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街頭攝影師克萊默 · 奧尼爾在一次采訪中,分享了他千辛萬苦的“出書記”。奧尼爾生活在紐約布魯克林,除了攝影師的身份外,他還是一名圖片編輯和動畫導演。美國業內雜志評價他的攝影作品“彌漫著懷舊的氣息,但又不失現代感”。2011年一整年的時間,他的心血都耗在設計、印刷和發行他自己的攝影書上:《Pictures of People and Things 1》(可直譯為《人與物的圖片》)和《Till Human Voices Wake Us》(《直到人類的聲音喚醒我們》)。第一本書的主要內容是一些關于生活細節的影像;第二本則沿用街頭攝影的傳統,近距離、抽象地拍攝人們在大海中游泳的情景。
做一本自己的攝影書,快樂之處在于能讓照片以自己最理想的形態呈現,而不妥協于出版商和經銷商。但與此同時,獨立制作也意味著要完全靠自己承擔所有瑣事和風險。奧尼爾開玩笑說,如果知道制作一本自己的攝影書這么困難,他肯定在一開始就收手不干了:“你能想象當時有多混亂嗎?舉個例子,本來想作為后續出版的“Pictures of People and Things 1”竟然比原定的第一本(“Till Human Voices Wake Us”)提前六個月就做出來了。事情讓你手忙腳亂,耗掉你所有時間,讓你的家庭生活完全亂套。”
雖然是獨立制作,但也絕不可能單槍匹馬來完成。就像電影大銀幕上寫著某某的作品,導演總是處在一個受人崇拜的位置,但每部電影的背后都有數百人甚至更多為之辛勤工作、貢獻智慧。獨立出書也一樣,很多細碎的工作都需要別人的幫助,“就發行這種實際問題來說,書又多又沉,連最簡單的,將這些厚家伙從印廠搬到倉庫存放或者寄賣,都得靠好朋友幫忙。”同時,奧尼爾認為推廣自己的攝影書是最讓他苦惱的問題之一。他嘗試把書放到一些書店中去寄賣,但聽到的回答大多數都是“不!”沒有經銷商的幫忙,所有的一切只能靠自己在行業中的“人際關系”。
攝影師浪漫的想象力未必能在編排書籍時派上用場。每一個步驟的實現最關鍵的是要看攝影師自己應付細節問題的能力。奧尼爾想給那些自己做書的人一個建議——要了解與你合作的印刷工作室的能力之后再做設計,“在我看到朋友蕾拉 · 加菲做的幾本可愛平裝書之后,我將目標鎖定在她推薦的一家意大利印廠身上。這家印廠并不為小批量制品提供精品服務,他們的工藝特點讓印制過程有很多局限。但在看過蕾拉的那些成品之后,我知道這種效果就是我想要的。因此,我在設計時特意根據印廠的工藝特點做了調整,比如沒有編排跨頁,沒有要求特殊的高精彩色墨水技術。我還將圖片轉換成CMYK色彩模式,給他們寄去了一份PDF樣本文件。一周后,我收到了樣品,雖然印得并非完美無缺,但符合我的預期。這家印廠本沒必要為我的小開本簡裝書浪費時間,但憑借著他們的印刷工藝,這兩本書最終的效果都很棒。所以,你要知道你面對的是什么問題,對方能給你提供什么,然后進行相應的設計,這樣才不會受限。”奧尼爾強調,一定要注意對顯示器進行色彩管理,就CMYK色彩模式問題耐心地反復與印廠溝通,因為在CMYK色彩模式下,黑不再是單純的黑,和電腦上的顯示會有差別,“你的顯示器僅僅會告訴你作品在紙上呈現的最基本色彩。Photoshop的吸管工具是最好的幫手,在圖像轉換成CMYK色彩模式后,可以知道在黑色調中含有多少藍綠色調。用鼠標拖拽吸管工具到相應的顏色上就可以看到它的顏色數值。”
也許在反復溝通后,最終出來的成品和預期還會有所不同。只印一兩本的話,不是什么大問題,如果想到將有500本這樣的書發往全球各地,肯定能讓人發瘋。面對這樣的情況,奧尼爾則有著一種非常哲學的看法:“瑕疵難以避免,但正因如此,你的作品在書架上才會閃爍著獨一無二的光芒。”他慶幸當初自己不知深淺地進行了“做書”的嘗試,在最后收獲了幾百本切切實實的書后,他形容自己“簡直欣喜若狂”。
籌集足夠的資金,對打算自己出書的人來說,是另一項艱難的挑戰。奧尼爾認識一名攝影師,現在有兩本自己制作的攝影書,并且非常受媒體關注。但在制作第一本攝影書時,為了籌錢,他曾在時代廣場的迪斯尼商店里向游客兜售紀念品。每天,店長都會讓他們這些雇員站成一排聽其訓話,還要檢查鞋跟的高度是否和米老鼠的形象相符。“自己下定決心(‘做’一本書)之前,先要和錢包商量好,因為這個舉動,絕對是錢包的墳墓。”奧尼爾說,“做書需要一大筆錢,雖然印得越多成本會隨之下降,但相應的,在發行上就要花更多的錢。你可以用郵件、網站等方式來募集資金。但更實際的是你最好多打幾份工,當然都不會是什么好工作。”
不過所有的千辛萬苦,都會在拿到一本切切實實的,完全由自己拍攝、設計、印刷的攝影書時,消失得無影無蹤。書是一種“有形之物”,摩挲著紙張,嗅著照片上的油墨味道,會讓人體會到一種與在電腦上觀看這些照片完全不同的感受方式。與此同時,鏡頭拍攝的對象本就來自物質世界,書也讓它們還原回物質世界中去。對于攝影師自己來說,奧尼爾認為“制作一本書,會將你帶去一個新的領域,讓你的工作更清楚,激發你更多的興趣。它是一粒時空膠囊,是一架時間機器,是一種展現照片的偉大方式。它將藝術與精細的制作過程以一種與眾不同的方式融合起來,從而使你的讀者與這些照片產生深深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