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常和朋友聊到將來。
我說: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對方說:從物理學角度看,出現此種情況極可能是所謂曲折道路上的光明前途不過是假象而已。
莊周夢蝶,虛實相生。但求下次我用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時,不要被樓上高三學生拋下的草稿紙砸腫臉——那些寫滿演算過程的紙團紛亂下墜,可能恰巧落在我不合時宜揚起的臉上,也可能剛好落在心底貧瘠麻木的土地上,沒有回聲。而路過心上的園丁,會往心田種下什么種子·會開出一片明艷花園還是會沉落為一塊暗色湖澤·我寫下這些文字,只為送給我的老師們——送給我喜歡的討厭的老師,送給喜歡我討厭我的老師——這些文字提醒我這個世界上還有這么些活色生香的生命存在。
如果還有什么可補充,那我想說,親愛的園丁們,我的成長與你們有關。
數學老師
小學第一任班主任是數學老師,女。
她戴眼鏡,短發,待人和藹,整個人顯出一種干練的氣質。除了處理班級日常事務外,她還兼任學校圖書館管理員。每逢周五,她會留下幾個乖巧聽話的同學去教學樓東面的圖書室整理圖書。
五天滿滿的課程下來,周五放學后于明亮安靜的閱覽室裝訂書報該是孩子們最期待的余興節目。
矮矮的低年級弟弟妹妹總要借助凳子才夠得著高年級哥哥姐姐粗心放錯的書,取下來,分門別類地平鋪在地上,慢慢撫平折角,翻到規定的頁面蓋上大紅印章再放回去。小孩子步履輕盈地穿梭在林立的木架之間,遇見也只點頭,不發出聲響,維持著閱覽室特有的岑寂。
我們累了就在干凈冰涼的瓷磚上席地而坐,聽老師說她家里整整兩書架的藏書。老師的音色柔軟清澈,冉冉流光就在油墨溢香的書頁和款款而談中偷偷更換了物華。傍晚五點閉館,窗外夕陽投射下淺淺的光影,未盡的故事未揭的懸念留給下次。我們在寬長走廊上同老師道別,一溜煙轉過拐角消失不見。
其實任務不多,即使不用人幫忙也做得來,想來許是老師不愿獨自工作。
寂寞而富有文藝氣息的數學老師若讀到這段文字,會輕揚唇角吧,“連微笑的眼神都帶著歲月的皺紋”。
四年級,換了數學老師。
她年齡稍大,極具親和力,最有力的證據就是當時年級里以頑劣著稱的男生除她的課外一概不聽。老師的喉嚨里長了氣管瘤,輕緩的聲音要通過擴音器才具有遒勁的力道,課間常有熱心的同學幫她捏肩。她是我目前見過的唯一一個說做眼保健操有美容功效的人。她有兩個愿望:一、希望在自己每年五月三日生日時,接到學生問候的電話;二、希望多年后能和歷屆學生重逢在電視熒屏里。她還特意備有一個練習本,寫滿同學對她的祝福。
她是既普通又特別的老師,需要很多人的愛與關懷來作支撐。
有年她生日,我去拜訪她。我們拍照,后來她在洗出來的照片背面寫:我們永遠在一起,我們永遠是朋友。
小學升入初中,班主任也是女數學老師。
她教我整整三年,對我很好。
她曾經動用所有主觀想象就我和兩個女生的關系,描述了一場聲勢浩大但純屬烏有的早戀。
她曾經感嘆她所教過的后來有出息的學生都認為成功和老師無關,純靠自身努力,再沒回來看望她。
迎著她悵惘的目光,我想我以后還是不要有大出息的好。
高一時的數學老師,性別男,記不清他的姓。
只記得他對全班哄吵的局面束手無策,拼命跺腳,使勁拍黑板,差點流淚。
全班數學成績接近崩潰。
高二數學老師,性別男,長得極像先前某部火遍全國的古裝輕喜劇里的某個演員。
每每上課被他點名回答問題,我猶如五雷轟頂,糟糕的功底遇上熱辣的脾性,時刻挑戰著雙方的忍耐極限。
拋開對與數學有關的一切的成見,他還算風趣。
語文老師
男生心中理想型的語文老師該是什么樣子·
——披發及肩,不長不短剛好遮住背后裸露的脖子;五官秀氣,形神優雅;講得一口標準流利的普通話,保持閱讀和寫作的習慣;用心批改作文,圈記并改正錯別字,用紅筆留下篇幅幾乎與正文等長的評語;微笑時臉頰兩側凹出小酒窩;生氣時不怒自威,總有妙招搞定臭脾氣的差生。
——若還能除去偶爾的默寫和留校,就完美了。當然,我說了,以上僅僅為理想型。
小學里換過兩次語文老師。
第一任老師離開是因為同班上一個男同學處不和,事件鬧得驚天動地,被迫調離。
最記得她滿身熱烈奔放的紅色著裝,那是她鐘愛的顏色。紅裙、紅鞋和手提包里永遠不缺的口紅彰顯著她的直接與激進,據傳校領導眼里容不下,便利用契機調走了她。臨別前,語文老師叫上學生去家里玩,兩間幾秒鐘就能走完的房間被單身的她租住,晾在曬衣架上隨風飄揚的紅色是唯一的風景。
狹小簡陋的居室根本不夠匹配她恣意張揚的氣場。我懷念她。
第二任語文老師為人平和,畢業幾年后在街上相遇,她居然認出我。
初中時見識過三個風格迥異的語文老師。
溫婉美麗的A,懶散市儈的B,傳統古板的C。不想贅述。
高中階段迄今為止換了兩個語文老師。
寫給高一的語文老師——“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曾經向她吐露寫作理想,她給予我莫大鼓勵,從來沒人像她一樣相信一個普通中學里十七歲少年近乎虛妄的夢想。
寫給高二的語文老師——“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無話可說。
英語老師
沒緣由地對英語老師有好感。
小學四年級學校開設英語課,可惜沒學到多少東西,甚至我連二十六個字母都默不全。母親利用閑暇幫我補上來一點,讓初中英語老師錯以為我擅長英語。初中三年,由于受她重視,分數慢慢有起色,并越來越好。
據說她的愛人在廣州工作,于是她常利用假日飛到丈夫身邊。這樣的老師很可愛。
高一時遇上新的英語老師。
她的口語課上,我說我希望擁有一座私人花園,里面種滿玫瑰和草藥。她不可思議地睜大眼睛,然后笑著說我讓她想起讀過的一篇英文小說,小說里的男孩擁有無數浪漫夢想。
她對冥頑不化的學生說你不聽英語課,討厭我都沒關系,但至少要懂得如何做人。她布置的作業不多,作文更是少,讓學生沒有負擔地學習英語。這樣的老師很可愛。
高二時文理分科,告別了難忘的高一英語老師,再遇新老師。
她對學生的要求非常嚴格,每個早自習都要聽寫單詞和句子,這讓不思進取的我努力適應了好長一陣。
如果不擔任重點班的班主任,必須將校方施加于她的壓力化為我們前進的動力,她也會很可愛。
法語老師
學習法語兩學期,見識過三個法語老師,都是年輕漂亮的女老師,笑起來甜美可愛,個性十足。
第一個教我法語的老師是個待產媽媽,法語里的小舌音“r”經常不自覺地反映在她的中文發音里,相映成趣。她的皮膚白凈得像剛從冰箱里拿出來的牛奶,仿佛風一吹就化開了。她常常在兩堂課之間漫長的休息里說留學法國的趣聞軼事。生動傳神的描述讓我們聽得入神,仿佛正置身巴黎街頭,流浪藝人隨手便拉出一曲貝多芬或者莫扎特。她的丈夫是中國人,在非洲工作,冷不防地一句非洲法語也會被她脫口而出。我常在課余問她大量問題,說要對得起學費,她說這很正確,然后兩個人同時笑出聲。學期最后一節課下課,她把法語音標錄進我MP3,對我說再見。看著她隆起的肚子,我想著,有這樣的媽媽,寶寶真是好運。
我的第二個法語老師性格大大咧咧,圓領T恤低到露出大片鎖骨之下的肌膚也不刻意掩飾,生活得無比真實直白。圣誕節前一天下午的法語課上,她滿口咬定我有女朋友的樣子像亞里士多德堅持地球中心說那么肯定。盡管事實證明兩者均是謬論。聽說她就快結婚了,祝她幸福。
第三期法語開課之際,試聽課上被新老師麻辣的教學方式嚇得落荒而逃。
你問我為什么學法語,我不知道。
你問我學法語能干什么,我告訴你,我要站到巴黎市中心告訴法國人:我來自中國,我很驕傲。
吉他老師
曾一度迷戀吉他,初中畢業的暑假,心血來潮地報了培訓班。
吉他是母親朋友送的,一把樸素陳舊的木吉他。灰塵從音孔漏進琴箱,積起薄薄一層;弦紐上生了腐跡,不復金屬光澤;弦枕由純白褪成象牙白;不過音質良好,與新琴相比少了清脆多了滄桑。
培訓班離家較遠,每天早晨八點上課。晨光熹微,男生背著吉他和大人們一道趕早班公車。早早抵達目的地,在附近找餐館吃面,吉他豎立在腳邊。人未到齊的教室里,夏日晨光從巨大落地窗斜射下來,冷氣充足。早到的學員照著書本彈奏,笨拙的手指總是放錯品位,但內心滿足而踏實。
老師是個青年男子,高瘦,手腕稍稍用力就能看到青灰色血管爆出。他示范練習曲時指法變換飛快,左手按弦,右手撥動,典型的西班牙式演奏法。他用六管定音笛定音調弦,黑板上信手畫的樂譜潦草而簡略。樂理知識匆匆講過,留下大段時間講授和弦的分解和基本伴奏手法。課間休息時他會走到室外抽幾支香煙,面朝前方,背影落寞,像酒吧里落拓不得志的小歌手,尋找愛情和希望。
學期結束,我還不能完整彈一首曲子,五根手指怎么也按壓不準琴弦,因此沒告訴身邊好友自己學吉他的消息。有一天放置在柜頂上的吉他突然發出尖銳的鳴響,拉開防雨琴袋一看,弦斷了。
包里還有吉他老師的手機號碼。我從未撥過,再沒見過他,也再沒碰過吉他。
其他老師
笑容靦腆、耿直憨厚的生物老師。
吐詞伴有鄉音但善解人意的物理老師。
雙手白皙得可以拍護膚品廣告的化學老師。
會因為下一盤圍棋而錯過列隊的體育老師。
課堂內容與生活態度均形而上的政治老師。
出其不意的微笑令人渾身一震的歷史老師。
信仰基督教,寫得一手漂亮英文的美術老師。
輕松活潑,打扮得像個二八年華的小姑娘一樣的心理老師。
喜歡在全班休息時反復彈奏克萊德曼《夢中的婚禮》的音樂老師。
……
他,她,他們,她們,我提到的老師們,排名無先后。
我是不是一塊值得開墾的優質土地呢·
我身上會開出木槿、芙蓉、梔子、薔薇、玫瑰還是錦葵·
蜜蜂、蝴蝶我還不能十分肯定哪個更值得贊美,怎么辦·
那些使我的成長變得曲折的蟲子和雜草一直都在,是么·
路過我心上的園丁似乎忘了告訴我這些。他們貫穿了我近乎百分之二十的生命,之后只理理衣擺,拍去身上的塵土與泥漬,便笑盈盈地迎接下一批前來光臨的孩子。
親愛的園丁,你告訴過我的花開滿園的季節真會來么·我還在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