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環球人物雜志記者觀察,香港首富李嘉誠的父子關系近年來有些微妙的變化。以前李嘉誠與重要人物會面時,都會帶著兩個兒子一起出現,但這幾年卻只有長子李澤鉅陪在身邊。在每次的公司業績發布會上,李嘉誠更指定由李澤鉅回答業務上的問題。而李澤鉅也應對自如,侃侃而談。
5月25日,已屆耄耋之年的李嘉誠在出席了旗下公司長江實業及和記黃埔的股東會后,首次向媒體披露了他的財產分配問題。
李嘉誠表示,其財富“王國”的主要部分——長和系(包括長江實業、和記黃埔、長江基建等近10家公司)的股份將全部由大兒子李澤鉅繼承,而次子李澤楷得到的,則是李嘉誠會幫助他收購看好的公司。盡管李嘉誠強調有關安排“大家都歡喜”,但以資產價值而言,李澤鉅所得明顯多于李澤楷。外界認為,李澤鉅極有可能在未來10年內正式接替李嘉誠。
香港首富的教子之道
李澤鉅生于1964年,今年48歲。富可敵國的李嘉誠在對兒子的教育方面可謂用心良苦。當李澤鉅和李澤楷兄弟還是孩童時,便已跟隨父親到公司開董事會了。李嘉誠讓他們坐在會議室一角的小椅子上旁聽討論。盡管這對小兄弟不可能明白董事會說的是什么,但李嘉誠希望孩子們知道,做生意要不斷克服困難,賺錢不易。
在兩個兒子讀初中時,李嘉誠常帶他們到自己的游艇上,讓他們閱讀古籍,對他們講人生道理。之所以把地點選在游艇,就是為了讓兄弟兩個無處可逃、非聽教不可。當時,父子三人邊談邊吃番薯糖水,后來兩兄弟回憶往事時,還打趣地說:“我們吃了4年番薯糖水。”
李澤鉅15歲時便被送到美國讀書。李嘉誠不希望兒子過養尊處優的生活,既不準李澤鉅在美國買車代步,又對他每月的零用錢進行限制。這些教子之道對李澤鉅日后的人生和事業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7歲時,李澤鉅聽從父親的安排,進入斯坦福大學念土木工程系,1985年畢業。此后不久,22歲的他加入長實集團,從底層做起。經過近30年的磨礪,他目前是長江實業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長期協助李嘉誠管理長和系過千億港元的龐大業務,是父親的左膀右臂,深得信賴。
加強學習,穩中求進
說起李澤鉅在商界上的成就,就不得不提到長江基建。10多年前,長江實業將旗下的基建業務分拆上市,組成了長江基建,并交由李澤鉅打理。
1996年長江基建上市時,只有兩個領域的業務:一是基建材料,占總利潤的3/4;二是基建投資,占總利潤的1/4。在李澤鉅的努力下,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今日的長江基建在地域上已跨越全球四大洲,投資遍及香港、大陸、澳大利亞、英國、加拿大及菲律賓,業務范圍也更為廣泛,包括能源、公路、水處理、基建材料及環保業務。有分析指出,在長江基建上市的10多年里,經歷過亞洲金融風暴、IT網站泡沫破裂,但長江基建卻始終能保持利潤增長,這一切均是李澤鉅的功勞。由于在商界的業績有目共睹,美國《時代周刊》及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在2003年推選李澤鉅進入“全球最具影響力企業家”排行榜。
對于做生意,李澤鉅的經驗是要善于學習。2009年,李澤鉅獲得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授予的榮譽法學博士學位,他在演講中與人分享了自己多年的經商之道,“如果一個人或一家公司自以為已經很成功,就很難更上一層樓,當我們自滿時,就會停止學習。我喜歡《論語》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從其他人身上學習,觀察他們行為的善與惡,了解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這是一個永不停止的學習過程。在追求知識的路途上,要永不言休”。
不過,李澤鉅的經商風格也一度備受爭議。性格穩健的他認為:“短期盈利往往叫人沖昏頭腦。如果只爭朝夕而不顧長遠,就很難獲得成功或持續取得成果。相對而言,長期投資講求耐心與努力,其間有波折起伏卻無甚驚喜,因此大部分人不會樂在其中,競爭也自然較少。這種情況對長線投資者來說是一個好消息。”正因如此,李澤鉅喜歡從事一些長期生意,但也因此在短期內少有上佳表現。例如,李澤鉅和其姨父甘慶林創辦的長江生命科技公司,起初以研制抗癌及艾滋病藥物為目標,多年來卻沒有什么業績表現,現在已淪為賣肥料的農業公司,股價情況也一直不好。
另外,長和系內不少投資策劃據說都是由李澤鉅負責的,而他表現得比其父更“精打細算”。李嘉誠家族的一名親友透露,李澤鉅比較沉穩,不愛冒險,但在做生意方面非常強硬,不會錯過從交易中賺取一分一毫的機會。在李嘉誠時代,長實集團建造的樓盤沒問題,但到了李澤鉅控制成本時,把成本壓得就過火了,建造出來的樓房水平讓業主怨聲載道。彭博網站早年曾刊登一篇長文,訪問了多位香港證券界人士,分析李澤鉅的接班能力,結論是李澤鉅還不能勝任,當時的投資界對他接管李嘉誠事業的前景憂心忡忡。
不過,經過多年的發展變化,外界已經逐漸相信,李嘉誠這次的安排是安全合理的。香港日報《am730》5月29日發表署名評論文章指出,李嘉誠此次的分家產計劃,是近幾年香港豪門中分得最徹底的一個,將守業重責交給穩健的長子,再以“真金白銀”資助有創業精神的次子,開拓新空間,完全符合李嘉誠“穩健不忘發展”的經商之道,“超人”神話也有望延續下去。
另有分析指出,過去30年中,由李嘉誠帶領的長實集團猶如一隊“常勝軍”,每次大手筆生意都為長實股東帶來豐厚回報。長實發展到現在的規模,只要管理層繼續保持傳統,發揮品牌效應,發展多元化業務,就可以不再需要“超人”,而是需要一個有遠見、重紀律的領導者。李澤鉅給外界的感覺是內斂、有紀律、有計謀,知道怎樣說“不”,而這些正是目前的長實集團領導人應具備的素質。
家庭生活美滿幸福
李澤鉅性格穩重,為人行事低調內斂。近年來,他積極從事公益活動,長實集團也連續10年蟬聯香港公益金三大最高籌款機構之一。
有一次,李澤鉅在出席某公益機構的活動時,看到危機熱線中心在已經加強人手的情況下,留言依然爆滿,很受觸動:“聽到這么多人打危機電話,我很為弱勢群體擔心,心里很不好受……”當得知社會對此類服務的需求很大,而政府資源有限時,身為李嘉誠基金會董事的李澤鉅立即聯系基金會,為該公益機構撥款數百萬元,并動用集團其他資源為其提供技術支持。
李澤鉅的家庭生活和諧美滿。1990年,他與妻子王富信相識于加拿大。當時李澤鉅在加拿大處理地產業務,而王富信則在溫哥華的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工商管理專業。二人在一次燒烤聚會上結識,于1993年結婚,一直夫唱婦隨,感情穩定。目前育有三女一子。
對于父親李嘉誠,李澤鉅更是典型的孝子,至今仍與父親生活在一起。在李家的豪宅中,李澤鉅與妻子兒女同住一層,李嘉誠住另一層。對于父親,李澤鉅心懷敬仰之情,不善言辭的他曾表示,自己最欽佩的人是父親。另一方面,父子二人也是工作上的好伙伴,李澤鉅曾對美國《時代》周刊的記者說:“我跟父親是好拍檔,在做決定的時候,我們往往會有同樣的想法。”
盡管現在已經被外界普遍看做李嘉誠的接班人,李澤鉅依然保持著謙遜謹慎的作風,在公開場合,他平和地表達了自己的事業理想:“首先是做正確的事,其次要盡力令長實集團的業務蒸蒸日上,改善我們的環境,并協助重振香港精神。”
編輯:尹潔 美編:黃浩 編審:吳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