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屆倫敦奧運會乒乓球女子單打決賽在中國選手丁寧和李曉霞之間進行,這場備受矚目的決賽成了中國隊的隊內對抗賽。最終24歲的李曉霞以4:1勝出,摘得金牌。
比賽結束時,兩位中國姑娘都流下眼淚。李曉霞當然是因為激動,而丁寧更多的是遺憾和委屈。由于在比賽中多次被判發球違例,她與裁判爭執,結果吃到了紅牌警告,這多少影響到丁寧的情緒。算起來,這已是二人繼世錦賽和世界杯后,一年多來第三次包攬世界三大賽女子單打的決賽權。不過,前兩次都是丁寧取勝,而在含金量最高的奧運會上,李曉霞終于打了一場翻身仗。
4年前在北京大學乒乓球館,當頂著“乒壇一姐”光環的張怡寧沉浸在北京奧運會乒乓球女單奪冠的喜悅中時,看臺上的李曉霞悄悄流下了眼淚。流淚是為師姐張怡寧衛冕成功而開心,更是為自己無緣奧運名單而難過。北京奧運前期,李曉霞和王楠、張怡寧、郭躍同為重點選拔對象,2007年在薩格勒布淘汰王楠獲得世乒賽女單亞軍后,李曉霞的呼聲更是一度高漲。然而之后由于幾次沒能抓住機會,李曉霞最終遺憾落選北京奧運。對于當時只有20歲的李曉霞來說,這是個沉重的打擊。她用“最艱難、最痛苦、最掙扎”來形容從2007到2012的這5年時間。由于內心的“小宇宙”不夠強大,在遇到有些暫時過不去的坎兒時,她甚至想到要放棄乒乓球,“好在最后還是頂下來了,堅持就是勝利。”奪得奧運會乒乓球女單冠軍后,李曉霞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