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倫敦時間8月3日,在決定性的一“蹦”以完美弧線落定之后,董棟握緊雙拳,堅定地喊了一聲。62.990分,董棟成為奧運會男子蹦床項目的冠軍。這個帥氣的大男孩在全場歡呼中百感交集。法新社在報道中幽默地寫道:“你可能不知道,有一個冠軍的名字聽起來像著名的大本鐘的鐘聲——‘Dongdong’,它正為董棟敲響。”
1989年,董棟出生于河南省淅川縣荊紫關鎮,5歲開始練習體操,后來進入河南省體操隊,但他11歲那年體操隊解散,董棟的未來忽然沒了方向。這時,改變董棟人生的第一個貴人出現了,他就是山西體操隊的全運會鞍馬冠軍陳峰。他提出讓董棟去山西練體操,不想舍棄體操的董棟便來到山西。但沒幾天,陳峰出國當外教了。“那時山西省蹦床隊缺人,山西體操擊劍運動管理中心就把我調去了蹦床隊。”董棟回憶道:“我喜歡蹦床,迷戀那種騰空感,有在空中飛翔的感覺。那可能是人的天性,至少對于我是這樣的。”有一天,蹦床國家隊教練,也是山西隊的教練蔡光亮回到山西看隊員蹦床訓練,董棟特意跑到他面前做了個空翻。過人的天賦立刻被蔡教練這個“伯樂”看中。
因為有體操訓練基礎,董棟迅速成長為省蹦床隊的主力隊員,2005年6月正式入選國家隊。2007年,董棟出戰蹦床世界杯系列賽加拿大魁北克站,一舉贏得冠軍。此外,每次在空中完成翻轉和轉體動作時,他總喜歡發出類似口哨的聲音,成了賽場另一道風景。2008年,董棟抱著收獲金牌的希望出征奧運,卻只收回了銅牌,這對他打擊不小。
接下來的4年里,董棟沒有浪費過一天,堅持訓練;而蔡光亮則一心想著從技術上讓董棟更完善。“他的一個問題是起跳時腿有些外翹。”蔡光亮說。此后,蔡光亮便要求董棟休息時用雙腳夾海綿,站著夾、躺著夾,就這樣堅持了一年,董棟的水平明顯上升。“訓練就像給以前的老電視機調臺,得一點一點地調,調到正確的位置,畫面自然就出來了。”蔡教練說。
此次出賽前,董棟每一天都會幻想以怎樣的心情來面對比賽,非常難熬。那時,父母便成了董棟的心理輔導師。父親董躍宇說,他們家每個月的電話費都要超支,“有時候給這家伙一打電話就是個把小時,他愛跟我們探討人生、哲學。”此外,閱讀也給董棟不少力量。平時,他愛讀佛家和哲學方面的書籍,這些書讓他總是勉勵自己:不思好,不思壞,平常心。空閑時,董棟也有著許多同齡人的嬉笑搞怪。他愛唱歌,也愛臭美,任何時候他的發型總是梳得很整齊,即便在蹦床的高空也是紋絲不亂。
金牌在手,董棟覺得一下子踏實了。他咬了咬金牌,開玩笑說金牌有點沉,脖子有點累。“現在回頭看,當時的壞事,未必永遠是壞事。沒有4年前的疼,自然沒有今天的斗志,至少它激勵我永不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