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風吹過,萬物蟄伏,這個似乎連味覺都要冬眠的季節,我們是時候好好犒勞一下自己了。就用餐桌上的溫暖,來調動起我們的惺忪器官,重振我們昏昏欲睡的細胞,精心調理我們的身體,養精蓄銳,迎接來年的春暖花開吧。
飲食抗寒 取暖守則
1.御寒食物要多吃
在冬季要適當用具有御寒功效的食物進行溫補和調養,以起到溫養全身組織、增強體質、促進新陳代謝、提高防寒能力、維持機體組織功能活動、抗拒外邪、減少疾病的發生。溫熱御寒并補益的食物有羊肉、狗肉、甲魚、麻雀、蝦、鴿、鵪鶉、海參、枸杞、韭菜、胡桃、糯米等。
2.產熱食物不可少
我們的身體為適應冬季寒冷環境,消耗能量會相應增多,因而要增加產熱營養素的攝入量。產熱營養素主要指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因而要多吃富含這三大營養素的食物,尤其是要相對增加脂肪的攝入量。
3.補充必要的蛋氨酸
蛋氨酸可通過轉移作用,提供一系列適應耐寒所必需的甲基。寒冷的氣候使人體尿液中肌酸的排出量增多,脂肪代謝加快,而合成肌酸及脂酸、磷脂在線粒體內氧化釋放出的熱量都需要甲基。因此,在冬季應多攝取含蛋氨酸較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籽、乳制品、酵母、葉類蔬菜等。
4.各種維生素不可缺
寒冷氣候使人體氧化產熱加強,機體維生素代謝也發生明顯變化。如增加攝入維生素A,可增強人體的耐寒能力。增加對維生素C的攝入量,可提高人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并對血管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冬季要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5.適量補充礦物質
人怕冷與機體攝入礦物質量也有一定關系。如鈣在人體內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響人體的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縮性和興奮性,補充鈣可提高機體的御寒能力。食鹽對人體御寒也很重要,它可使人體產熱功能增強,因而在冬季調味以重味辛熱為主,但也不能過咸,每日攝鹽量最多不超過6克為宜。
6.注重熱食忌冷硬
中醫認為,黏硬、生冷的食物多屬陰,冬季吃這類食物易損傷脾胃。為使人體適應外界寒冷環境,應以熱飯熱菜用餐并趁熱而食,以攝入更多的能量御寒。在餐桌上不妨多安排些熱湯菜,這樣既可增進食欲,又可消除寒冷感。
花生咖喱牛排
主料:牛排、咖喱粉、花生仁適量
制作方法:
牛排洗凈,順著骨頭切成小塊,用適量咖喱粉、鹽、糖、生抽醬油、料酒腌制20分鐘;花生仁去掉紅衣,壓成花生碎。
把腌好的牛排放在花生碎中滾一下,均勻地沾上花生碎,放入油鍋炸熟即可。
營養建議:由于牛排的蛋白質含量較高,且脂肪含量低,所以味道鮮美,營養成分易被人體吸收,能增長體力,補充元氣。牛排中富含容易吸收的鐵和鋅,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系統的功能;還有富含的葉酸,可防止胎兒先天性殘疾。此菜中加入花生,豐富了口感,但也增加了油脂含量,高脂血癥患者、老年人、兒童及消化力弱的人不宜多吃。
煎釀苦瓜
原料:苦瓜2根、鮮肉、馬蹄適量
制作方法:
將鮮肉和馬蹄剁成餡,加入適量黃酒、生抽、胡椒粉、姜末、鹽、雞粉、香油、蛋清調勻。(肉餡中加入馬蹄,口感更豐富,吃起來也更清爽。)
苦瓜切成三厘米左右的段,去籽備用。(怕苦的可以把苦瓜焯一下水,放入冰水中冷卻備用)
把肉餡填入苦瓜中,在平底鍋中慢慢煎熟。
另起油鍋,蔥姜爆出香味后,放入生抽、蠔油、水淀粉做成湯汁,淋在煎好的苦瓜上即可。
營養建議:苦瓜不僅適合夏日食用,也是冬日的好食材。咸鮮脆嫩,清淡爽口的苦瓜釀肉,把肉類的高蛋白和蔬菜的高纖維合理搭配,形成了一道既美味又有營養的菜肴,既消炎退熱、清心明目,又降糖防癌,更是糖尿病患者不可多得的美食。但苦瓜性涼,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食。
生烤羊脖
主料:去皮羊脖1個
制作方法:
將羊脖清洗干凈,放入鹵水湯內鹵熟,刷上秘制調料。
把腌好的羊脖放入烤箱內,烤5分鐘即可。
營養建議:生烤羊脖外皮焦香酥脆,肉質鮮嫩,骨髓營養豐富,有益腎補虛、健腦的功效。
紫薯南瓜糕
主料:小紫薯、南瓜適量
制作方法:
小紫薯洗凈,南瓜洗凈去皮去籽切小塊,一并上籠蒸熟,再把南瓜壓成泥備用。
向南瓜泥中加入適量牛奶和淀粉,拌勻,倒入方形模具內,冷水入鍋,水開后繼續蒸10分鐘左右,取出,晾涼切成條狀。
把小紫薯去皮,和南瓜條一塊擺放在盤中即可。
營養建議:紫薯富含硒和花青素。硒是抗癌物質,而花青素是一種有機活性抗氧化物,它能夠保護人體免受自由基損傷,增強血管彈性,改善循環系統和增進皮膚的光滑度,抑制炎癥和過敏,改善關節的柔韌性,還能夠抗癌,防衰老。
南瓜內含有維生素和果膠,保護胃腸道粘膜,幫助食物消化,降糖防癌,并有助于肝、腎功能的恢復,增強肝、腎細胞的再生能力。
鮮柚蒸雞
主料:柚子1個、蘆花公雞1只
制作方法:
蘆花公雞宰殺后清洗干凈;切開柚子頂蓋,掏去柚子瓤,留皮備用。
將處理好的雞放入柚子殼內,蓋上頂蓋放入盤中,隔水蒸2.5小時左右至雞肉熟爛即可。
營養建議:柚子味道酸甜,略帶苦味,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及大量其他營養素,是醫學界公認的最具食療效果的水果。柚子皮與其他黃酮類藥物相似,有抗炎作用。
蘆花雞屬黑色保健食品,具有滋陰補腎、生血補氣、強身健腦的功效,適合產婦、病人及病后康復人群滋補食用,對兒童因缺鋅綜合癥引起的厭食、免疫力低下、不長個子等有明顯療效。鮮柚蒸雞柚香撲鼻,可止咳,適宜于久喘體虛者食用。
金汁碧蘿鮮蝦
主料:青蘿卜、鮮蝦、南瓜適量
制作方法:
把鮮蝦洗凈,取蝦肉做成蝦茸;將南瓜洗凈去皮,打成南瓜茸;青蘿卜切絲備用。
南瓜茸加適量水煮開,做成南瓜湯;蝦茸團成球狀,外面均勻地裹上蘿卜絲,下入南瓜湯中,燉熟即可。
營養建議:蘿卜能誘導人體自身產生干擾素,增加機體免疫力,并能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對防癌、抗癌有重要作用。
蘿卜中的芥子油和粗纖維可促進胃腸蠕動,有助于體內廢物的排出。常吃蘿卜可降低血脂、軟化血管、穩定血壓,預防冠心病、動脈硬化、膽石癥等疾病。
不同人群冬季飲食要點
老年人
冬季氣候寒冷干燥,老年人運動量偏小,極易導致便秘癥狀,因此,老年人冬季飲食要注重潤腸潤肺。可多吃一些時令菜,如大白菜、胡蘿卜、白蘿卜、紅薯、山藥等。也可以適量吃百合、梨等潤肺果蔬,此外,食用大棗有助養胃。
兒童
兒童冬季易著涼咳嗽,飲食不當也易誘發胃腸疾病。因此冬季兒童應注意肺臟和脾胃的調養,適量食用百合、土豆、胡蘿卜、梨、蘋果等有很好的營養補充作用。
女性
青壯年女性應注意御寒保暖,不宜食用冷飲、冷啤酒等寒涼食物,宜多吃一些暖性食物,可適當食用羊肉、雞肉。此外,在日常烹調中加一些枸杞也有助滋陰養陽。
女性進入更年期后,需注意補鈣,以防骨質疏松。平時多曬太陽,適當喝牛奶,吃雞蛋、芹菜、胡蘿卜、海米等食物有助補鈣。
男性
男性飲食上要注意避免狼吞虎咽損傷胃腸,晚上不宜喝酒吃肉,要戒煙限酒。
無論男女老少,一日三餐要注意遞減。特別是晚餐,可多用五谷雜糧粥做主食,有益脾胃。晚飯時間也不宜過晚,一般18:00~19:00點為佳。
Tips
飲食養生的4個4:6
1.主食與副食的比例是4:6
通常我們所說的主食是指米、面、雜糧等,副食是指肉、蛋、菜等食物。主食和副食二者缺一不可。有人提倡多食肉少吃糧,這不符合養生之道。有人要減肥,只吃主食,不吃副食,結果卻適得其反,多余的淀粉在體內會分解成葡萄糖,并轉化為脂肪儲藏起來。
2.細糧與粗糧的比例是4:6
近年來,吃粗糧成了一種新時尚。很多人認為粗糧營養價值高、入口感覺好,而且對牙齒、面部肌肉等都比較有益。可是,粗糧雖好,也不宜多吃。因為其中含有過多的食物纖維,會影響人體對蛋白質、無機鹽以及某些微量元素的吸收,甚至還會損害到人體的生殖力。日常飲食,細糧與粗糧的比例控制在4:6最健康。
3.酸性與堿性的比例是4:6
事實上,食物的酸堿性并不是由我們的味覺決定的,而是與它的礦物質含量有關。所以水果中通常吃起來酸酸的,如檸檬、楊桃,然而它卻是堿性食物:又如米飯,面類并無顯著的味覺反應,可是為酸性食物。若以日常食物分類,大部分動物性食物,屬酸性食物,如魚類、肉類、貝類。此外,大多數谷類、部分堅果類亦屬于酸性食物。
4.葷與素的比例是4:6
葷與素二者的合理搭配,可以讓人既飽口福,又不至于因吃動物性食物過多,而增加血液和心臟的負擔。我們中國人的飲食習慣是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動物性食物為輔,這樣的膳食結構有利于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