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晗磊是北京一家二手相機店的店主,主營徠卡相機。一談起心愛的徠卡,這個年輕人便打開了話匣子,對各時期的徠卡機型如數家珍。趙晗磊玩徠卡的時間并不算長,他在2009年左右買了一兩臺相機自己使用,后來開始做徠卡二手旁軸相機的生意,對這個品牌的了解逐漸加深。徠卡相機小巧,做工精細,手感,操作、成像各個方面都很優秀,在攝影愛好者中擁有大批忠實擁躉。此外,收藏徠卡相機不僅能保值,少數型號甚至能升值,這一點也吸引了不少人。因為通過買進賣出,可以嘗試多種二手器材,而在這個過程中尋找成色好、版本特別的徠卡相機也是一種樂趣。
趙晗磊在大學學的是機械專業,喜歡擺弄小的機械產品,也對攝影發生了興趣。從看相機說明書到上網看攝影論壇,他逐漸掌握了一些攝影的知識技巧。從家里帶來的一臺理光單反相機和50毫米鏡頭,是他外出旅游時的常用裝備。后來趙晗磊開始在eBay網上購買二手器材。幾千元的資金就能輪換使用不少二手器材,并且在買進賣出中還能掙一點錢,用作在校時的生活費。趙晗磊覺得這是個不錯的辦法,于是畢業后向家里要了一萬元錢,開始在網上做二手器材生意。起初是做賓得的單反器材,后來逐漸發展到其他機型。由于經營順利,2011年趙晗磊又在北京開設了實體店,這時他已經在經營徠卡的二手相機了。最早是在南方一個朋友的建議下,他從德國eBay花不到3萬人民幣買了一臺相機、6只鏡頭,由于買來是全套,在價格上較為優惠,在國內分開出售賣了近5萬元。這筆生意十分順利,給趙晗磊增添了不少信心。
在買賣二手徠卡的過程中,趙晗磊需要了解相關機型的價位,其在徠卡發展史上的地位、產量多少、是否特別版本等。他在國內外的論壇上查資料,通過不斷比較來驗證各種說法的真偽。對于找不到確定答案的,他會給徠卡客服發E-mail。然而徠卡相機的型號繁多,許多細的亞型往往沒有記錄可查,只能靠一些收藏家互相交流考證。值得收藏的徠卡相機主要是80年代以前生產的,以及50、75周年等的紀念機型。趙晗磊經手的主要型號是徠卡M3、M2,M4這幾種,其中又以M3占多數。以M3為例,序列號的前一萬臺都值得收藏,而它的黑色版本更是非常稀缺,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就已達到2萬美元的售價。
貨源方面,趙晗磊起初是讓德國的朋友在當地跳蚤市場購買,后來改為從美國,德國的eBay購買。有時賣家對相機描述不夠清晰,偶爾會有虧損的風險,但這種可能性不大。修理相機也是做二手器材必不可少的一項內容。由于徠卡膠片相機是全機械構造,性能非常可靠,很少出現大的毛病,常見的是慢門失靈等小毛病,其實就是太久不用以后,潤滑油下沉、凝固導致的,點一點潤滑油就能修好。這些小故障對于趙晗磊都不在話下,而如果取景器等玻璃配件損壞,就不是那么好解決的了,即使原廠能提供配件,價格也都比較昂貴。
根據型號、成色的不同,徠卡相機之間的價格差距很大,成色差的“戰斗版本”只需500歐元便能拿到;而95成新以上的前一萬臺M3,如果有包裝箱,說明書、保卡等,價格通常應該在3—5萬人民幣;也有極少數私人收藏家收藏的徠卡相機,成色特別好,可能只用于出租作為高級車廣告素材,藏家是無論如何也不賣的,價格就難以估計了。此外,物以稀為貴,如果一個型號有黑色和銀色兩個版本,數量較少的那個版本總是更金貴。
事實上,徠卡并非高不可攀。根據趙晗磊的介紹,1萬多元就能搞定徠卡一機三鏡,足以應付常見題材的拍攝。如果出于實用目的,5000元左右可以買到一臺M2的機身,也許成色不佳有磨損,但是功能一切正常。鏡頭只要鏡片好、對焦正常,光圈正常即可。鏡頭選取最常用的三個焦距段:一只35毫米F3.5的鏡頭只需不到4000元;50毫米F2,3000元;90毫米F4,1500元(或者也可選擇90毫米F2.8,6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