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聽到關于安迪·穆雷的好消息還是壞消息?
好消息是,終于有人打破了羅杰·費德勒和拉法·納達爾兩巨頭對男子網壇長達5年的壟斷統治。壞消息是,可惜打破這一局面的人不是穆雷,而是25歲的塞爾維亞人諾瓦克·德約科維奇。18個月前,30項大滿貫賽事中,費納二人共贏得25個冠軍。雖然法網決賽最后輸給納達爾,但在最近的6項大滿貫賽事中,德約科維奇仍就贏得4個冠軍,并且毫無爭議地成為世界第一。事實上,德約正追尋著利昂內爾·梅西的腳步,成為這個星球上最偉大的體育人。
一個令人尷尬的問題隨即出現。如果德約可以做到,從出色、優秀變得非凡、偉大,為什么穆雷不可以?問題的答案不僅涉及運動生涯,更關乎每個人的人生命運。作為個性已經成型的成年人,難道真的可以改變性格?
乍一看,德約身上并沒有顯著的變化。以前的德約是一名才華橫溢的后進生。20歲出頭就贏得澳網冠軍,他似乎注定要成為一名偉大的球員。但是,澳網奪冠后,他的職業生涯卻停滯不前。重壓之下,他的二發絲毫沒有威脅力;而被動階段,他那易怒情緒也會被點燃。德約的火爆脾氣與費德勒的紳士安靜以及納達爾的頑強抵抗形成鮮明對比。
德約情緒化特征明顯。運氣不佳時,他會翻白眼,抬起無辜的雙眼仰望天空,抱怨倒霉的運氣。也會陷入狂躁的自責。如果遇到由最初失誤引發的丟分,易怒脾氣會瞬間爆發。看德約自責,你會體驗到什么叫做震撼,像是一輛行駛安全的汽車,瞬間引爆引擎。
但究竟是什么促使德約完成了驚人的自我革命?在技術上,他可能有所改變(他曾經連續在7項決賽中戰勝納達爾),但是在很多方面,他仍然是以前的德約,完全相同的人。當你觀看德約打球,你會不禁感嘆:他并沒有變。我怎么能這么淡定?雖然有一點生氣。看著他大口喘氣,幾度瀕臨崩盤,但最終化險為夷,他就像被施展了魔法。他那招牌式的捶胸頓足和仰天長嘯成為心理戰術的重要籌碼。過去對手們對他的易怒習以為常,現在他具有卓越的預判能力。以前情緒化是他的致命缺陷,而如今情緒成為積蓄力量的源泉。簡而言之,他完成了自我革命。
這就是德約的潘多拉盒子。他從面對壓力退縮的男孩成為終極鋼鐵人,但他仍然秉持著以前的表達方式、爆發力,還有不可預知的人類身軀。經過神奇的煉金術,相同的心理元素組合已經升級為具備超凡力量的基因整體。他以前的比賽缺乏這種基因,但現在不僅充分補充,而且它變得不可被擊敗。
遺憾的是,安迪·穆雷一直也在嘗試這種改變。我嘗試站在穆雷的立場發言。每個人都要求穆雷“像德約那樣”,甚至建議他采用德約的膳食食譜。但如果穆雷仔細思索德約的自我救贖之路,就會發現德約之所以變得偉大,并不是復刻了費德勒或是納達爾,而是完成了自我升級,成就更偉大的德約。不是變成小費德勒或納達爾二代,而是成為獨一無二的德約。
這正是穆雷需要做的。他必須要堅持做自己。他必須變得更強壯、更善于表達自我。這需要偉大的改變,更不可缺乏頑強的毅力。作為一名職業運動員,必須要培養這種微妙的平衡能力,確保具備足夠的自我提升空間。穆雷并不缺乏力量。作為一名板球運動員,當我試圖在比賽中做出小小改變時,我經常會失去力量。總而言之,會存在迷失自我的風險。
關于穆雷的批評大多聚焦在他那蠻橫的肢體語言。但他無需擔心這些讓他變得更獨特的特質,更無須試圖改變這些舉動。穆雷永遠不會模仿費德勒天生安靜的氣質,也不會成為納達爾那樣“目光專注的拳擊手”,更無需復制德約的傳奇經歷。他可以充分挖掘內心蠻橫、冒險的蘇格蘭男孩氣質,并完成偉大的變革。
我們無法預測完成自我升級的穆雷會有多么出色。但他確實可以變得更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