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炮兵團軍營,倫敦奧運會射擊館,位于倫敦東南方向格林威治公園附近。它是在草坪上臨時組建而成,臨時場館,奧運會后被拆除。1金2銀3銅,4月倫敦奧運測試賽,中國隊排名第五。排除技戰術因素,糟糕的場館設施、寒冷的天氣、擁擠的交通……槍手們更想念北京射擊館。
北京射擊館,北京奧運會射擊比賽館。坐落西山腳下,東臨西五環高速公路,南鄰香山南路,西接亞洲電視制作中心,背面是西山翠微山脈。風景如畫,群山綠林,建筑面積4.8萬平方米。奧運會后交由射擊中心使用,除承擔國際賽事,也是國家隊常年訓練基地。
2004年7月開工,2008年正式竣工,清華大學建筑研究院院長莊惟敏認為,這是中國最好的射擊館,規模最大、靶位數最多、項目最全。設有50米靶位80組,25米靶位14組,10米氣槍靶位96組,10米移動靶位6組,還有10個決賽套用比賽靶位。
中心園區入口處設計成原始狩獵工具,弓弩形態,建筑外圍的遮陽百葉窗宛如林間“獵人小屋”,與狩獵射擊主題交相輝映。這座綠色宮殿設計靈感來源于設計師的林間散步。漫步在綠樹成蔭香山腳下,大自然的力量令他感動。回歸綠色自然成為設計主題。

2008年奧運會首金,女子10米氣步槍。9.9環,總成績503.5環,捷克選手卡特里娜·埃蒙斯喜極而泣。她輕輕拭去眼角的淚水,和愛人馬修·埃蒙斯緊緊相擁。四年前馬修意外丟靶,中國選手賈戰波收獲金牌。但意外卻讓他收獲愛情。四年后,在北京西山腳下,“我的奧運金牌足以彌補我丈夫四年前的所有遺憾”,特里娜甜蜜地說道。
10個比賽項目,15枚金牌,北京射擊館見證北京奧運輝煌。為不遮擋西山風景,周圍建筑限高18米,不超過3層。室內空間也是同類場館之最,最長室內空間260米。建筑群包括資格賽館、決賽館、永久槍彈庫、武警用房、及制冷換熱機房、變配電機房等配套設施,總建筑面積45645平方米。
射擊館外壁布滿棕色木條紋,像長滿高大樹木的森林,與群山交相輝映。近土壤顏色的地磚,交錯的木板仿若林間樹林,綠色植物零星布落,深吸一口氣,能聞到香草的氣息。
資格賽館長260米。分兩層,一層是25米、50米兩個半露天靶場,二層為10米靶、10米移動靶兩個室內靶場。從南向北,設置靶場射擊區、裁判區、觀眾坐席、綠色中庭、觀眾廳等功能區。大賽期間,運動員可由資格賽管通過空中走廊進入決賽管。
朱啟南,雅典奧運會男子10米氣手槍冠軍。北京奧運會,0.8環之差,輸給印度選手賓德拉,獲得亞軍。站在領獎臺上,他失聲痛哭,“這四年吃過很多苦,流過很多淚。”一年后,濟南全運會,702.2環,朱啟南收獲全運會首金。淡定微笑,沒有雅典的燦爛和北京的無奈,多了份從容。站在熟悉的奧運比賽場地,他扣下扳機,子彈飛出一剎那,內心平靜。四年,他變得成熟、穩重。
射擊對賽場環境要求高。噪音只有38分,甚至比臥室的45分還要安靜,采用全新技術——預制混凝土掛板,掛板與保溫層間形成約40厘米的空氣間層,利于墻體保溫與隔聲。設備間樓板采用浮筑樓板,防止固體聲的傳播。通過隔聲、吸聲、消聲等措施,減少設備噪聲。普通建筑樓板最厚20厘米,而射擊館的樓板厚達70厘米,完全沒有震動感。
每一槍發出的都是實彈,不排除發生流彈的可能。場館使用防流彈材料,室外部分是鋼板配木板,室內因是封閉空間,使用防火性能更好的慕斯材料。即使發生流彈,子彈會打在擋板上后自然落下,不會反射到周圍區域。
射擊是相對靜態的、比精度的競賽,場館燈光對運動員成績影響極大。射擊館所有光源為節能光源、高效燈具,同時可滿足高清晰度彩電轉播的要求。
場館的采光玻璃窗設計了“雙層智能呼吸式幕墻”。雙層玻璃形成中空的空氣腔,上下設有通風扇可通過智能控制開啟釋放存的冷熱空氣,可為射擊館每年節約30%的電能。智能控制系統好像小空調,夏天能夠把進入第一層外衣的熱空氣從上邊的通風口排掉,防止進入建筑內部;而冬天能夠將外邊的冷空氣被隔在中間層,不會進入場館內。
而倫敦奧運會的射擊館卻讓隊員們十分不適應。領隊肖昊鵬無奈地說道:“場館遠看還行,但是走進一看,很多都是塑料泡沫做的擋板,下雨會漏雨,刮風會產生噪音,風向對射擊干擾,靶場沒有風向旗子。”
射擊場館最大的難度在于其安全性。因為射擊要有槍支彈藥,槍彈的流線,運動員的流線,觀眾的流線,裁判員和現場官員的流線,這些都非常重要,不允許交叉。射擊館的安保是射擊運動管理上很重要一點。射擊館對于子彈的跳彈問題做了特別研究,通過擋彈板角度的設計,做到既保證采光又保證安全。
北京奧運會后,除作為國家隊常年射擊訓練和青少年培訓基地。北京射擊館對公眾開放,成為集教育、休閑娛樂一體的活動中心。將射擊俱樂部、射擊運動知識普及、射擊和射箭娛樂結合。一層將原有貴賓用房、安保用房改造成射擊游藝、快餐和咖啡廳;運動員房間改造為射手俱樂部。二層將觀眾看臺拆除,結合觀眾集散廳改造成射擊知識普及展廳;三層臨時看臺建成射箭廳。
北京奧運會時,射擊隊從奧運村搬回射擊館宿舍樓。平時在京訓練比賽,從宿舍到射擊館,走路不過5分鐘。倫敦奧運會射擊館離市區較遠,從奧運村到場館得1個小時,加上倫敦糟糕的交通路況,時間會更長。射擊比賽9點開始,意味著隊員5點就起床,加上路途的顛簸,槍手們倫敦之行困難重重。
四月末,走在倫敦街頭,并沒有春天的足跡,行人厚厚的羽絨服預示著天氣的寒冷。倫敦郊區皇家炮兵營射擊館,雖是封閉場館,但還是能感受到絲絲涼風。杜麗不禁打了個寒戰,裹緊了衣服,“場地與期望相差太遠了,那么冷,得穿厚才行。”
8月的倫敦,最高氣溫不過20攝氏度,早晚只有10攝氏度。主教練王義夫已經在東北考察與倫敦相似的場地和天氣。為了備戰倫敦,槍手們不得不舍棄北京的舒適和安逸。

a.b/北京射擊館,2008年北京奧運會射擊比賽場館。奧運會后,交由射擊中心管理,成為國家隊的訓練基地。
c/倫敦奧運臨近,國家隊宣傳板,貼的內容是隊員們的比賽心得。
d/基地食堂,保障奧運備戰,食材嚴格把關。e/北京射擊館,中國最好的射擊館,規模最大、靶位數最多、項目最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