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尚嗅覺
2月11日,在美國紐約時裝周L.A.M.B.秋季新品發布會上,人們拍攝一位走秀的模特兒。
美聯社照片
點評:舉起的雙臂形成穩定的結構,把模特兒框在其中。模特是時尚的使者,觀眾用來拍攝的清一色是手機而非相機。這種轉變,也是生活的時尚。
“重新界定手機”
2月27日,在西班牙巴塞羅那,人們在世界移動通信大會會場上打手機電話。本屆通信大會將其主題確定為“重新界定手機”。
法新社照片
點評:世界是矛盾而相對的。人們在處理生與死、愛與恨、真與假等問題中獲得成長。具體到每張照片也是如此。比如這張,背景的實,主體的虛;招貼畫的明亮,人們的剪影。當各種要素在照片中不再撕扯,和諧相處,這就是張不錯的照片。就像我們必須與生活和解。
最牛耳環
2月10日,在泰國芭堤雅一個表演場后臺,一只兩個月大的寵物猴子咬住一名演員的耳朵。
路透社照片
點評:美女照讓人觸景生情,寵物照令人賞心悅目。美女與小野獸的組合,肯定更有情趣。照片體現了自動對焦年代帶給攝影師的負面影響——只顧著中心點對焦,而忽略二次構圖。在手動對焦年代,因為無需半按快門,二次構圖基本算是下意識的動作。
忐忑不安
2月11日,在美國基西米舉行的公牛比賽中,一只公牛在柵欄里等待出欄。
路透社照片
點評:被鋸掉的牛角,布滿血絲的雙眼,復雜的目光,耳朵上的號碼牌。照片透露出精彩激烈比賽之外的細節,另一面的真相。
逆光起舞
2月9日,在美國波士頓,海鷗逆光起舞。
路透社照片
點評:一動一靜結合得恰到好處。感謝相機的連拍,才能更便捷地抓取海鷗張開翅膀的瞬間。逆光讓海鷗鑲上了金邊。但這張照片在報紙上應該很難采用,首先是題材偏軟,然后是色調太暗。就算是炫技派的表演吧。
飛越高山
2月8日,德國南部巴伐利亞州的文德爾施泰因山,攝影師在海拔1838米處拍攝到的一只鳥從阿爾卑斯山脈上空飛過的畫面。
法新社照片
點評:雖然面對太陽,逆光,但曝光相當精準,肯定并非依賴機內自動測光,而是手動調節。可以看出拍到這張照片不是倉促之舉。飛鳥遮住太陽,應該是運氣了。很多的運氣是等來的。
神圣一票
2月11日,在印度北方邦阿澤姆格爾地區,一名工作人員在前來投票的婦女手上涂上墨水。
自2月8日起,印度北方邦分階段進行地方議會選舉。
美聯社照片
點評:燭光作為主光源,給照片帶來了暖色調。蒼老的手讓人聯想到閱盡滄桑。北方邦有近2億人口,是印度人口第一大邦,是印度的兩大圣河——恒河和朱木拿河流經的地區。它在印度宗教文化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印度教、佛教和伊斯蘭教的活動中心。印度教的圣地遍布全邦。釋迦牟尼成道以后,首先以北方邦為中心開展傳教活動。穆斯林的基地也在北方邦。總之,北方邦在印度的政治和宗教文化生活中一向處于重要地位。許多名勝古跡,如瓦臘納西、泰姬陵等也在北方邦。
狹路相逢
2月7日,在美國洛杉磯的一家醫院,影星阿諾德·施瓦辛格(左)和西爾維斯特·史泰龍都因為肩傷住院治療。
路透社照片
點評:施瓦辛格和史泰龍絕對是一代人心目中鐵血硬漢的代表。不過這樣的畫面卻是第一次目睹:兩位在電影中出生入死的英雄居然雙雙躺在了醫院的病床上。施瓦辛格通過個人微博發布了這張照片,并寫道:“拍完了《敢死隊2》和《背水一戰》,是時候治療一下肩膀的小毛病了。你們猜誰也在那里動手術?”不過,腹黑地想,這說不定是次精心的炒作或策劃。因為施瓦辛格接著表示,對于接下來與史泰龍合作的新片《活人墓》很期待。兩位巨星即將在今年春季共同主演該片。
生死呼喚
2月12日,在加沙城舉行的葬禮上,一位女兒在送別父親。她的父親阿卜杜勒-卡里姆·塞提尼亞在以色列空襲中喪生。
當天,以色列戰機對加沙地帶多處目標進行空襲,造成1人死亡,另有2人受傷。
路透社照片
點評:人都貪得無厭,說得文些叫“既得隴,復望蜀”。在以前,表現戰爭沖突的照片拍到這個程度可算相當不錯。可因為沖突太多,攝影師太多,人們見得太多,對這樣真情流露的照片已近似無動于衷。另外有種傾向,大家更接受含蓄些的表達,雖然含蓄的表達也有些陳詞濫調了。
愛國者
2月24日,一名科威特女性佩戴科威特國旗圖案的隱形眼鏡,在科威特城參加獨立日慶祝活動。
法新社照片
點評:眼里揉不得沙子,但容得下美瞳。“美瞳”其實是某公司專用的注冊商標,而非美容鏡片的通稱。但“美瞳”一詞非常形象地突出了“美容鏡片”的特點,因此很多消費者都把“美容鏡片”稱為“美瞳”。這情況有點像“可樂”已經指代某類飲料了。
家有小象初長成
2月1日,在德國南部城市慕尼黑的一家動物園里,出生9個月的小象路德維希(下)在象群里活動。路德維希2011年5月在這家動物園出生。
法新社照片
點評:照片應該經過大幅裁切,形成了現在的樣子。當攝影內容遇到瓶頸時,就容易從表現形式上找突破。一些人拍6×6的方畫幅,并拿出天圓地方的古代哲學說辭。一些人則轉向拍寬幅,所以一度X-pan寬幅相機非常搶眼——搶眼而非搶手,因為有些貴。數碼年代,技術上不用對畫幅太糾結了。軟件里彩色轉黑白,方幅、寬幅隨便裁,非常便捷,但往深了想,感覺總有些怪怪的。大概時代變了,攝影不再像從前。
以舌試冰
2月14日,在捷克霍日采附近的多布拉沃達村,一名男孩在舔一座冰雕。
法新社照片
點評:照片采用白描的手法,端正地按下快門,沒有其他修飾,但童真的場景依然動人。按下快門是最簡單的動作,難的是,知道什么時候值得按下快門。有時覺得音樂很神奇,幾個簡單的音符,稍加排列組合就能打動人心,比如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陸》主旋律:35532123532,35532123211。
母女“聯手”
2月15日,在法國的斯特拉斯堡,來自意大利的歐洲議會代表利西亞(后排中)在出席歐洲議會的一個投票會議時與女兒共同舉手。
路透社照片
點評:這張照片如果獲得明年的“荷賽”獎,我也不會驚奇。冰冷的政治在這里和人類共通的感情連結在一起。照片貌似自然沒有雕琢。取景可謂恰到好處,周邊的5個男人,成為最好的襯托。
童心未泯
2月7日,在美國華盛頓白宮宴會廳為科技競賽獲獎學生舉行的獲獎學生發明作品展上,美國總統奧巴馬(右)觀看來自菲尼克斯的14歲男孩喬伊·胡迪操作他的發明。
法新社照片
點評:政治家通常都要兼職演員,不過根據觀眾要求和自身條件不同,分為演技派和本色派而已。這個場景,奧巴馬應該算是本色出演吧。突發奇想,如果某NGO設立個全球領導人年度演技奧斯卡獎,應該比什么“金掃帚獎”更吸引眼球。
一女當關
2月23日,一名玻利維亞殘疾女性抗議者在拉巴斯面對防暴警察。
路透社照片
點評:這樣的場景反復發生,這樣的照片才反復出現。堅定認為自己是生命強者的人畢竟是少數,以弱勝強,以少勝多,正義戰勝邪惡是普通人的期望。所以人們大多同情柔弱的小人物,進而接受這樣具有象征意義的照片。但生活不是肥皂劇,并不都以大團圓收場。
紀錄
2月26日,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錢德拉·巴哈杜爾·當吉在閱讀一本關于吉尼斯世界紀錄的書籍。身高54.6厘米的尼泊爾72歲老人錢德拉·巴哈杜爾·當吉,當天被吉尼斯世界紀錄委員會宣布為世界最矮的人。
美聯社照片
點評:既然每個人都是獨特的,理論上,每個人都能夠在吉尼斯世界紀錄的書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吉尼斯”原是一家啤酒廠的名字,1951年在愛爾蘭的一次打獵聚會上,休·比威爾爵士連發數槍,仍未能打中飛過的鳥。在場的人為究竟哪個是歐洲飛得最快的鳥展開激烈爭論。他們甚至翻遍了百科全書,也沒找到答案。諾里斯兄弟倆卻精確地回答了這個問題。比威爾爵士敏銳地認識到,應該讓諾里斯兄弟出版一本有關世界紀錄的參考書,就以比威爾爵士自己公司的名字來命名。《吉尼斯紀錄》問世僅6個月,就躍居英國最暢銷書行列。
喜獲突破
2月24日,在法國巴黎舉行的第37屆法國電影凱撒獎頒獎典禮上,法國演員奧馬爾·西贏得最佳男主角獎后興奮不已。奧馬爾·西是獲得此獎的首位黑人男演員。
法新社照片
點評:攝影師有時很悲催,一方面不愿鏡頭中的拍攝對象中規中矩,而主角一旦偶然爆發,又可能沒準備好合適的光圈快門,或者懊悔沒站在更合適的角度。凱撒獎是法國電影的最高榮譽,有“法國奧斯卡”之稱,第一屆于1976年由法國電影藝術與技術學會和法國電視二臺合作舉辦。不過,獎項和凱撒大帝沒半毛錢關系,而是以法國著名雕塑家凱撒·巴勒達西尼命名,因為他為凱撒獎設計了獎杯。
探索新世界
2月28日,在德國柏林的一家動物園,三只剛剛出生的澳洲野狗小崽向狗窩外張望。
法新社照片
點評:這個月選了太多的動物照片。寵物很安全,可愛而被動。即使我們沒有愛的能力,受傷害的也不是我們自己。照片讓我想起狄更斯的一句話:“你,別擠!這世界大得很,容得下我,也容得下你。”
滿目瘡痍
3月3日,在美國印第安納州南部小鎮亨利維爾,一名小女孩走過一輛被龍卷風毀壞的校車。
路透社照片
點評:從種種渠道得到的印象都是,美國的校車非常安全,直逼裝甲車。但在龍卷風襲擊中,損壞如此嚴重,可見災難的慘烈。美國校車為商業運營,聯邦政府支付57%的費用,其他由各地納稅人支付。每年聯邦政府支付超過60億美元,約占美國GDP的萬分之四。根據美國交通局的統計資料,美國目前一共有40多萬輛這種校車穿梭于居民區和學校之間,每天要接送2000多萬名中小學生,相當于全國中小學生總數的一半以上。一年下來,這些校車接送的中小學生就高達100億人次。
漫天飛舞
2月21日,在約旦河西岸的拉姆安拉附近,巴勒斯坦抗議者躲避以色列士兵發射的催淚彈。
法新社照片
點評:照片讓大家明白什么叫彈如雨下。也許催淚彈效力不夠,也許抗議者已經具有了“耐藥性”,在如此超飽和的攻擊下,畫面下方的青年仍在堅持,其中一個甚至連捂臉的毛巾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