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風光攝影的構圖過程中,在正方形或長方形的取景器中,將自然景物合理地分配其間,就是風光攝影的空間劃分。自然的空間安排上,內容不外乎大地景物與天空之間、地面上的景物與景物之間的比例關系,如在畫面布局上是天多地少,還是天少地多,應根據實際情況和個人主觀來決定。一般性的空間劃分規律是哪部分精彩,哪部分所占面積就應大些,這樣的空間分割是因為,風光攝影的主體是大地上的自然景觀,天空更多的時候是作為一種陪襯,因此,當天空中沒有我們需要的創作要素時,就應將其從構圖中徹底剪掉;如果天空作為畫面的主體,我們一般也會在畫面上保留部分大地的景物,沒有大地作為襯托,天空的表現力可能會大打折扣。
除了上述傳統的常規空間劃分外,我們也要學會采用非常規的空間劃分安排,比如在空曠、無云的天空上做文章。在一般人眼中,白色的天空(或白色的大地)代表著空虛、單調、乏味,但我認為白色有它豐富的內涵。白色的空間可以提供更多想象,這種白色的空間應該是“精神的空間”。許多精神生活很豐富的人常常冥想,那個地方不是外人可以輕易進入的,他會在那里靜靜地坐著,完全讓自己沉浸在精神狀態里,這種狀態就如同風光攝影畫面中大面積的白色空間。
畫面中的留白或大面積的白色如同一間空房,給設計者留下無窮的想象空間和設計空間。這個預留的空間是我們的精神空間,它會調節我們思緒的節奏,讓我們有更廣闊的思考空間。空間本身不存在精神,但留白的空間會刺激著我們,讓我們產生聯想,讓我們在思想的意識里看到眼睛看不到的東西,這是真正的精神世界的享受。因此,在風光攝影構圖中不要總想著把畫面裝填得太滿,不要讓小空間束縛我們豐富的想象力。
風光攝影中空間留白的意義非凡,它為畫面提供了較強的視覺張力。風光攝影提倡一種含蓄多情的藝術境界,在創作中充滿了作者對于境界之中的懷想與表現,比如煙雨蒙蒙、山色空靈,空無一人的幽深畫面充滿著莫名的神秘與惆悵,這種孤寂與惶恐會讓人產生一種畏懼、困惑,或許還帶有一種憧憬和向往。面對這樣的作品,觀賞者的會一下被吸引住,屏住氣息,望著迷夢一般的風景,似乎能被某種力量帶進去,在有限的畫面空間中產生無限的藝術聯想,這就是畫面留白能達到的藝術表現力。
風光攝影的畫面留白也能使構圖達到簡約的效果,簡約的表現形式是風光攝影創作中經常使用的手段,也是難度比較高的表現方法。我們面對著變化萬千、豐富多彩的大自然,在取景構圖時,景物的取舍和組合安排都直接影響著畫面的簡約性。簡約的畫面能讓主體更加突出,主次分明;簡約的畫面能傳達出某種意境,也是作者個人情感的傳遞。
風光攝影的空間劃分不能理解為取景器框住自然景觀的簡單構圖,它是攝影者在長期的創作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的結果,應通過觀察與思考,將無限的大自然的某一局部區域框入頭腦中,由此再對大自然進行高度濃縮和提煉,力求在繁雜無序中發現美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