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萬里是南宋著名詩人。有一年春天,他到當時的京都
臨安,就是今天的杭州應考。他自認為知識淵博,準能考中,在客店住下后,便天天游山玩水。
一天,楊萬里到云棲竹徑
去游玩。雖已是春天,密密的竹林里,寒氣還很重。一群小孩在那里挖冬筍。有個十二三歲的小孩,身背大篾簍,手持短鐵鋤,在指揮著小伙伴挖。冬筍藏在地下看不見,但經他指點,挖下去從不落空。
楊萬里看了許久后,走上
前去,說:“小哥,我拜你為師,你教給我訣竅,好嗎?”
那小孩抬頭一看,笑著說:“您是個讀書人,一定懂很多知識,為什么要拜我為師?”
楊萬里誠懇地說:“我雖讀過許多書,也是農家孩子,但我的家鄉沒有竹林,對挖筍一點也不懂。請問春天怎么會有冬筍?冬筍又是怎么找到的呢?”
“噢,原來是這樣。”小孩爽快地說,“道理很簡單,您不必拜我為師。已經是春天了還有冬筍,是因為這地方山深林密,春天來得晚。學挖筍,您要記住:挖冬筍,看竹梢,葉子黃,冬筍長。”
“為什么葉子黃反而有筍呢?”
“因為筍吸收了竹子的營養,所以枝葉變黃了。”
“有道理!有道理!”楊萬里不斷點頭,然后又問,“冬筍不挖掉,竹林不是更茂密?”
“哈哈,您可說錯了。冬筍不挖會自己爛掉的,只有春筍才能長成竹子。”
楊萬里望著竹林,怔了一會兒,又想起前一天在西湖蘇堤的經歷,禁不住轉過頭對那小孩說:“小哥,你比我懂得多,我一定要拜你為師!”
那小孩笑吟吟地指著青翠的竹子,說:“竹子虛心節節往上長,它們才是我們的老師呢!”
楊萬里望著密密的竹林,若有所思。
小露一手
小朋友,讀了楊萬里拜師的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試著寫一篇讀后感發到小編姐姐的郵箱xx3zwzk@163.com中吧!