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周易》獨具魅力的思維潛勢,滲透積淀于中華民族的心理層次中,形成一種思維模式和潛意識,對中華文化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探索古典回文詩在構思創作與解讀欣賞中其蘊涵的《周易》宏觀整體、陰陽變易、有序生成的思維潛勢,有助于我們對回文詩的正確認識和理解?;匚脑娛侵袊糯毺氐奈幕F象,對回文詩研究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回文詩 《周易》 思維潛勢
《周易》有“群經之首,百科之源”的美譽,正如《系辭傳》曰:“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薄端膸烊珪偰俊芬苍唬骸耙椎缽V大,無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樂律、兵法、韻學、算術以逮方外之爐火,皆可援易以為說?!薄吨芤住穼χ袊诺湔軐W、思想文化、文學藝術諸方面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也為我們研究古典回文詩開啟了新視角。近年回文詩研究側重于文體源流、結構形式、文體價值及語言藝術。本文另辟蹊徑,重點探討回文詩蘊涵的《周易》宏觀整體、陰陽變易、有序生成的思維潛勢。
一、思維潛勢之一——宏觀整體
思維潛勢是人類認知世界的方式,西方人側重于主客兩分的判斷推理,東方人側重于主客渾一的整體綜合。《周易》用卦爻符號和筮法數字對宇宙變化規律做整體模擬,對萬事萬物的運動做系統描述,并由此導出“天地一理、萬物同律”的演化法則,開創了中華文化“天人合一”的整體思維理念。正如《系辭傳》曰:“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薄吨芤住纷钤缬昧呢浴⑽逍猩?、陰陽變易,構成了宇宙、自然與人的有機整體,闡發了理想化的宇宙整體和諧狀態。整體思維是《周易》最突出的思維潛勢,即把宇宙視為一個龐大的有機整體,天地萬物既是整體中的要素,同時又都是一個個獨立整體。它們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不可割裂、變化無窮的關系。這種思維潛勢注重宏觀整體把握,產生的基礎是華夏內傾性農耕文化,擺脫了采集時代感性的直覺思維,進入到理性思維階段。
整體思維潛勢是中華民族重要的思維特征,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思維方式。它以整體和宏觀的視角把握審美對象,成為中國古典美學最重要的審美原則。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有句名言:“哲學和詩歌相屬于一體?!雹偃魏蚊褡宓臍v史文化、文學藝術、審美意識都受其哲學的制約。詩歌被譽為民族文化的結晶和最高體現,其中蘊涵著豐富而深邃的哲學內涵。回文詩是中國古典詩歌的一朵奇葩,是古代雜體詩中頗負盛名的一類。唐代上官儀曰:“詩有八對”,其七曰“回文對”。據唐代吳兢《樂府古題要解》:“回文詩,回復讀之,皆歌而成文也。”歷史上許多著名的文人騷客、帝王將相都有回文詩傳世。廣義的回文詩包括:回文聯、回文詞、回文賦、回文曲等。古代回文詩有刻于銅鏡、奇石;有繪于墨盒、茶具;有織于錦扇、錦帕;還有排列成各種形狀的詩圖。結構形式也千姿百態:有連環回文體、藏頭拆字體、疊字回文體、借字回文體、詩詞雙回文體等。難怪劉坡公《學詩百法》曰:“回文詩反復成章,鉤心斗角,不得以小道而輕之?!被匚脑娡昝勒宫F了《周易》宏觀整體的思維潛勢,請看宋朝王安石的回文詩《泊雁》:
正讀:泊雁鳴深渚,收霞落晚川。 逆讀:田平繞曲溝,路細通危壑。
柝隨風斂陣,樓映月底弦。 然火岸幽幽,轉帆汀漠漠。
漠漠汀帆轉,幽幽岸火然。 弦底月映樓,陣斂風隨柝。
壑危通細路,溝曲繞平田。 川晚落霞收,渚深鳴雁泊。
《泊雁》描繪了落霞鳴雁、壑危田平、明月輕風、漁火帆影的共時性整體畫面,可謂獨臻其妙、絕詣超群。不僅體現了漢語的精妙絕倫,作者精湛的文學造詣,還蘊涵著《周易》宏觀整體的思維潛勢?!恫囱恪窡o論正讀還是逆讀,都融構成不斷變化的有機整體,是宇宙萬物周而復始、循環往復的本質規律。處于整體結構中的各意象,呈立體的動態特征,意象之間具有極強的內聚力,具備外部形式的完整性,內部語意形態上的相對獨立性。如果進行單字的逆向排序,意象之間還有極強的重組能力,構建成全新的意象群,達到整體表達效果的完形性。回文詩特殊的話語模式,擴大了詩歌的容量,拓展了時空的張力,構建了更廣闊的意境。回文詩具有流動感的意象組合,打破了人類線性語言的束縛,在有限的時空展現豐富的意象,表達了客觀世界的整體性與共時性。由此可見,《泊雁》無論構思創作還是解讀欣賞,都是以宏觀和整體來把握審美對象,體現了宏觀整體思維連續性、立體性、系統性三大原則。宏觀整體思維是一種理性的、形而上的思維境界,也是中華民族大智慧的源泉。中國古代詩學歷來講求渾然一體、血脈相連。正如唐代皎然《詩式》所言:“詩語二句相須,如鳥有翅。”回文詩把原本復雜紛繁的景物,巧妙整合為回環往復、富于變化、情趣盎然的藝術整體。尤其是許多精美絕倫、形態各異、耐人尋味的回文詩圖,更是與詩人擅長宏觀構思的整體思維密切相關。古漢語豐富的單音節字,靈活的語法詞序變化,為古典回文詩的遣詞造句創造了條件。回文詩作為詩歌史上一種獨特的現象,是《周易》宏觀整體的思維潛勢,在詩歌創作和審美領域的智慧和結晶。
二、思維潛勢之二——陰陽變易
陰陽之道是《周易》的核心和精髓,蘊涵著深刻的自然法則和辯證思想?!断缔o傳》曰:“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睋粝壬甲C,最基本的卦爻符號“-”與“--”,最早表示男女生殖器,“陰陽”概念起源于原始社會的生殖崇拜。上古原始生民從雌雄交合的直觀認識,體悟出陰陽交媾、萬物繁衍昌盛的自然規律?!吨芤住钒炎匀唤绲摹瓣庩枴备拍畛橄蠡?,構建成龐大的哲學思想體系。正如《說卦傳》曰:“觀變于陰陽而立卦,發揮于剛柔而生爻,和順于道德而理于義,窮理盡性以致命。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故《易》六畫而成卦,分陰分陽,迭用柔剛,故《易》六位而成章?!绷呢杂藐庩柡椭C變易,揭示宇宙萬物變化發展的本質規律。陰陽和諧變易的思維潛勢,是構建《易經》和《易傳》體系的靈魂。
《周易》闡述的陰陽之道,是中國古典哲學最重要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所謂“世界觀”和“方法論”,即是觀察世界的角度和思考問題的方式,任何世界觀本質上都是某種思維方式的體現。中國古典哲學,本質上是“陰陽”哲學。正如《系辭傳》曰:“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以體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道。”儒家集大成者朱熹總結:“天地之間,無往而非陰陽;一動一靜,一語一默,皆是陰陽之理。”②可謂陰陽無處不在,達到出神入化的程度。《周易》陰陽思維是中華文明綿延悠遠的思維范式,滲透到中國思想文化的各方面,甚至漢語中大量的“正反詞”:興亡、安危、善惡、美丑、成敗、強弱……以及部分“顛倒詞”:離別——別離、計算——算計、斗爭——爭斗、動搖——搖動……都是陰陽思維在漢語中的表現形式。古典回文詩豐富多彩的形式變化,正是陰陽思維潛勢的完美詮釋。以幾種常見的回文詩類型為例:
1.句內回文 廈門鼓浪嶼魚脯浦聯:霧鎖山頭山鎖霧;天連水尾水連天。
此聯構思精巧天成,描繪出鼓浪嶼魚脯浦山霧一體、水天一色的奇異風光。
2.逐句回文 丁澎《菩薩蠻》:
下簾低喚郎知也, 道儂隨處好,
也知郎喚低簾下。好處隨儂道。
來到莫疑猜, 書寄待何如,
猜疑莫到來。 如何待寄書。
詩句語言幽默俏皮,巧用俚語俗語,生動表現了戀人幽會時的微妙心態、情態。
3.半篇回文 蘇軾《西江月 詠梅》:
上闋:馬趁香微路遠, 下闋:掛鳳寒枝綠倒,
沙籠月淡煙斜。 華妍映徹清波渡。
渡波清徹映妍華, 斜煙淡月籠沙,
倒綠枝寒鳳掛。 遠路微香趁馬。
在蘇詞中表現為上闋正讀,下闋逆讀。描繪出一幅月淡風清、樹碧花香、月色如水般籠罩沙洲的朦膿美景,與“大江東去”的豪放風格成巨大反差。
4.通體回文 清朝張奕光《岳武穆王墓》:
正讀:今古垂芳遺廟立,拜瞻空恨一秦奸。
森森柏樹枝南向,凜凜忠魂夜北看。
心赤負冤沉獄死,草青埋骨痛碑殘。
欽徽是日無家返,深怨讒書封蠟丸。
逆讀:丸蠟封書讒怨深,返家無日是徽欽。
殘碑痛骨埋青草,死獄沉冤負赤心。
看北夜魂忠凜凜,向南枝樹柏森森。
奸秦一恨空瞻拜,立廟遺芳垂古今。
作者憑吊岳飛墓,觸景題詩。全詩正讀逆讀,都極為悲憤沉郁。詩中憑吊之思、哀悼之痛、追慕之情、諷刺之意兼而有之,頗有李商隱詠史遺風,是一首少見的敘事抒情回文詩。
5.詩詞互為回文 張芬《七律 寄懷素窗陸姨》:
正讀是《七律》詩:
明窗半掩小庭幽,夜靜燈殘未得留。
風冷結陰寒落葉,別離長望依高樓。
遲遲月影移梧竹,疊疊詩歌賦怨愁。
秋聲幾陣連飛雁,夢斷隨腸斷。
將欲斷腸隨斷夢,雁飛連陣幾聲秋。
逆讀是《虞美人》詞:
欲將愁怨賦歌詩,疊疊竹梧移影、月遲遲。
樓高依望長離別,葉落寒陰結。
冷風留得未殘燈,靜夜幽庭小掩、半窗明。
女詩人張芬不愧清代“吳中十才子”之稱,《七律》詩和《虞美人》詞皆對仗工整、韻律和諧,意境凄清柔美,把離愁別緒表現得淋漓盡致。
回文詩類型繁雜,還有環復回文、聯珠回文、疊字回文、退字回文等。值得稱道的是,由宋人桑世昌編輯、明人張之象增訂、清人朱象賢續編的《回文類聚》,不僅匯集了歷代大量的回文詩詞,還收錄了各種形狀的回文詩圖四十八種,這些詩圖大都取意繪形,有蟠桃形、蛛網形、蜂房形、蕉葉形、梔子花形等。由此推測:《周易》陰陽變易的思維潛勢,在中國古典回文詩中,演義成為正向思維、逆向思維、多向思維的認知模式。陰陽思維貫穿于回文詩的構思創作與解讀欣賞中,回文詩“情新因意得,意得逐情新”的本質特征,正是《周易》陰陽思維潛勢的精彩展現。正如《周易·泰卦》爻辭曰:“無平不陂,無往不復?!薄吨芤住拓浴坟侈o曰:“無往不復,天地際也?!薄吨芤住逢庩栕円椎乃季S潛勢力,有助于克服思維定勢的局限性,啟迪人們多方向思考問題,從不同角度認知事物屬性。由此聯想到西方古典哲學著名的“雅努斯式思維”,“雅努斯”是古羅馬神話中的兩面神,其腦袋前后各有一副面孔,一副凝視著過去,一副注視著未來?!把排故剿季S”也稱為“對立互補思維”,就是善于把握思維對象中兩個對立面,把正向思維和逆向思維有機結合,重視思維的多樣性和互補性。《周易》陰陽變易思維與“雅努斯式思維”可謂異曲同工、殊途同歸。
三、思維潛勢之三——有序生成
易學是生成變易之學,正如《系辭傳》曰:“生生之謂易?!薄疤斓刂蟮略簧!薄耙子刑珮O,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序卦傳》描繪了一幅宇宙萬物有序生成的圖景:“有天地,然后有萬物。有萬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婦。有夫婦,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禮儀有所措。”從自然屬性提升為社會屬性,清晰展現了萬物有序生成的思維潛勢。《序卦傳》中從《乾》《坤》到《既濟》《未濟》,六十四卦順序圖式排列有序,概括了自然和社會變化發展的本質規律,被易學家稱為“宇宙代數式”?!吨芤住酚行蛏傻乃季S潛勢,還體現在以卦象和卦序的變化,表述宇宙循環往復的規律,貫通和諧有序生生不息的宇宙秩序。被譽為“中華第一圖”的“陰陽魚太極圖”,形象描繪陰陽交感化生萬物,與當代“宇宙能量平衡創生萬物”的總法則有驚人的契合。
《周易》有序生成的思維潛勢,在古典回文詩中有極為精彩的演示。以前秦蘇蕙《回文璇璣圖》為例:據《晉書·烈女傳·竇滔妻蘇氏》載:“竇滔妻蘇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蘭。善屬文,滔,苻堅時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蘇氏思之,織錦為回文旋圖詩以贈滔。宛轉循環以讀之,詞甚凄惋,凡八百四十字,文多不錄?!雹厶K蕙創作《回文璇璣圖》,相傳受“太極八卦圖”的啟發,后人嘆為“奇文”、“奇圖”,歷來公認是回文詩的“大備”。原詩見于一塊八寸見方的錦帕,原圖以紅黃藍黑紫的五色彩絲織成,錦帕容納841字,排列成縱橫各為29字的正方圖,色彩斑斕,詩畫一體。武則天曾作序并贊嘆:“五彩相宜,瑩心輝目,縱橫八寸,題詩二百余首,計八百余言,縱橫反復,皆為文章,其文點畫無缺,才情之妙,超古邁今,名《璇璣圖》?!雹芩紊J啦痘匚念惥邸?、明張之象《古詩類苑》、明馮惟訥《古詩紀》亦收錄此詩圖?!痘匚蔫^圖》讀法變幻無窮,藏詩多少尚無定論。元初高僧起宗尋繹后,得詩3752首;明代學者康萬民增讀至4206首,當今學者李蔚稱:“從《璇璣圖》中共讀得三、四、五、六、七言詩14005首?!雹?/p>
不同時代對《回文璇璣圖》不同的解讀,體現了生成性思維的本質屬性:“重關系而非實體,重過程非本質,重創造而反預訂,重個性、差異而反中心、同一。”⑥《回文璇璣圖》雖然區區八百余字,但是藏詩多少是不可預見的,不可預見性就意味著生成與創造的可能性。在有序生成思維視野下,世界萬物皆處于永恒的變化發展之中,但又不是雜亂無章的,“有序”指事物變化發展過程中的穩定性、規律性、一致性等?!痘匚蔫^圖》雖然有經緯式、四邊四角式、中間井欄式等多種“有序”讀法,但由于讀者的個性和創新不同,解讀方式和程序不同,得詩的類型和數目就不同,認知差異的存在是客觀必然的。因此,有序生成思維本質上是創新性、差異性、互動性、多元性的動態思維;體現了有序生成思維的多樣性、開放性、關聯性、生成性的系統特征。有序生成思維不僅是《周易》認知世界的思維模式,而且是西方現代哲學的基本精神和思維方式。它關注的焦點是事物在一定條件下、相互關系中的可能性狀態,引導人們不依常規、不落俗套、不拘一格、標新立異探討事物的本質規律。《回文璇璣圖》蘊涵著《周易》有序生成的思維潛勢,標志著有序生成思維已提升為中國古代詩人的自覺意識,比較于西方現代哲學的生成性思維,顯然具有卓越的超前性。
① 海德格爾:《哲學的本質》,載于《存在主義哲學資料選輯》,商務印書館1997年版,第330頁。
② 朱熹:《朱子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159頁。
③ 《晉書·烈女傳》,中華書局1974年版,第2523頁。
④ 《回文類聚》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影印文淵閣本,《四庫全書》第1351冊,第795頁。
⑤ 李蔚:《詩苑精品璇璣圖》,東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35頁。
⑥ 李文閣:《生成性思維:現代哲學的思維方式》,《中國社會科學》2000年第6期,第45頁。
參考文獻:
[1] 王其峰,孫安邦,孫蓓編寫.中國回文詩圖大觀[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
[2] 李鼎祚.周易集解[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
作 者:魯淵,碩士,嘉應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文化詩學。
編 輯:趙紅玉 E-mail:zhaohongyu6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