都適合建造游艇,而如何去判斷哪些船廠才是合適的呢?
從硬件條件看,高質量的室內建造場地、合適的施工設備和起重能力、合格的設計和施工人員這都是基礎條件。
室內場地是保證游艇施工質量,尤其是外表面質量的重要條件。大部分船廠會很難理解為什么作為涂裝這類通常在室外進行的工作需要全程在室內進行,并且需要控制溫度濕度。但只有真正做到這樣,才能夠控制環境條件,從而獲得最優質的表面質量,減少腐蝕的影響,做出真正優質的游艇。
施工設備方面,匹配性非常重要,生產萬噸輪的船廠,能力雖然能夠輕松應付幾百上千噸的游艇,但是太過冗余的或者不適用的硬件和大型設備將導致使用成本過高而產生虧損。
工廠設計人員是游艇建造重要的質量保證,承擔著將廠外設計進行消化并指導生產的重要作用。國外的優秀游艇廠有著完善的技術團隊,他們掌握著建造真正核心的工藝,這些團隊甚至能夠獨立完成整條游艇的設計。因此國外設計師與工廠的設計界面與國內有很大的差別,在國內工廠將希望設計師提供比國外設計深度多很多的內容,來指導自己的生產,這也是國外船東拿著國外圖紙在國內屢屢碰到問題的重要原因。
有了基礎條件,更為重要的軟件條件顯現出來,那就是要有合適游艇建造的管理體制。中國的船舶建造往往以低成本、高效率而聞名于世,但與之相伴的還有質量管理上的缺失。要完成優秀的游艇產品,同時能保證工廠的健康運行,需要有與之匹配的管理體系。這包括責任落實到人的項目管理體系(包括項目經驗積累)、完善的質量控制體系、優秀的倉儲管理和物流體系以及合理的能夠提高質量的人事體系等等。諸多的體系對共產管理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針對游艇項目的這類體系又并不適應于針對質量要求較低的重型工程船舶的建造。如果沒有很好的協調各種管系,就會產生建造游艇周期過長,利潤還不如漁業船舶的現象。
總而言之,適合的生產設施條件配以適合游艇項目的各種管理體系,才有可能造出優質的游艇。
順利交底以后,應Preben的要求,船廠完成了船體結構的工廠設計,立刻緊鑼密鼓的開始了鋼板的切割和焊接。船體的施工進度很快,鋼板被數控切割機切成了指定的形狀,一邊焊工們將這些零碎的鋼板焊接成一個個結構部件;另一邊,一些經驗老到的老師傅們用木板、木條做成了船體每一檔的形狀,再與焊工們配合,有的用彎板機,有的直接用水火彎板的方法,將船外板完成需要的形狀,等待著拼接。
施工交底是重要的環節,是設計師和船廠對項目設計的移交。這個過程之后,除非船東有技術性的修改,往后的設計工作就移交到了船廠。船廠需要了解設計師的設計意圖,并確認設計時提供的圖紙能夠讓船廠順利完成其生產設計。
當設計完成后,第一步工作就是鋼板的切割和被稱之為“小合攏”的結構件的制作。期間雖然到廠的完整鋼板能看到指定的批號,一旦切割開之后,這些鋼板就必須統一存放,避免和別的項目的船板有所混淆。管理優秀的船廠會非常謹慎的處理每一個項目的材料和邊角材料,統一存放與一定區域,便于將來施工和整改時確保所用鋼料的一致性。
對船體質量的檢查從小合攏就已經開始了,焊接流程、焊接材料、焊接后的處理等等,構件完成后,檢驗人員需要對所有部件進行檢驗,以確保結構部件的加工質量滿足要求,并已經進行了合適的防護處理,然后才能夠進行下一個階段。
30米的游艇被拆成3個分段分別組裝。由于有很大的底部龍骨,船被底朝上地進行建造。骨架被像積木一樣慢慢的搭建起來,看起來像一條潛伏而動的魚。而外板則一塊塊地貼在骨架上,焊縫縫合了外板,游艇在一個個辛苦工作的日子里,慢慢成型了。
最終,我們迎來了意大利驗船師的船體檢驗。回想這段時間的辛苦工作,與船廠工程師還有工人師傅一次次的討論和整改,讓一群從未接觸過游艇的人慢慢理解何謂“游艇的標準”,這一切在意大利人看到光順船體而感嘆原來中國人能夠做出這樣的產品時,都變成了我們的自豪和信心。雖幾經波折,但事實證明,中國人能夠做出令國外專家滿意的游艇產品,達到他們的質量標準,這對我這個中國游艇人來說是無比巨大的鼓舞。
其實國內外的游艇施工質量標準并沒有很大的差別,如果比較國內和國外焊接質量標準,我們會發現其實兩者都是基于國際通用標準,并沒有什么差異。最終產品質量的差異其實在于生產過程中對標準的堅持和品質管理的力度。在這個項目中,達到國外標準的船體施工質量,需要的僅僅是合理的工藝、施工時略微仔細的態度以及高頻率的質檢。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游艇是定制化奢侈品,因此對定制化或者非標準部分的工程研究和施工,需要進行現場工藝的設計和開發,這對船廠的技術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雖然通過很多的努力完成了船體部分的建造,但這只是長征的第一步。設計時缺少設備資料的問題在這個時候終于顯露出來。終于意識到這個問題的Preben終于開始讓設計人員和設備上進行溝通。但顯然這個時候的溝通受到船體結構的限制,變得非常困難。因為已經完成的施工部分不能夠隨意修改,任何配合設備安裝的修改就必須經過復雜的修改及認可過程,大大限制了設備安裝的靈活性;同時由于許多設備是國外直接進口,而沒有通過國內的代理商進行采購,船廠又沒有同種設備的安裝經驗,因此缺少安裝調試服務這個部分,讓設備的安裝變得異常艱難。
與船廠工程師們日以繼夜的優化設計,補充剛剛到手的設備安裝資料,這消耗了非常多的時間。但這個過程也是非常有趣,因為船廠的工程師們開始感受到游艇設計的樂趣和所謂“價值設計”的含義,這與他們之前趕工完成千篇一律的圖紙不同,游艇的設計給了他們一個體現自己真正設計能力和才華的平臺。
兩個重要的消息讓本已焦頭爛額的進度變得不可避免的拖延了。美國的主機供應商突然的資產重組而退出船舶主機領域,同時船廠的改制也讓所有的項目都幾乎停滯。雖然游艇項目拖延進度是經常發生的,但這樣的情況并不多見。
繁重的施工變成了辦公室內的一次次的進度會議,船廠一方面忙于改制的工作,一方面開始協調供貨期的調整和整體進度的計劃。誰也沒有想到這個過程進行了1年時間。
終于,船廠的改制全部完成,遷入了新的場地。雖然遠離原來的市區,但是場地增大了很多,生產設施也是全新的。封存了一年的船體再次拖出了車檢,兩臺碩大的吊機將船吊入大海,由一條拖船拖向新的廠區。這是船廠一個時代的結束,這個命運多舛的游艇開始了另一個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