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3月11日,一場大地震引發了強烈的海嘯,造成了日本東北海岸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直到一年后的今天,日本仍然在為地震后重振家園而努力奮斗。他們要面對的,不僅是由地震海嘯直接造成的后果,同時還有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的福島核電站泄漏事故。
獲悉地震的消息后,世界各地的攝影記者立即紛紛奔赴日本,積極報道地震災情。海嘯導致交通中斷,他們便租來直升機和汽車,想盡一切辦法趕往一線報道。自由攝影師新藤健一(Kenichi Shindo)也在地震發生后不久到達災區,他曾經是日本共同社的攝影記者,對新聞事件保有高度的敏感。這時,日本國內還只有少數新聞機構派出記者到前線。新藤健一來到災區,一方面是為了報道災情,另一方面則是想探望住在當地的好友中村征夫。地震后失去與好友的聯系,令他感到擔憂。他先后來到宮城、巖手等地采訪,發現綿延二三百里的海岸線滿目瘡痍,場面非常震撼?;氐綎|京后他于4月29日在寫真弘社(知名圖片社,以展覽圖片制作著稱)的畫廊舉辦了個人展覽“東日本大地震災害現狀展”。展覽時間正值日本的黃金周,畫廊特地在休息日破例開放。觀展的人們排成了長龍,反響十分熱烈,其風頭甚至蓋過了同一時間朝日新聞社舉辦的地震圖片展。
這次展覽之后,新藤感到憑個人的力量還遠遠不能展現“3·11”地震災害的全貌,于是產生了號召大家去災區拍攝的想法。當初在地震現場工作時,他曾經受到一些外國記者的責備:“世界各地的攝影記者都奔向日本報道災情,你們日本攝影家卻一點動靜都沒有!只有少數新聞社的記者到了現場?!泵鎸@種指責,他無法回應,但心里卻萌生了讓更多日本攝影家來拍攝的想法。事實上,日本攝影家們并非不關心自己國家的災難,只是他們知道當時道路交通尚未恢復,去往前線的確存在諸多困難。新藤健一后來找到寫真弘社的社長柳澤卓司,讓他向所有認識的攝影家發出號召,希望他們各展所長到東北災區去拍攝,并且把外國記者對日本攝影家的批評言論傳播出去。這番動員得到了許多攝影家的響應。
自由攝影師Satoshi Ueda在海嘯中失去了自己的母親,正在經歷傷痛的他,通過照片寄托了對災區重振的希望;攝影記者Masaya Noda來到核污染的前線——福島核電站進行報道,成為當時少數進入這一區域的攝影師之一;攝影記者Q Sakamaki剛完成在利比亞的采訪,便從紐約趕到日本,他拍攝了巖手縣下雪時的景象;水下攝影師Yasuaki Kagii潛入了冰冷的海灣,看到房屋和船只都已沉入海底;當時78歲的細江英公,雖然抱病在身,在手術后的第三天也堅持來到福島,拿起了相機。
日本的攝影家們,無論他們的頭銜是新聞記者、攝影家,還是廣告攝影師,許多人都自發分別前往災區,用各自的視角反映了地震海嘯災害造成的破壞,以及災區人民的生活狀況。新藤后來為展覽聯系了一些著名攝影家和新聞機構,問他們是否拍攝了3·11地震的照片,能否用于辦展,回答都是肯定的,每個人都迅速意識到了這次展覽的意義并給予合作。作為策展人,新藤爭取到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的支持,獲得一些日本企業的贊助,確保了展覽工作順利進行。展覽還成立了審查委員會,對照片進行嚴格篩選,使展出的作品內容不重復,并且能夠全面反映地震災害的情況。之前為新藤舉辦個展的寫真弘社則為本次展覽制作了所有的照片。
2011年9月5日,“3·11東日本大震災報告寫真展”在東京國際會議中心大廳舉行。展出了著名攝影家、21位攝影記者和25家日本主流新聞單位以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拍攝的136張照片。展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于同年10月11日在聯合國展出。直到現在,談起這次組織展覽的經歷新藤仍然感到不可思議:“這么多豐富全面的照片能夠在幾個月時間內收集并呈現,可以說是一個奇跡。我想這來自一種使命感,對于那些去到災區經歷了這不尋常經歷的攝影師來說,報道事實是一種使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